一位父亲对儿子的自然教育,竟然有这么大的效果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12
手机版

大自然,从表面上看似乎和教育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本质上,却是所有教育的源头。没有哪个成功且品行良好的人,敢说自己不是大自然这位导师的受益者。

我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存在着对自然的记忆(这是岁月和人生变故所无法磨灭的)——或是乡间河湾倒映两岸灯火,或是漫山野花有夕阳停驻,或是被雨水清洗得澄蓝如碧的高远天空,或是飘着橘子花香的成熟果园……在这里,幼小的心灵许下了虔敬的愿望,悲怆的灵魂得到了轻风的吹拂,梦想与壮志重新鼓动它们的羽翼。大自然啊,这位可敬可亲的老师,是追赶浪子回头的父亲,是接纳游子回乡的村庄,是引导求知人的智者,是孩子的另一个母亲!

就像从苹果树上采摘果实需要付出劳动一样,打开孩子心灵中通向大自然的窗户,也需要父母的灵性和耐心。

尽管孩子在天性上是自然的亲近者,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懂得去聆听、触摸大自然的美与和谐。这首先需要父母去理解大自然的话语,然后再言传身教,教给孩子怎样去看、去听、去描摹。

从儿子5 岁时开始,我就教给他如何制作自然笔记。那时候的他,词汇量明显不够用,因而记笔记时总是显得焦急而无奈。我就告诉他,笔记上除了语言文字,还可以有形象,你照自然本来的样子把它画出来就可以了。也许他觉得“自然笔记”这个概念有些深奥,不能完全理解,索性把它改成了“我的大自然朋友”。有一次他把这位“大自然朋友”递给我看,竟然是图文并茂的,而且充满奇思妙想。其中不仅有文字、图画,还有实物——一片苹果树的树叶、一片野百合的花瓣、一粒蒲公英的种子,等等。

记录自己的自然笔记,这几乎成了伴随一生的儿子的爱好,它也启迪了我:真正的自然教育是快乐的。孩子从具象和实物中得到的快乐远比抽象的要多得多,父母将大自然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介绍给自己的孩子,就等于让孩子认识了一位可受益终生的好朋友。

许多有益的事情都始于偶然而最终变成了必然,转变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最初的善意变成一项可行的计划。比如,当品尝到一串葡萄的美味后,有心的人就会把葡萄树苗栽种在庭院里,然后浇水、修枝,直到来年葡萄结果。关于孩子的自然教育其实也大致如此,尽管相关的教具和课堂随处可见、俯拾皆是,但最重要的还是教育者能否把每一次与自然的偶然相遇变成一份必然的计划。

我对儿子的自然教育,大致是这样来安排的。

(1)0~3 岁。这个阶段是孩子对世界产生最初印象的时候。他无法去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进行分类、定性,却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它。

对于教育者来说,这个阶段正是确定孩子“根性”的好时机,应多带孩子到自然中走走,多让孩子感受夜晚的月光和星空,感受早晨的日出和露珠。要知道,环境的清浊、眼界的宽狭是会影响一个人最初的性格的。

关于自然环境对孩子日后性格和心性的影响,尽管到目前还没有得出定论,但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好的环境使孩子性格温柔而富有同情心,坏的环境使其暴戾、易怒或沮丧、缺乏信心。因此,父母完全不必担心孩子过于贪恋大自然的美好,贪玩恰恰就是他幼小生命的天性。

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模糊却又强烈的,他用幼小的肺呼吸,用澄澈的眼睛瞭望,不放过大自然更替变化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父母应该懂得,所有这些对孩子心性的成长来说,就像牛奶和面包一样有益。所以许多孩子不愿待在家中,总是想方设法地要求父母把他带到更多彩、更洁净、更有趣的大自然中。孩子就像一个灵敏的测量计,可以测出什么环境对他有利,什么环境对他不利。

(2)3~6 岁。这是自然环境对孩子性格、智力影响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孩子对周围世界开始具有初步的分辨能力,开始注意到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功能和变化。他会把所见、所遇到的事物存留在思维和记忆中,或深刻,或浅显。遗憾的是,这时孩子的判断能力还是模糊的,他有可能把一种恶劣的环境当作最初的“玩伴”而接受下来,从此染上一些在他看来十分有趣,而在成人看来却是有害的习惯。

不管他的父母是贫穷还是富有,是空闲还是忙碌,大自然对孩子都是公平的。因此,父母在这时应该系统地开始对孩子进行自然方面的教育,给孩子讲述自然万物的功能、特点、变化和联系。如果不知从何下手的话,就请教请教大自然,这位老师的教具完美且随处可取。

(3)6~12 岁。通常情况下,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开始上学,可以从书本和课堂里得到自然界的知识,他们的意志也开始成长。学校就像一个微型的社会,在那里他们会接触到同学、老师,也会面临新的冲突,比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肯定和否定之间、好与差之间的冲突,等等。这时的大自然除了充当一般求知对象外,也开始充当规律的导师,心情的调节者、暗示者的角色。

在这个阶段,美和真的冲突会表现出来,分析和对每种事物的定性开始出现,尽管它们是求知的必备工具,但对于美感来说,它们又是不利的。有许多人,他们虽然从事着植物学、动物学的研究,但自己对植物和动物之美的感触却逐渐丧失了。而这种对美的感触是启发人的悟性、灵感的必要条件。鉴于此,当孩子的年龄成长到了这个阶段,我们除了让他继续记录自然笔记之外,还应该教会他以下两点:一是学会从大自然中获得启示,二是学会与大自然进行交流。

教育的方法和技术可能改变,但教育的法则却从不会改变,它存在于过去,也将存在于未来。试问有谁看到过生命的法则在改变吗?

没有! 有谁有看到过大自然的法则在改变吗?也没有!同样,关于孩子的自然教育的法则也不会改变。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父母们如何遵循这一法则,开始自己的教育行动。

我建议父母做这样的计划:

(1)定期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 比如瞭望星空、欣赏明月,林中漫步或是河边小憩。

(2)确定一个自然日。在这一天里,不管孩子的考试成绩如何,得到的是奖励还是批评,父母都要和孩子一起到自然中放松,仅仅就是放松,同时要告诉孩子:我的头部放松了,我的颈项放松了,我的手放松了,我的脚也放松了,我的呼吸也放松了,我的思维也放松了,我看见……我听到……我感受到……

(3)每月和孩子一起发现一个自然的秘密。自然的本质是平衡,它体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规律,有的父母虽然没有受到过很多的教育,但他们对自然界的平衡关系也是了解的。这种平衡是生命的规律,是海洋和陆地的平衡,山峦与河流的平衡,春天与冬天的平衡,白天与夜晚的平衡,动与静的平衡,根与叶的平衡。要试着引导孩子去探索、发现并理解这种平衡的真谛。这样的讨论可以从一片树叶开始:诸如为什么它的叶脉是左与右的平衡,为什么它的形状也是平衡的,为什么你无法找到一片不合乎这些规则的叶子,等等。这是大自然的真谛,可以培养孩子形成和谐、平衡的心理和思维。

作者:斯宾塞  来源:智慧家庭

尊重原创,感谢原创,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随时联系做删除处理。

上一篇:请珍爱我们的男孩子,有男宝的父母要看这篇文章
下一篇:50年追踪11000个孩子:经常与爸爸相处的孩子更聪明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