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做到这几点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10
手机版

去年10月,上海市科协“英才计划”办公室举办了顶尖科学论坛,邀请了12名学生参加。其中有一位谈方琳是一位15岁的初三学生。被人称为“少年科学家”。她初一开始参与数论方面的研究,18年3月份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比赛一等奖,专项奖一项;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主席奖、一等奖。


面对如此耀眼的成绩,各种媒体接踵而来,想要对他们进行专访。

她拒绝了。

谈方琳说:我更喜欢追科学巨星,而科学巨星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脚踏实地、淡泊名利。

她的父母和她一样,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孩子这份一心向学的初心。

细节处见真章,谈方琳能在科学领域屡屡得奖,和她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显然分不开。

家庭教育对孩子一生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来看,家庭被列在首位。

那么父母该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呢?好的教育不光需要爱和陪伴,还需要正确的理念和技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和细节,不同的引导方式和解决办法,结果会截然不同。如果你翻开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你教育中的很多难题也许就迎刃而解。



作者尹建莉是一位教育学者和教育硕士,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在她的教育下,她的女儿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并且跳级两次,16岁参加高考,取得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2013年获得美国常春藤盟校硕士学位。尹建莉总结了女儿16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典型的问题,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建议。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各位家长的共鸣。并获得20多项图书大奖。这本书对于各种教育问题有深入的思考,有独到的教育理念,更有教育智慧。这些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非常有帮助。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书不但适合父母看,也更适合教师看。适合那些想要改变孩子教育现状的所有人看。

一、“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

01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态度

接受现实,面对困难不躲避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在面对困难时,很多家长都不忍心让孩子去面对,自己大包大揽。或者哄骗孩子,或者逼迫孩子接受。但唯独没有教给孩子正面现实。

譬如打针这件小事。

很多孩子在打针时依旧还是抗拒的。但如果家长能够提前和孩子沟通,给孩子鼓励和勇气。那么孩子从心里会减少抵触。


当孩子面对无法逃避的痛苦时,家长千万不要低估孩子的承受力

应该如何做呢?

1.家长应该态度应该平静自若,不要大惊小怪,平静的神态会让孩子觉得痛苦没那么可怕,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2.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给孩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譬如打针,就告诉孩子,打针是为了赶走你身体里的病毒宝宝。

3.对于孩子将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打针前可以告诉孩子,其实有一点点疼,但是你很勇敢,对你来说根本没什么。绝不通过哄骗或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这些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无法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让孩子第二次承受的时候对家长仍有信任感

4.激发孩子的勇气,鼓励孩子勇敢面对。但同时也要给孩子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有些困难是孩子必须要承受的,孩子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建立自信的过程。

培养孩子同理心

孩子是纯净的。万事万物在他们心中是平等的。这是孩子最难能可贵的品质。而家长要做的,是保持孩子这份善良和纯洁,不要给孩子带上有色眼镜。

当孩子遇到困难,要学会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身教大于言传。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孩子碰到了树上,在哇哇大哭。而有的家长就会踢着树说:都怪你, 把你砍了最好,看,把我家宝宝都碰哭了。



这时宝宝不哭了,但是她会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心理模式。以后遇到困难,也会第一时间选择抱怨,而不是先从自身找原因。

特别是6岁之前的孩子,他们正值语言和动作的敏感期,大脑突触是成人的数倍。他们的学习和模仿力极强,他们的个性养成、是非观、依恋模式几乎全部来源于家庭和外界环境。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第一时间就是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观念,给孩子一个温暖和善的氛围,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耐心对待孩子的试错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从几个月的婴儿期,孩子就不断的在尝试。他们最初用嘴巴来品尝所有的东西,而后学走路,不停地摔倒、爬起来。孩子再大些,他们学习使用碗筷、学习自己穿衣、系鞋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犯错,摔了碗、弄撒了饭。但孩子也从这些失误中不断地学习,直到熟练掌握。


很多家长在听到孩子摔碎碗,第一时间就是责怪,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试问:哪个家长成长过程中是一点失误都没有的?

即使大人,也有不小心犯错的时候,更何况孩子呢。

当孩子在尝试新事物并犯错的时候,请不要责骂。多点耐心观察孩子的想法。

我们不光要赞美孩子的优点,更要包容孩子的缺点和失误。在孩子试错的过程中,总结着经验不断前行。

02让孩子养成自律的学习习惯

鲁迅刚13岁的时候上私塾,有一天祖父生病,早上要先去给父亲买药,然后去私塾就迟到了。被先生责骂了一通。然后鲁迅就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告诫自己不要再迟到。后来父亲病越来越重,鲁迅再没有迟到一次。他严于律己,到17岁三味书屋毕业,18岁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成为了中国文坛一位巨人。他的成就和他小时候的自律也是分不开的。


让孩子学会自律,无疑是最好的学习习惯。

以家庭作业为例:家庭作业已经成了学习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成了家长重点监督的对象。有的家长喜欢陪着孩子写作业,这个习惯好吗?

我们先来看看不陪孩子写作业会怎样

尹建莉的女儿圆圆刚上学有一段时间,磨蹭着不想写作业。但她的父母开始提醒,后来就当做没看到。但很快孩子自己就乱套了。她玩了玩具,看过电视,到了该睡觉的时候发现自己还没有写作业。怎么办呢,只好打起精神自己继续写。连续几次这样,圆圆自己就觉得无法承受,在父母的提醒下,她很快就调整了过来。而尹建莉夫妇,没有责怪,没有催促,孩子自己学会了把控自己的时间,学会了自己调整自己,变成了每次回家主动写作业。

那陪着孩子写作业的又会怎样呢?

陪伴孩子写作业,陪伴越多,就更像一个监工。孩子在监督下学习,就觉得学习像一种任务,无法激发孩子对学习的主动性。更何况孩子几乎不可能安安静静地一直坐在那里。而家长陪伴的同时又会唠叨、催促孩子。孩子不但无法形成自控力,还会和家长有对立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哪个结果更好,一目了然。

有的父母想,我的孩子自控力差,写作业如果不看着,那根本就不会写。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我们不光要让孩子自律,还要保护孩子对于学习的热爱。



为了保护孩子的热爱,尹建莉甚至帮孩子写过作业。因为孩子作业繁重,而作业内容孩子已经非常熟练,过多的作业反而是一种负担,帮孩子减负,这就要求家长要有勇气,敢于改变固有的想法,并且对孩子的学习水平了如指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

而做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比老师更关心孩子的教育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水平,懂得孩子的短板,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学习方法。

这本《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讲了很多案例,是关于尹建莉如何教育女儿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她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给孩子足够的爱、信任和自由。同时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书中的案例不一定我们要全部照搬,但我们只要秉承这个理念。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一个健康自信的人格。这就已经是最大的成功。

上一篇:关于家庭教育,人民日报向你建议36计,值得收藏
下一篇:李玫瑾教授:20条家庭教育建议,让所有父母醍醐灌顶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