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有目标、有原则,了解这些内容才能做好家庭教育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人的一生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这三种教育中,一直以来都是学校教育比较受关注,但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更深远。美国犯罪学家萨瑟兰发现,凡是出现违法少年的家庭,大多数都存在家庭不完整、家庭成员曾有犯罪经历、家庭经济情况差、父母教育态度蛮横、骄纵或淡漠、父母愚昧无知或没有教育孩子能力等一种或多种情况。父母要知道对于养育孩子这件事,无论刻意与否家庭都必将在孩子人生前一阶段(尤其是前6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现在家庭教育相关的知识铺天盖地,但很多父母并不是抱着防患于未然的态度主动学习,而是当教育开始出现无法控制或再也躲避不了的问题时才会开始有针对性地学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孩子健康成长,教育就要走在孩子发展之前。

那么如何才算是好的家庭教育?以下是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家庭教育要有目标

作为家长,你可曾想过你的家庭教育目标吗?如果没有,咱们来看看别人的教育目标是什么。美国将军麦克阿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于菲律宾被日军围困,险境中的他料想自己可能不久于人世,便为自己的儿子写下了祈祷词。

主啊!教导我儿子软弱时能够坚强不屈,惧怕时能够勇敢自持,在诚实的失败中毫不气馁,在光明的胜利中,仍能保持谦逊温和。?

教导我的儿子笃实力行而不从事空想;引领他认识你——同时也认识他自己,这才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我祈求你,不要使他走上逸乐之途,?而是将他置于困难及挑战的磨练中,使他学习在风暴中挺身站立,而又由此学会怜恤那些在重压之下失败跌倒的人。?

求你让他有一颗纯洁的心,有一个高尚的目标,在学习指挥别人之前,先先懂得驾驭自己,当迈入未来之际,永不遗忘过去。?

主啊!在他有了这些美德之后,我还要祈求你赐给他充分的幽默感,以免他过于严肃,苛求自己;求你赐给他谦卑的心,使他永远记得,真正的伟大是单纯,真正的智慧是坦率,真正的力量是温和。?

然后作为父亲的我,才敢轻轻的说:“我这一生总算没有白活。”

阿门!

这段祈祷词因提出了一个合理的家庭教育目标而广为流传,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麦克阿瑟将军期望孩子能够拥有坚强、勇敢、城市、谦逊、纯洁、自制、责任心、幽默感等优秀品质。以成年人的人生经历来看,这些品质能够决定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如何获得这些品质呢?答案一定是父母的教育。

1984年,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获得世界冠军的是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当记者采访他获得冠军的秘诀时,他的回答是:“凭借智慧战胜对手。”面对这一回答媒体觉得他是故弄玄虚。

时隔三年,在1987年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这位个子矮小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再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当记者再次向他请教经验时,他的答案依然是:“用智慧战胜对手。”这次记者不再觉得他是故弄玄虚,但对他所谓的“智慧”疑惑不解。

终于,10年后“用智慧战胜对手”的秘密在他的自传中揭开。他在自传中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处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些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了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教育孩子何尝不是一场马拉松呢?为了跑赢这场生命的比赛,我们的教育也需要目标。很多家长对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充分,甚至完全没有目标,他们抱着“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思想,等待着孩子自然成长,更有甚者觉得孩子天生如此,家长教育或者不教育并没有那么重要,实则不然!实际上,不管家长是否有清晰的教育目标,你的言行举止都在给孩子设定成长的目标,只不过或好或坏你并没有意识到而已。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目标会指引行为的大方向,引导我们日常行为都朝着一样的大方向行事。短期目标的完成会为我们形成自我激励,促进我们更加自觉地进行教育活动,提升教育成效,帮助我们不断朝着大目标进发。

制定教育目标有讲究。很多家长将考多少分、取得某些成绩这些当做教育目标,这其实是对目标理解的偏差。由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在联合国上签署的《儿童权利公约》中对教育目的的看法与麦克阿瑟将军为儿子写的祈祷词的内容有很多共同之处,比如教育应该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培养对人权、基本自由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培养儿童相互谅解、和平、宽容、男女平等和友好精神等品质。

正确的教育目标也可从我们祖辈流传下来的文字中获益,比如《弟子规》、《颜氏家训》、《论语》等,《弟子规》中提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论语》中提到“君子食无求饱,居勿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些内容相对于让孩子需要理解背诵这些内容,家长才更应该静下心来好好理解参悟。

家庭教育要有原则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能给孩子最好也是最基础的教育就是愉悦和谐、爱和规矩并存的家庭环境,为了能够为孩子创造积极健康的家庭。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最好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家庭是一个完整系统原则


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可见系统中有独立的部分、有各自的需求,想要系统健康运作需要各部分之间经常沟通、了解、理解,形成凝聚力,并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家庭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想要系统健康运转也需要注意这些原则。

首先,家长要注意尊重所有人的需求。我们呼吁家长注意并尊重孩子的真实需求,孩子的需求主要以物质和心理需求为主,在物质上,家长需要提供充足的食物、药物、安全稳定的家庭环境,能够健康无忧地成长;在心理上,孩子有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需求,需要被成人关注、关爱,家长要多以表扬、鼓励为主,尊重孩子个体独立性,注意让孩子承担相应的责任,完成必要的任务。然而,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尊重孩子的需求之外,家长自己的需求也绝对不能忽视。

很多家长忽视了自己的需求。这一代家长似乎处境有些“悲惨”,小时候被要求要听父母老师的话,如今有了自己的孩子又被要求听孩子的话。他们整日围绕着孩子转,可能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可能放弃了自己事业,还可能错过了重要的学习机会,等等。种种付出饱含的对孩子的爱我们不能否认,但不得不说这种以为了孩子健康发展为前提,家长以失去自己全心全意为孩子付出的形式并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以压抑或忽略自己情感需求为前提的爱,不但会让自己陷进焦虑的情绪中,还会让孩子一直活在紧张和压力之下。

第二,家庭之间要保持有效沟通,确保相互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很多中国家庭成员缺乏沟通,导致家庭氛围或紧张,或冷漠,甚至充满敌意。孩子小时候,父母否定或忽视孩子的需求,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长大后转而丝毫不顾及父母的感受,甚至专门以反抗父母的意志为主旨肆意妄为,造成种种家庭矛盾频发。

我在写家庭教育相关书籍推荐时,经常能够收到类似“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孩子却不是那样的孩子”的评论。当教育出现问题时,力不从心的家长总会将责任推给孩子,实际上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还是父母的言行举止以及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态度。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认识不够理性全面,他们过分注意孩子的缺点严重忽视孩子的优点,在孩子的成长中本末倒置,紧盯着成绩不妨,忽视了孩子全面的身心发展。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不够尊重孩子作为个体的独立性,只将孩子当成没有思想不谙世事的存在,所谓的沟通也只是高高在上地颐指气使或者矮孩子一等地任听差遣。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的,虽然在孩子小的时候应以父母的指导为主导,但父母也要经常与孩子保持沟通(会说也要会听),做到相互了解内心真实想法,最终才能做到根据孩子年龄大小适度引导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犯他能够接受的错误,承担他能够承担的责任。


第三,培养家庭凝聚力,让孩子会接受爱也会付出爱。在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更容易建立优秀品质,未来也更加容易适应、融入社会。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家族、团体凝聚的民族,由于时代背景不同,过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亲戚之间物理距离远可感情更加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的规模在不断缩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加,家族观念也趋于淡漠。无论孩子还是大人,都缺少各种类型的与他人的亲密关系。

父母要重视帮助孩子建立家族观念。在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时,家长要做出表率,加强与亲人之间的联系,邻里之间也可适当来往,尤其是在遇到邻居时可以简单地打个招呼。平时可以与孩子讲一讲自己与亲友之间小时候的故事,勤与亲友联系,还可以在小区或朋友之间建立一个小团体,不拘泥地点地经常在一起聚一聚。

父母是家庭教育主导原则

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幼年时的教育中占主导地位,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教育孩子过程中,父母要表现出真诚。即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说什么就做什么,把自己真实的情绪展现给孩子(注意,不是发泄给孩子)。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可能不能彻底了解成人的行为和目的,但是对于成人情绪的感知绝对是“高手”;父母在要求孩子时自己也要做到。很多父母把“你要好好努力,不要像爸爸/妈妈这样……”挂在嘴边,这样的说辞只会让孩子不服气,导致他可能并不是真的去努力,反而产生“你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的想法;父母要关注孩子并善于倾听孩子。做到少说、多听、多看才能更加接近孩子的内心,更加真实地了解孩子,也才能更加有效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父母要尊重孩子。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相当于重新活了一遍,某种程度讲,这一过程中孩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要尊重他,况且只有给予孩子尊重,孩子才会反馈给你尊重。

教育孩子过程中尊重是必须的,合理的约束和限制也是必须的。尤其是6岁之前的孩子,是非观念还没有形成,很多事都是以成人的态度来评价事情的对错,这个时候合理的约束和限制就是必须的了。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合理的约束和限制讲究明确和固定,即在孩子行事之前就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有哪些行为是不能做以及做了会有哪些后果,而且这些标准不能今天是这样,明天又变成那样;或在孩子这里是这样,在大人那里就变那样;或者在这个大人这是这样,在另外一个大人那又变那样。

父母教育孩子仍需要以正向积极的态度为主。我们的成长都是一个个错误的尝试累积出来的,所以父母应该正确看待孩子犯错这件事。在日常生活中,应予以孩子充分的信任,要鼓励孩子尝试,引导孩子正视错误,学会在错误中反思、在错误中解决问题。另外,对于孩子尝试的行为,要以表扬和鼓励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也乐于接纳自己的缺点,如此才能达到我们最终想要达到的教育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场外指导原则

场外指导的主要工作并不是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而是教授技能,给予关注,善于倾听,并引导对方自己认识自己,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就相当于孩子的场外指导。在孩子的人生中,主角是他自己,父母只需要在准备期(青春期及之前)给孩子提供和谐的、充满爱的家庭,并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为他建立充分的安全感,让他知道自己是值得被爱也是正在被爱着的,从而有充分的勇气迈出探索的脚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父母要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找准家庭教育的目标,知道教育的准则,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如此才能真正开展家庭教育,在成长中助孩子一臂之力。

上一篇:家庭教育不知怎么做?很多家长是从这几项开始的
下一篇:假期延长!想要孩子弯道超车,建议家长做好这6件事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