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校”有鸿儒 | 中国传媒大学汉硕招生信息详解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2-10-23
手机版

  21届招生信息

  招生人数:

  方向一:进复试14人 录取14人

  方向二:进复试47人 录取28人

  分数线:337/47/65/71

  学制2年,学费1万/年

  小编叨叨:中传最近几年考试变化比较大, 所以特地出中传专辑介绍汉硕的招生情况,17届中传专业二参考书有所调整,19届中传取消小语种,只让英语语种备考,20届没太大变化,21届专业二改为论述文+复试方式考察方式变化,22届新增方向三招生,那对于23备考的小伙伴们,借鉴的还是22的招生信息。

  22届招生信息

  

  注:新增方向三招生

  01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国际汉语教师职业相衔接,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胜任多种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化专门人才,以满足全球汉语教学事业的迫切需求。中国传媒大学于 2009 年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单位,开始招收全日制研究生。同时接收获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的外国汉语教师。传承我校几十年的对外汉语教学传统,锤炼了一批具有丰富国际汉语教学及海外工作经验的师资,拥有中国传媒大学标准普通话训练的传统优势,形成以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为专业基础、以中华文化为重要依托,在强化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着重以优秀的汉语教学师资培养为主要培养目标。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01 汉语国际教育方向

  研究内容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注重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相结合,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强调国际汉语教师专业素养及职业能力的养成。在教学实践方面,本专业方向依托原有的留学生语言生教学,以及近年来新建立的四所海外孔子学院作为教学实践基地,通过观摩、试讲、顶岗实习等一整套实践实习体系提高研究生的实际教学工作能力,同时还在不断拓宽领域,多方合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提供实习条件和就业帮助。除此之外,国家汉办每年选拔大量优秀研究生以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份赴海外实习。

  三、毕业生就业去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分布在教育、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也有部分毕业生在媒体从事记者、编导等工作。

  02方向: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方向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方向)从?2011 年秋季开始招生。本专业以国际中文教育核心理论为基础,以汉语和中国文化创新传播为使命,立足传媒优势,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建设新文科体系下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成为了解中国、理解中国文化,具有较熟练的中国语言文化教学技能、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胜任汉语及相关教学任务的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是:1.结合播音主持艺术特色,凸显口语传播优势,提升语音教学和口语表达技能,培养学生“教好标准普通话、传播中国好声音”的能力;2.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专业技能过硬、人文底蕴深厚的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3.发挥传播学、影视艺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优势,构建融媒体时代国际中文教育创新传播机制,促进世界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能力。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本专业的学生既可胜任国际汉语教师工作,也可在教育、媒体、文化等行业及政府部门工作。

  本方向从设立以来,积极探索彰显方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在课程建设方面,引入教学领域领先的案例教学理念,完成了“汉语语言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等核心课程的案例库建设项目。在专业建设和发展方面,举办了“中华经典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对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进行了专题研讨,会后出版论文集,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水平和在业界的影响力。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本方向的研究内容包括:

  (1)对汉语语言要素教学的分析和研

  究,如语法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等;(2)对汉语国际教育中

  教学问题、教材问题的研究,如课堂教学、课型教学、域外汉语教材等;

  (3)对汉语国际教育中汉语习得与认知问题的研究,如汉字习得与认知、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等;

  (4)中国文化传播相关问题的研究,如中国文学名著的海外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海外传播等;

  (5)中国文化传播与新媒体、新技术,如短视频与中国文化传播、人工智能与中国文化传播等;

  (6)其他的语言学、语言教学、文学、文化、传播等学科交叉领域问题的研究,如语言与文化的交叉、文化与传播交叉等。

  特别说明:本方向鼓励学科融合、交叉性研究,但要放在汉语国际教育的大背景下,做以教学和实践为导向的交叉研究,不是独立的

  文学、传播学等研究。

  三、师资队伍

  本方向教师大多从事语言和文化研究,富有海外汉语教学经验,其中?4 位教授(陈玉东、司红霞、刘海燕、乐琦);7 位副教授(张

  婧、邹海清、侯亚光、高玮、任前方、陈晓宁、蒋成峰)。多名老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广电总局等各级科研项目。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汉语国际教育方向):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中华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汉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汉语语音专题、汉语词汇专题、汉语语法专题、汉字专题、普通话正音策略与表达技巧、语言对比与偏误分析、中华文化技能等。

  2.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等期刊。

  3.学术交流

  与国内多所高校保持学术交流与沟通,定期举办学术会议研讨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文化问题。

  五、师资队伍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采取专业学位导师和业界导师的“双师型”培养机制。在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探索出学硕导师和专硕导师联动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发挥学硕导师的学术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提倡专硕导师的教学实践硬实力和文化传播软实力。再有,“双师型”的专硕导师组制要求每个导师组都有一名业界导师,其来源范围广泛,有企业、出版社、高等院校和孔子学院等等,业界导师的行业经验,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切实提高汉硕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人文学院教师大多从事语言学和文学文

  化等研究,本专业的导师队伍科研实力强,业务能力精,能够担任责任导师的有 17 位教授;23 位副教授;3 位讲师。近五年内,本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8 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3 项、国家语委委托项目 6 项、省市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3 项、横向项目 12 项、校级项目 60 余项目。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汉语语言学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中华文化专题、第二语言习得概论、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2.教学实践基地

  (1)格鲁吉亚第比利斯自由大学孔子学院

  (2)印度尼西亚泗水蒙台梭利三语学校

  (3)北京手里汉语学院

  (4)国家汉办选派的汉语志愿者

  3.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中国语文》《语言文字应用》《民族语文》《当代修辞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汉语学习》《语文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文艺评论》《现代传播》等国内核心期刊,以及国外?A&HCI、ESCI、EI 检索期刊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学术文章。

  4.学术交流

  (1)学校举办“名家讲堂”等学术活动;

  (2)学校举办学科前沿的学术讲座;

  (3)学生可参加国内相关的学术研讨会;

  (4)学校在日本、台湾、香港等地均有学习交流的学校。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主要就职于汉语培训学校、中小学、外交及文化部门、电台、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从事公务员、编辑出版等工作。

  03方向:国际中文传媒教育方向

  一、专业概况及培养目标

  1.专业概况: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国际中文传媒教育方向)从?2022 年秋季开始招生。本方向是紧跟未来智能技术发展,完善智能传媒类与教育专业融合建设的积极布局。以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精神为指导,以我校语言学、文学、传播学等学科为依托,顺应新文科建设发展趋势,充分体现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交叉性学科的特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专门型人才。

  本方向将语言智能技术、融媒体技术、新媒体技术的学习掌握与国际中文教育相结合,教授学生将实验的手段应用到语音教学中,将语料库大数据检索方法应用到语言教学中,学习短视频、微课、手机APP 等新媒体工具,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充分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在掌握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到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中。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智能传媒类国际中文教学专业与课程,助推教师提高教学创新性,促进智媒时代国际中文教师知识和角色转型。

  2.培养目标:

  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与媒介融合一体化的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适应全球信息化需求的“懂传媒的汉教人、懂汉教的传媒人”,使其能够独立从事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与传播以及相关的教学、媒体、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工作,成为高层次、高素质、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和内容

  国际中文传媒教育属于跨学科领域。本领域运用汉语国际教育、中文信息处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文化史等方法,在传媒视域下研究国际中文教育问题,如网络空间语言信息安全、国际中文在线课程建设标准、国际中文教育短视频素材库构建等。

  三、师资队伍

  本方向教师主要从事语言和文化、中文信息处理、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等研究。骨干教师?16 名,教授有王建莉、刘春勇、司红霞、乐琦等,副教授有裴鸣、何伟、许蕾、范慧琴等。

  多名老师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广电总局等各级科研项目。

  四、人才培养

  1.主干课程 (国际中文传媒教育方向):

  现代语言教育技术、语言国情教育、语言生活与语言产业、国际传播专题、新媒体与视频制作专题、国际中文在线课程视频建设、大数据与舆情分析、国际中文传媒教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国际中文传媒教育前沿讲座、智能语音教学等。

  2.获奖及优秀期刊论文、发明专利等

  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国语文》《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科学》《汉语学习》《现代传播》《光明日报》等报刊上。

  3.学术交流

  学校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有四所孔子学院: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荷兰格罗宁根孔子学院、巴西南大河洲孔子学院、智利孔子学院。依托以上平台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中外语言文化、国际中文教育交流与合作。

  五、毕业生就业去向

  除出国深造者外,本学科毕业生将主要分布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家部委、全国各地大中小学、媒体等单位,也有部分毕业生担任国外国际中文志愿者教师等工作。

  大纲+参考书

  初试科目《汉语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参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的考试大纲,主要考查考生的汉语语言学相关基础知识和汉语语言分析及运用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较高的汉语应用能力和较强的汉语语言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1.语言学基础

  2.汉语概况

  3.现代汉语语音

  4.现代汉语词汇

  5.现代汉语语法

  6.汉字

  7.古代汉语

  第二部分 汉语应用能力

  1. 辨音和标音能力

  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

  3. 词汇、语法规范

  4. 文言文阅读理解

  第三部分 汉语语言分析

  1.语音分析

  2.词义分析

  3.语法分析

  三、试题类型

  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分析题、改错题、辨析题、病句修改题、

  文言文阅读题等。

  四、考试形式及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五、参考书目

  1.《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古代汉语》(校订重排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

  初试科目《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根据给定材料,结合专业知识对汉语国际教育及相关领域的问题进行主题提炼、理性分析和文字表达的能力。

  二、考核要点

  1.主题提炼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立意诚正,观点明确;

  2.理性分析能力:围绕主题展开论证,逻辑结构完整,论证合理;

  3.文字表达能力:表述得体,写作规范。

  三、考试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完成一篇论说文;

  2.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

  3.写作具体要求:

  (1)标题:不超过 30 字;

  (2)摘要:200 字左右;

  (3)关键词:3-5 个;

  (4)正文:2000-3000 字,至少应设置一级标题。

  四、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长

  1.闭卷,笔试。

  2.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长为三个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202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真题分析

  一、试卷结构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题型:根据给定材料完成论说文写作

  分值:150分

  三、试题分析及备考建议

  (一)总体难度及考查特色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基础】试卷与20年相比变化不大,试题难度基本持平,属于中等难度,仍然是以主观题为主的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减少了词语辨析、层次分析两大题型,增加了20分简答题的分值。

  总体来看,名词解释、分析题、简答题中的大部分题目都比较贴近书本内容,在此基础上考查考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语音综合题:通过例句“洪水给养马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分别考查了汉语拼音、国际音标和音变现象分析等三项技能,需要考生掌握两种记音方法,并仔细分析在语流中可能产生的音变现象,如上声变调、轻声等。简答题增加了一些运用分析的题目,更注重语法知识的考查,灵活性更强。在2021年中传试卷中考查到了关于“把字句”特点的分析题,勤思21年中国传媒大学汉硕模拟试卷第一套和冲刺模拟试卷(统一版)中均有所涉及,相关的参考答案大家也可以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语言学部分未提供参考书,但也考到了相关的概念知识,如皮钦语。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大纲变动,由往年的主客观结合的考查方式变成根据材料写作的形式,要求字数为2000-3000字,不再指定参考书。虽然是开放性的写作试题,但是需要考生以汉语国际教育领域为立意基础,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材料分析、主题论证,并注重文字表达能力。

  (二)各科目考查分析

  汉语基础试卷中现代汉语占比较大,内容覆盖全面,更注重考生的综合应用以及分析能力。

  例如:举例说明修辞和语境的关系。

  【勤思解析】同一思想内容可以有多种表达方式,采用哪种方式往往要受到语言语境的制约。语境既是进行语言活动的依据,也是检验修辞效果的依据。

  语境一般分为语言语境和情景语境两种,其中情景语境与修辞的关系更为密切,包括语言运用中对话语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构成情景语境包括主观语境因素和客观语境因素,主、客观因素都直接对言语活动产生制约,从而形成修辞上的语境意义。如“在我的后园,可以看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作者描写了住所客观景物的无变化,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透露出作者当时无聊、苦闷的心情。所以,语境的功用主要有:(1)制约言语活动的内容(2)规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说话者与听话者都要通过联想建立起话语与语境的练习,消除话语与语境的矛盾,以获得话语与语境的和谐相称。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要求考生从试卷给定的三段材料中确定主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归纳材料的分辨和归纳能力,提炼主旨,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材料贴近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并紧密结合时事,可立足于专业相关领域,从疫情之下国际间的交往互助、中外学生间的交流、汉语国际推广的意义与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同时,题目要求写作要件包括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正文四部分,需要考生提前进行摘要写作以及提炼关键词的相关训练。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选拔流程及办法

  一、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

  (1)材料评议: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在对考生进行全面衡量、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给出材料评议成绩。由初试成绩和材料评议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到综合成绩,根据综合成绩确定进入复试考核的分数线,具体见“四、材料评议”。

  (2)复试考核:复试考核包括专业能力考核、综合素质考核及外国语听说能力考核等,具体见“五、复试考核”。

  二、材料评议

  1.考生提交报考材料

  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能证明自身学业水平、学术潜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报考材料。报考材料包含学籍学历证明材料、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作品(应届毕业生可提供开题报告或毕业作品说明)、个人陈述、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创作实践计划、外国语水平证书、学科竞赛获奖证书、科研成果或创作成果证明材料等。

  材料提交的具体时间安排和提交方式以“中传研招网”后续发布的通知为准。

  2、材料评议

  由材料评议小组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从学业水平、科研或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并给出材料评议成绩,具体说明如下:

  ①学业水平:从教育背景、本科阶段课程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

  ②科研或实践能力:从科研成果、创作成果、学科竞赛获奖、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研究生阶段科研设想或创作实践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学术学位研究生侧重从科研能力和创新潜质方面进行评价,专业学位研究生侧重从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③综合素质:从个人陈述、荣誉奖项、实习实践经历、参加志愿活动或社会服务经历等方面进行评价。

  材料评议成绩采用百分制。

  三、复试考核

  1.进入复试考核的基本要求

  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即可参加复试考核。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材料评议成绩综合而得,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报考非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或会计专业学位类别的考生:

  综合成绩=(初试总成绩/5)*70%+材料评议成绩*30%

  2.复试考核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包括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外国语听说能力等方面的考核,以及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等,具体说明如下:

  (1)专业能力考核:对学术学位考生重点考查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等;对专业学位考生重点考查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或创作实践能力等。

  (2)综合素质考核:结合考生提交的材料,根据考生的教育背景、科研或实践经历、个人陈述等,以面试交流问答等形式,对考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创新潜质、心理素质、人文素养、沟通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查。

  (3)外国语听说能力考核:以随机抽题或交流问答方式,考查考生的外语听力、口语能力。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等材料,以及在面试中的交流问答情况等,对考生的政治态度、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进行考查,并按“合格”、“不合格”给出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计入复试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四、录取原则

  考生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而得,计算方法如下: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50% +?复试考核成绩×50%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不合格的,不予录取;复试考核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任何一门加试科目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考核不合格,不予录取。

  21届综合成绩

  

  初试成绩达到国家线的考生可进入复试选拔流程,复试选拔流程包括材料评议和复试考核两个环节。材料评议环节通过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对其既往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评分。由材料评分和初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按综合成绩划定复试分数线,综合成绩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考核。

  04

  中国传媒大学关于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提交报考材料的通知

  报考材料提交时间为2021年1月中下旬至2021年2月底左右,具体时间见后续通知。

  提交材料内容

  报考材料清单(模板详见材料提交系统,以下清单若与材料提交系统要求有出入,则以材料提交系统要求为准。所有材料均须提供证明,请在材料提交系统内上传。)如下:

  1、有效居民身份证

  2、学籍学历证明

  3、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表

  4、个人陈述

  5、硕士阶段科研设想或专业实践计划

  6、本科阶段课程成绩单(须加盖本科就读院校教务部门公章)

  7、诚信考试承诺书

  8、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作品(应届本科毕业生可提交开题报告或作品说明等)

  9、外国语水平证书

  10、计算机水平考试证书

  11、各类获奖证书(包括学科竞赛获奖、文学艺术创作获奖等)

  12、科研创新或专业实践能力证明材料,包括学术论文(已发表)、著作(已出版)、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已授权)、科研/创新/创业项目。如成果或项目为多人共同完成,须注明排名顺序。

  13、社会服务、实习实践(包括参军入伍服兵役、国际组织实习、支教等,须注明时间、地区及岗位等)、志愿活动(注明志愿活动时间、工作岗位)

  14、担任学生干部情况(任期须满一年)

  15、德智体美劳荣誉获奖(包括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党员、优秀团员以及各类文体比赛获奖等)

  16、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的电子版材料

  以上材料1-7项为必交材料,其他项请考生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性提交。

  另外,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还须提供满足报考条件所需的证明材料。

  材料评议小组将根据考生提交的报考材料,从学业水平、科研创新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考查并给出材料评议成绩。考生材料评议成绩查询等,详见中传研招网届时相关通知。

  21届上岸学姐备考经验

  中国传媒大学汉硕考研学姐:考研这件事软硬实力都要

  个人情况:

  三跨,毕业于双非学校汉语言专业,学习一般般。大三考过一次本专业的研,但是因为古代文学的内容很多我又没有重视,所以一战失败了。正在准备二战的时候学校有了去菲律宾支教的机会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去参加了面试,结果通过了,于是去到了菲律宾支教一年,支教期间了解到了汉硕,感觉自己还挺有兴趣的,于是回国之后就决定考汉硕专业。

  开始着手选学校的时候,我很坚定的想要去上海读书,并且想要冲击一所211提升自己,但是查看很多学校后发现上海的学校都很热门,甚之双非学校也很火热,难度很大。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更改了方向,转而查看北京的学校。当时看到中传有汉硕之后我一下就相中了,高中时候没考上或许可以考研时候试试,再看看中传往年的保研人数少、进复试刷的人少,我就这样选定了中传。

  因为疫情我到家又开始选学校浪费了很多时间,所以在妈妈的支持下选择了跟随勤思一起学习,参加了勤思的集训营。虽然只有16天,但这段时间效率还是很高的,有老师的指导一些没接触过的书可以很快上手。其次很多学习资料真题什么的不需要自己到处收集,这点节省了很多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做题。

  吸取一战失败的经验,这次我很重视专业课,我的方法是决定每一门复习几遍、到哪一天全部复习完、再看天数除一下,大致得出每天每一门要看多少视频课学习多少内容。

  ①专业一:因为本科学过《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专业一整体来说我还算有基础学得不是很困难。《现代汉语》我计划看五遍,先看再做题再背再做题的模式,因为中传题目是很灵活的,只?会背书和只会做题都不行,我这样做可以一方面检验自己知识的理解程度一方面检验背诵程度。再加上集训时老师的指导,这一门很快就进入正轨了。分给《古代汉语》的时间不多,每天两篇古文划标点,心里默念翻译,然后对照书上的标点和翻译。一段时间后再重来,多来几次后就熟练了。考试的时候出了一道参考书外的名词解释我没答上,剩下的都是会写的题,或有点模棱两可但是能大致写出来的题。《现代汉语》重点仔细复习很有用。

  ②专业二:这一门里所有的书都是我完全没学过而且都是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很难背,我在理论方面特别不行。网课集训的时候跟着老师重点学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和《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大致学了《中国文化概论》。结果复习了一个月中传突然改了考纲,减轻了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后来这几本书我就只是简单看看并整理了思维导图,以免论文出现和这几本书相关的内容。改了考纲之后我开始重点看勤思老师推荐的好的论文,学习格式和内容。其实应该多练练笔的,但这一点我没有做到,导致在考场上大脑一片空白,两个小时过去了我都没有动词,不知道该写什么题目、怎么写内容。好在备考期间写过一两篇,最后因为时间原因不能再思考了就赶紧胡乱写了一气,内容是跟《概论》和支教内容有些搭边的,写了三个排比的小标题,只写了两千多点的字。写完了之后我就觉得这门完蛋了,写成这样肯定不能及格。甚之考完后不久我就又开始学校准备再战了。

  3.材料评议:材料这方面我自己觉得有两个大头,我愿称之为“软实力”和“硬实力”。而且材料复试也可能会看(仅谈本专业)

  ①软实力:科研设想是中传历来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好好写,不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评议的分数,在复试中也会有很大比重。材料中可以没有特别辉煌的经历和高大上的奖项,但一定要有好的科研设想。其次是自我介绍,要能够突出自己的优点。

  ②硬实力:根据我的了解,如果发表过论文是相当好的,奖项的重点是国奖、省奖,校奖之类的可能没那么占优势,但是有比没有好,任何能证明自己的奖项经历都可以。实践经历方面大学期间参加“创青春”之类的活动会比较好,其他一些重大活动的志愿参与或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也可以。英语能过六级就六级,分数高的自然更好。普通话二甲及以上可能更好。

  ③本人:本科成绩平平无亮点、无奖学金、无大创之类的经历、无发表论文等,英语只有四级还是飘过,后来因为很多事没来得及考六级就毕业了。证书方面普通话一乙,计算机一级,几个优团、优干,优秀教官称号,古筝十级;支教期间获得的小的奖项我也写进去了。实践经历大概就是本科期间公费去台湾交换学习过,担任学生组织主席、国旗队副班长(这两个当时学校疫情期间没开学没办下来证明,不知道材料有没有给算),毕业后菲律宾支教一年。我的经历不算优秀,其中就支教这方面还算和专业搭边。

  虽然说材料评议很重要,奖项、证书、华丽的经历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你的初成绩,初试成绩特别特别好的,即使材料不突出也没关系,据我了解初试成绩排在我前面的的没有因为材料这一关被刷的(仅谈在汉硕专业)。其次,硬实力不突出,把科研设想写好,材料分也可以得很高。过了初试来到复试时材料就没用了,最后还是看初试、复试的成绩。所以我认为不要焦虑材料这一关,学好习,初试考的高高的,是最重要的。

  4.复试:复试内容

  非常灵活,除了自我介绍之外只有一个专业题目,其他都是老师根据自我介绍或你的材料提问的。考试时我清楚的看到了考官拿着我的材料里面证书那页在点,说明复试老师也会看看材料。主要问了我科研设想和跟支教有关的话,科研设想太重要了,我自己答的磕磕巴巴还不对题,所以复试复习一定要把自己的科设掌握透了。英语口语考试也要根据自我介绍稍微做一下准备,我在介绍的时候说了支教经历后果然英语老师提了两个问题都跟支教有关。面试时声音洪亮、自信大方的样子最好,时刻保持微笑(我一直呲牙笑来着),即使答的不好也不要一紧张就变了脸色,不会的时候不好意思的笑笑都可以,考官老师们还是很温柔的。

  21届中国传媒大学汉硕真题专业二

  

  材料一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所,捐赠给武湖北的物资,20000个口罩和一批红外体温计。

  标签上写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材料二

  3月21日,中国6人专家医疗队抵达塞尔维亚,随着专机带来的有中国政府紧急筹集的十几吨物资,包括呼吸机、口罩、试剂盒等防疫物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等多位政府官员在停机坪等候,武契奇与医疗队成员一一碰肘,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

  材料三

  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

  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

  你们好!来信收悉。得知你们到中国留学以来,既学到了丰富知识,也结识了不少中国朋友,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正如你们所感受到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和学校始终关心在华外国留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大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生命至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

  我了解到,在抗击疫情期间,很多留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人民加油鼓劲。患难见真情。中国将继续为所有在华外国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中国欢迎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也希望大家多了解中国、多向世界讲讲你们所看到的中国,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2020年5月17日

  范文:参考思路

  论疫情下国家交往中的中国文化精神

  摘要:国际之间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可以从佛教东传中窥见一斑。中国在与其他国家交往中,始终将其他国家放在平等的地位。在面对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中国也不遗余力的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国家度过难关。这些行为实际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观念在其作用。“以人为本”的观念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还影响着中国在国际交往当中的处事风格。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国际交往

  2020年伊始至今,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在国际公共卫生受威胁的严峻背景之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重点也放在了应对病毒肆虐的通力合作之上。在这一过程当中,中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也可以体现出中外文化交往的一些特点与内涵。

  一、佛教东传和中日文化交流

  国家之间的交往,自古就有。中国和日本的交往,往前也可以追溯到唐代甚至以前。疫情初期,日本给武汉捐赠的物资上,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古诗文标语。这句标语在国内和日本引起了剧烈的反响。“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取自唐代长屋的《绣袈裟衣缘》。全诗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首诗的创作与鉴真东渡有关。6世纪佛教传入日本以后,当时的日本正由分散走向统一。当时的执政者利用佛教作为政治思想工具,要求全体臣民信佛。随后大批中国和朝鲜半岛的僧人赴日传法,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鉴真。鉴真六次东渡到达日本,在日本弘扬律宗,成为日本律宗的始祖。他本人也成为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功臣。佛教思想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生活、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对日本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中日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很多地方都有共通之处。佛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中日民族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可以说,佛教是沟通两国文化交往的重要桥梁。但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上的相通,不仅仅在于佛教思想的传入,还包括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入和发展。佛教最先传入中国以后,中国的统治阶级在佛教教义的基础上,增加了儒家文化的内涵。中国的佛教当中,不仅包含了宗教内容,同时还包括儒家思想当中“以人为本”的内核。这种思想隐含于宗教文化当中,对日本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中国较早的遏制了疫情在国内的蔓延,取得了相对意义上的阶段性胜利。在此之后,中国并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积极参与国际救援,为其他需要帮助的国家提供医疗资源和生活物资的帮助。比如为塞尔维亚提供医疗物资和器械,援助日本等等。正如习主席在对巴基斯坦留学生的讲话中所说:“生命至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在华外国人员,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都一视同仁予以关心和爱护”。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中的“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可以理解成人文主义或者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所谓“以人文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确立,中国古代各家思想派别、文化思潮,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都是围绕人来揭示的。例如对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论述等等,这些体现的都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具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倡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例如孔子曾教导弟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中也有记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篇幅有限,需要剩下部分 可加小编微信)

  23针对中国传媒大学汉硕课程

  

  具体详情可以在咨询小编~

上一篇:36氪首发|「vvsmile」完成新一轮并购,当数字化医疗瞄准千亿隐形矫正市场
下一篇:新中国义务教育制度“三步走”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