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过程中 是否放养 以及孩子的天性需要成长的空间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绝对放任的童年并不可取,放养并不代表不培养,而是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引导孩子进入一种自发的学习状态,不以父母的意志或考级的目的去强迫孩子学习。

  为人父母总希望自己孩子出类拔萃,前途光明,因此呢能上的培训课都上,能考的级都考,彻底贯彻“艺不压身”之理。安排得满满的课表,让孩子总是处于不同的课堂上,完全没有了游戏的时间,童年的记忆恐怕留下的除了作业,就是作业了。

  在孩子的教育中,并不需要这样的童年,那反过来,是不是实施放养的方式?如何放养?让孩子彻底玩耍?

  

  放养的观念并不是只让孩子玩,不学习任何技能和特长。如果这样,等慢慢长大后,没有半点特长,也没有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生活交往中会比较痛苦,很难融入某个兴趣圈子去结交朋友;当自己遇到烦闷的事情,无法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疏解情绪,平复心情。

  都说每个孩子各有自己的天性,天性的发展与发挥更多需要依靠家庭教育,通过父母的引导得以充实。父母在引导过程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以提前介入的形式获得优势。而是对应孩子的生长年龄做出合适的训练,让孩子得到锻炼并做好准备。

  

  比如写字,在上学前就塞书写工具给孩子,让他们开始练习横、竖、撇、捺、折,可能让孩子感到乏味且痛苦。父母的引导是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与活动。首先,孩子都喜欢画东西,拿起什么都会找个地方涂涂画画。父母不妨准备一些有多种几何形状的模板,让孩子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去描边。

  作业过程留下孩子手部运动的轨迹,能够练习握笔姿势,锻炼手部运动能力,图画的结果是各种不同颜色的几何体,作业的难度不大,不同的色彩避免枯燥,引起孩子的兴趣。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组合,会产生看一看其他颜色组合的欲望,物品与色彩的多样性促使孩子自己去完成更多的练习,从而为书写做好了准备。

  引导作用让父母成为孩子探索未知领域的积极而富有智慧的向导,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迷失前进的方向。家庭教育为孩子确定了一个环境,父母在环境中提供合适的方法和技巧,更好的发展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生长就像一颗种子发芽从孕育的土壤中努力伸展出来,迎接阳光、雨露的滋润,慢慢茁壮成长。孩子长大的过程,离不开父母的参与,需要父母一直进行引导与爱护。

  孩子的生长也需要自己的空间,如同一棵幼苗需要扶持,需要浇水、施肥,同时也需要自己生长的空间。我们都清楚栽种树苗时需要保持一定的间隔距离,好让它能够在自己的空间中自由向上;想必也知道,一棵大树下是长不成另一棵大树的。

  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呵护自然是必要的,但需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无所不在,时时刻刻都盯着自己。作为父母随时准备给孩子提供帮助,但是在保证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孩子自己动手实践。

  

  孩子想要完成一项任务,可能会碰到困难,父母只要保持尊重孩子的选择,冷静且耐心地对待孩子,在他们行动时注意安全,然后任由其发展,无须采取过多的干预。因为孩子本身有着极力向外扩展的天性,他们内心想做的事,总会努力去探索,靠自己克服困难。

  行动的过程让他们专注、结果令他们兴奋。而父母最好能静静地等待,在开花结果的时刻积极并热情地回应他们的分享,展现父母的热心与兴奋,让他们知道父母爱着自己,一直与自己在一起。

上一篇:爱奇艺知识携手学而思网校打造免费直播课名师团
下一篇:爱奇艺知识携手学而思网校打造免费直播课名师团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