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究竟能否颠覆现存百年的传统教育模式?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1-23
手机版

说起当今学校12年义务教育的形式,很多人可能不了解,这种传统教育模式的历史可追溯到几百年前。

19世纪中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使得教育的普及成了社会发展的关键任务。因此,美国仿效普鲁士的 8年制国民学校建立了一些平民学校,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知识,让学生直接“为生活做准备”。随着课程的增多,学校形成了“8+4学制”。

到了1893年的时候,美国全国教育理事会组织的“十人委员会”为了明确中学教育的目的,确立了中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框架——即在9-12年级的高中阶段,9年级学习自然地理,10年级学习生物,11年级学习化学,12年级学习物理。后来,理事会又指派“十五人委员会”,缩短了小学年限,形成了“6+3+3学制”。

自此,K-12教学体系形成,并推广到了全世界。

虽然一开始,学校只为有钱有势的富人子弟开放,但经过工业革命和一系列的社会变化,现在,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进入学校学习。

在美国,虽然有少部分孩子可以被允许在家里单独教学,但这种方式并没有得到鼓励,家长们的惯性思维仍然觉得——把孩子送去学校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这几百年里,学校这种教育体系构建得很好。但毕竟几百年过去了,当前的社会环境与现存的学校大规模教学方式仍然匹配吗?

在学校12年教育体系确立之前的千百年来,人类并没有受到过任何正规系统的教学培养,那么现今,如果我们的孩子离开了这种循规蹈矩的教学方式,孩子又会变得怎样?

01

“墙洞实验”,看孩子如何学习?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苏伽特?米特拉曾经就这个问题在印度贫民窟展开了实验:他将可以上网的电脑镶嵌在了贫民窟墙壁的洞中,然后将电脑留给一堆不懂英语也不懂任何电脑操作的穷孩子们。

几个月后,当他再次回到那个装了电脑的墙洞处,奇迹发生了——

一堆孩子争先恐后地围着电脑,有个孩子正在上网玩游戏。有孩子还跑过来说,“我们想要更好的鼠标和更快的处理器”。原来,这些孩子为了看懂电脑上的英文在说些什么,居然能够自学英语!

在长达9个月的实验后,接触电脑的很多孩子不仅操作水平达到了西方办公室秘书的水准,还有个别孩子练会了纯正的英语发音,并开始了解关于DNA的一堆英文资料……

孩子离开了学校的系统学习会怎样?“墙洞实验”给出了答案。

米特拉感受到了“儿童自我教育”的概念,并由此提出了“云端学院”的设想——由一名老奶奶管理学生班级,并负责提出问题和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他的云学院构想颠覆了传统教学法,提倡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学习性,以求创造更公平的教育环境。然而,这种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然后撒手不管任由孩子们去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是否就是未来教育的状态呢?

02

传统教育,强调对过去知识的记忆

现在,国内大部分学校的老师在教学的时候,都是以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出发,让孩子来学习和掌握一定量的知识点并加以运用。而学生们对课程的学习大多也是以记忆为主,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的12年就是一个庞大知识体系的积累过程。

很多孩子在高考期间,知识掌握度可以说是达到“人生巅峰”,而在高考结束后的短短几个月或者几年内,这些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点大部分就都还给了老师。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体系或者说是高考制度会带给孩子们这样的学习模式?就是因为孩子在长达12年的学习过程中,长期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性学习,所以背得再熟的东西也会随着几场考试就抛之脑后。

从1977年国内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便逐步陷入到了一种“填鸭式教育”的怪圈里。我们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了知识积累的过程,把学校学习看成了灌输系统知识点的最佳地方……

然而,挑灯夜战12年的孩子,到底收获了什么?

在美国,很多学校老师的授课方式就更倾向于思考式的教学,常让孩子们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自行研究课题。大概就是学校授课方式的差异性,让美国的很多孩子都拥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学会自己寻求办法去解决问题。

与之相比,国内很多孩子的自主学习性、独立思考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和培养,势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孩子寒窗苦读12年的知识积累,机器人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学习完毕,那孩子付出的那些时光,意义何在?

时代不等人。如果学校这种大规模教育体系一时没法改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心里敲响时代的警钟。

我们需要去挖掘孩子最原始的那部分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更好地开展自主性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一些知识并反复背诵,因为未来的时代绝不会需要靠背诵知识堆出来的人才。

虽然印度的“墙洞实验”已完美地证实——儿童拥有自发性学习的可能性,但目前仍存在的学校大规模教育体系,却让孩子的这种宝贵的可能性降低为零;同时,人工智能时代的逐步靠近,也让学校这种培养相同人才的教学模式开始变得过时。

未来的教育,究竟要何种模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03

未来的学习,究竟会是何种模式?

就我所知,国内而言,孩子们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很多学校包括老师、家长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不同的孩子,分数线、名次、成绩、特长就是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而在这种竞争制度的驱使下,大多数孩子被培养成了只会参加考试,而不擅长自学的“机器人”。

可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能适应未来时代发展的需求。

就像著名学者周国平先生说的,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学。历来只会考试的人,走出学校的人不一定有真本事;相反那些有大成就的人,在学校里面往往不是学霸,但一定是善于自学的人。

何况,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万物互联,对人们的沟通协作力、自主学习力有着高要求的时代,它势必会淘汰掉那些死读书,不会进行自我教育的落后人才。而这个时代肯定也会极大地改变我们人类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就包括了孩子学习的方式,学校教育的方式。

所以,我们虽然不能打包票说,未来的教育一定会采取自主性学习的模式,但我相信,给孩子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肯定是未来教育和学习的关键。

不管是在学校,在家中,在户外或是在社团,我们都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简单又完美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孩子通过网络、团队协作、激励等方式来完成自主学习。

比如,我们可以向孩子提问,“为什么彩虹会呈现出七种颜色?”孩子或许会直接回答你“不知道”,但千万别就此没了下文,家长们要接着说一句,“或许你可以上网查查,这究竟是为什么”。也许两天后,孩子就会兴冲冲地告诉你,为什么彩虹会有七种颜色了。

在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开展自发性学习的时候,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抛出一个大问题并鼓励孩子去寻找答案。

在这过程中,家长们不要去纠结孩子们是怎么去寻找答案的,那些小细节都不重要,只要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就值得表扬。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父母也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当孩子对某样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自发、主动地去学习这一块领域的内容。当然,怎么让孩子对某样事物或者课程感兴趣,这就需要机智的家长们多动动脑筋,想点办法来引导孩子了。

这里我整理了几条小原则,家长们不妨可以参照这些原则来引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探索欲望

· 给孩子构建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保证孩子在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不去干涉、打扰

· 给孩子抛出一个未知的问题,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去寻找答案

学校这种大规模培养人才的教学体系已经持续了几百年,这个体系还会为我们人类服务多久?谁也不知道。但在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前,相信国内乃至全球的学校教育体系都会面临大的改革。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如何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不只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大课题。

我们父母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提供孩子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在应试学习之余,能去发展更多与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所匹配的技能。

上一篇:未来领导力,让孩子决胜未来的终极奥义
下一篇:未来,教育会是什么样?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