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逐渐被弱化,想让孩子善良又成功,父母教育时该做些什么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2-07
手机版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亚当·葛兰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

  问家长们“你对孩子的期待是什么?”9成以上的人会说最期望的是孩子善良,懂得关怀他人。

  问孩子们“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8成以上的孩子会说父母希望他们能成功、快乐。

  但在今天以及未来的环境之下,善良与成功爆发出了越来越大的冲突。

  美国沃顿商学院教授Adam Grant,前段时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表示现在美国年轻人善良、关心他人的品格越来越弱化,这是整个社会以及家庭教育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带来的影响。

  而且,这个结论是有数据支撑的。

  

  据心理调查研究显示,从1979年到2009年这30年间,美国大学生对于那些不幸之人或被不公平对待的人,产生同情、忧虑情绪的程度正在不断减弱。

  相比上一代人来说,大部分美国的95后都认为助人为乐没错,但自己并不需要这样做。

  也就是说,他们懂得道德,但并不愿意为道德做出什么。

  事实上,这种善良弱化的环境不仅仅在美国存在,中国也是一样的。

  01中国的“善良弱化”

  相比善良来说,家长更希望孩子能在考试中取得更高的分数,或者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名次。

  大部分父母虽然认为善良是种好品格,但在这个到处都是坑蒙拐骗、竞争又无比激烈的世界里,很多人都会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来阻止孩子表达善意。

  比如路边的老人摔倒了不要扶,只要不坐爱心专座可以不用给老年人让座。

  用俗语来说就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甚至于生活中一些人表现出过度的善良时,还会被人评价为“二傻子”。

  于是,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下,父母对于孩子成功的定义变得越来越狭隘: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薪资高、有地位就是成功人士了。

  那些助人为乐自己却过得穷困潦倒的人,虽然让人佩服,但也会有很多人表示不理解。

  

  但是,家长们认为的这些成功,到底能不能一直让孩子成功呢?善良难道真的就是一项可以随意摒弃的品格吗?

  02善良是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项品质

  其实在Adam Grant教授的这篇文章后面,还有更多的研究数据。他发现:

  那些从小就被幼儿园老师评价乐于助人的男孩,30年后的收入往往更高一些。初二时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小学时却不一定是优等生。而他们之所以能逆袭,是因为身上存在一个共性,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反映这批孩子是最乐于助人的。在上述的那个采访中,认为父母更看重自己好品格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通常也更好,不会做破坏规则的事。

  乍一看,这些研究成果好像都很无厘头,孩子成绩好不好、赚钱多不多和善不善良有什么关系?

  但所谓得道多助,正如我们所说的“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些爱帮助别人的人通常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毕竟一个人要想走向成功,单靠自己是很难的。

  因此,家长们的目光不要太过极端。如果认为在这个善良弱化的环境下,不能让孩子太过善良,否则就会被欺负,那么孩子到最后很可能会落得个自私自利、众叛亲离的下场。

  如果觉得国外的研究数据不可信,大家还可以了解一下重复博弈策略。

  这是1976年《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中记载的一系列计算机模拟比赛。

  简单来说规则是这样的,在这场博弈比赛中,并不是一局定胜负,像现实人生一样有很多可能性。除了损人利己、背叛之外,也可以选择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运用好这两种策略的组合才能取得最优的结果呢?

  在进行三轮模拟比赛之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胜出者所用的策略并非绝顶聪明,而是看起来最简单粗暴的“以牙还牙”。对方合作我也合作,对方背叛我也背叛,而一直背叛或一直合作都排在最后面。

  整体结果是,那些比较善良的策略(也就是不主动背叛他人),要比那些总是主动背叛他人的策略表现得更好。

  这说明不能当老好人,但也不能没有善意。生活中要想过得好,必须对于他人的行为有清晰对策,一个不善良的人在社会中想要成功也是需要资本的。

  最好的策略是,我有当坏人的能力,但我可以选择自己当还是不当。

  03那么,如何教育孩子,才能让他既善良又不被欺负呢?

  1) 改变亲子对话

  家长都知道,想培养孩子的一项好品质,要从鼓励和表扬开始,这样才能让孩子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

  因此,日常生活中,当孩子出现一些优秀行为的时候,比起“他真棒”这样的行为夸奖,不如采取更加有效的夸奖方式,将重点放在品格上。

  比如:谢谢你今天去超市帮妈妈拎袋子,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根据夸奖理论来看,采用这种夸奖方式的最好时期在孩子5岁到8岁之间。这时的孩子既能理解自己的行为,也会比较受用,超过10岁后夸不夸品格对他来说影响已经不大了。

  2)从孩子的交友切入

  孩子其实和大人是很相似的,他们总会优先看到那些人群中闪闪发光的人,所谓的成功人士对他们具备更大的吸引力。

  其实父母很难干涉或规定孩子必须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语言进行引导,问孩子身边有没有哪个同学喜欢帮助他人,或者你和哪个人待在一起会感觉到温暖?

  与此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如果哪个人让你感觉到不舒服或侵害了你的权利,一定要勇敢说“不”,或者向他人寻求帮助,每个人的权利都是不可被侵犯的。

  

  3)关注并鼓励孩子的善意

  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这话其实是有道理的。

  会关心或同情他人,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本能,这就像一颗种子,到一定年龄会慢慢发芽。

  比如一岁到一岁半左右的孩子,按照生长规律来看,通常就会开始展现出给亲近大人帮忙的意愿,比如开柜门、收拾自己的玩具。

  到了两岁半,孩子的同理心开始建立,甚至会出现牺牲自己而帮助他人的做法。比如感觉大人冷,会把自己的小毯子给他披上。

  不过,若家长没有给孩子的这些善意充足的关注和鼓励,这棵小苗可能又会很快蔫巴。

  家长的鼓励会让孩子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得到的快乐继续翻倍,这有利于激活他们大脑中的“奖励中心”。

  

  4)告诉孩子善良≠牺牲自己

  善良和讨好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是有选择性的,以自我为主体。

  所谓讨好,指的是孩子为了让他人感觉到好而不惜牺牲自己。

  但帮助他人难道就非要牺牲自己吗?合作共赢才应该是最好的方式。家长要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但并不一定要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牺牲自我感受和利益,否则就是道德绑架了。

  正如罗素所说,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我们要教孩子成为一个适度善良的人,而不是一个永远善良或永远不善良的人。

上一篇:“穷养儿,富养女”的真正含义是这样的,家长别再错下去了
下一篇:湖南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助力家庭教育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