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家庭教育的反思:深入剖析家庭教育现状背后的困扰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中国作为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从有历史记载的夏商周开始,到如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为我们的祖国振兴与发展始终不懈努力着。人口基数众多也就决定了,在教育的问题上,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更多。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中国大历史》

随着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让许多家庭不得不更早的给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与知识水平快速提升相比,现代家庭教育水平却明显滞后,这里涉及的原因非常多。这就好像一辆快速行驶的火车,车长却并不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的隐患可想而知。

中国式家庭教育的优劣,大家众说纷纭,但有一些问题是已经达成共识的,作为从事教育行业17年,近三年专职研究家庭教育的教育界人士,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困扰一:何为成功的家庭教育,有没有明确的标准?

在这个问题上,我提出过一个家庭教育区间的概念,即从生命保护到自我幸福的距离。

这个概念的提出来源于我对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反思。目前越来越多的孩子,由于和家长沟通不畅,造成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出现了极端的伤亡事件。这就给我们的家庭教育设置了一个区间的下限,就是对孩子生命的保护,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还何谈发展和未来。

同时,良好的家庭教育沟通造就的孩子,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懂得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对于幸福的定义,不是一个客观的标准,它来自于每个人心中的自我感悟。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的最高成就就是孩子成人之后的自我感知的幸福感。

抱着小柯基犬的萱萱

这种幸福感来自于两方面:

一、对父母生活方式的模仿,由于和谐的家庭氛围,造就了性格健康、热爱生活的孩子。

二、家长在孩子幼年阶段,不断的通过合理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的身心、品行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教导,这种教育一定不是激进的,言传身教、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始终处于爱的呵护中。

困扰二:为什么大多数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无法进行情感引导?

情感引导的定义来自于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金伯莉·布雷恩,她所倡导的理念就是家长应该时刻注重对孩子的情感引导,首要的条件就是家长需要合理的控制情绪,始终坚持积极的评价并避免严厉制止式的批评。

金伯莉布雷恩提出的情感引导

不过,结合我国的实际,社会压力过大,让家长们应付生活琐事已经自顾不暇,很难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孩子,这也就制约了家长们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

无法有效控制情绪,就不能实现对孩子的情感引导,多数家长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为了快速解决而对孩子大声斥责,孩子幼儿时期虽然表面来看问题解决了,实际上却为青春期的矛盾埋下了伏笔,所以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

从精神压力巨大造成的情绪不稳,进而发展为与孩子沟通无法进行情绪引导,周而复始的大声训斥,造成孩子的逆反,最终进一步激化了亲子间的矛盾。

困扰三:高考的重压下,无法提升成绩的教育是否都没有意义?

白岩松曾说过:目前来看,高考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和富二代比拼的唯一途径。话虽然严酷,不过的确就是事实。

熟悉的语言

你可以随处看到满街的补课机构,从幼小衔接到高三冲刺,由此可见当代中国家庭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程度,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就是,如果无法提升学习成绩,以后就无法考入好的大学,也就保证不了毕业后的工作。

刻苦努力的学子

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以高考成绩为准绳,所有的教育都以成绩论输赢,而家庭教育却恰恰无法提供立竿见影的教育成果,更无法保证孩子进入理想的大学,所以家庭教育虽然目前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是依然无法撼动应试教育的地位。两种教育一旦发生冲突,比如:孩子心心念念的兴趣班和课程辅导班的安排发生冲突时,很少有家长能够为了孩子的兴趣和情绪,让课程辅导给兴趣班让路。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独木桥,但是还是不想放弃去争取的希望。除非是孩子在早期学习中特别的厌学,家长才会考虑不上大学,而进行职业学习从而步入社会,这样的结果被家长视为自家教育的失败。

高考结束学生放肆的发泄着情绪

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非常丰富,如果真的在孩子早期就能够从他们的兴趣出发,逐渐进行培养相应技能,为未来做打算,最起码不是唯学业成绩马首是瞻,而是开拓性的思考孩子的发展,孩子的未来之路自然会更加广阔。

困扰四:传统教育中,到底有没有可以吸取的家庭教育经验?

传统教育中许多优秀的案例,都是值得借鉴的。比如前文中提到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传统的家书文化,从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到傅雷给孩子傅聪、傅敏写的家书,这些作品都体现了传统的家庭文化内涵。

诸葛亮的《诫子书》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好人生第一个榜样!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位老师”成为了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传承好家风、好家教文化,也是逐年推进的家庭教育工作重点。

萱爸单位主办的家书展活动

萱爸单位主办的家书展活动

以上四点内容也许并不全面,也只是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我们的家庭教育。我身边的同仁们对家庭教育现状的评估,定义为中国式家庭教育亟待拯救,这也是家庭教育工作者看过太多痛心案例的真实感受。关注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成长父母加强自身的学习,这些都已经刻不容缓了。

——————————

上一篇:家长帮第二届“家庭教育中国行”启动
下一篇:17岁少年留遗书离家出走,家庭教育的背后,引深思……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