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福州这个城市?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6-27
手机版

  包括经济.房价等

  城市地貌依山面海,整座城由大山向大海徐徐延展开来,老城区位于福州盆地内,新城区位于滨海平原之上。目前正全力开发滨海新城。

  从大山奔向大海,一座藏在山海之间的宝藏城市。山抱城,城拥水,水向海,兼具山河湖海,地貌丰富。

  半城山色,半城湖。

  市井灯火

  

  古巷悠远

  

  古桥流水榕影,古韵悠悠

  市内河道纵横,颇有水乡风貌

  上下杭,桨声桥影,东南水乡

  

  历史厚重,绿化良好,空气清新

  主城区的老街道充满时光沉淀下来的味道!

  

  

  

  闽江两岸长达几十公里的江滨公园,又宽又长又美,超赞!

  温泉之都

  市区有温泉,秋冬泡汤方便,还可游个温泉泳。

  夏天海滩、泳池玩起!

  

  福州非常休闲的城市,依山面海处处是公园,南江滨北江滨绵延几十公里的公园绿轴,徐徐展开一幅山水画卷,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文之厚重,市内古巷悠远,市井烟火气满满,食肆多,商超密布,医疗资源丰富,生活便利。地貌丰富,兼有山海江湖和温泉,一天之内可登山玩水游海,业余生活可以很丰富。经济在发展中,近几年发展很快,2021年GDP总量和人均GDP已回到福建首位,台海高铁通车后更会提速。2022年后房价下行,马尾、三江口、闽侯等距市中心不远的地块也有很多1万多单价的房源,二环内也有不少一万多的二手房,福州人均居住面积51平方米,可见如果自己有实力在福州安居也不难。工资比不上热点就业城市,但也没北上广深汉渝蓉杭那么卷,如果学历和个人能力还行,比热点城市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福州夏天比较热,但南方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普遍热,反正有空调,如果不从事室外工作,气温不成问题。做为一个爱运动的男生,更喜爱欢乐的夏季,可以游泳,晨晚在江滨湖畔绿地慢跑散步骑车,夏夜方便在海边或高山露营,三两好友街头大排档小聚,阳光灿烂的日子,心情总是很好,元气满满。

  本人是第14代福州土著了(家谱记载大约1100年前从河南固始迁到徽州,又迁到江西婺源,约400前迁到福建),随便聊聊福州这座城市的基本情况吧。

  一、房价比较离谱。人均年收入十万的城市,核心城区(二环内才算核心,外围八县真不能算福州市,也不能考福州高中)新房的价格得3万起步,最贵的得七万一平米左右。二手非学区破破楼梯房差不多一万四左右,若是顶级学区房,破楼梯房也得七万。如果是租房子,年租金差不多是房价的1-1.5%,公寓的话是4.5%-6%。家具家电配套齐全的45平单身公寓或者两室一厅的住宅,租金大抵在2000-2800之间波动。

  福州楼市目前行情究竟如何,请大家移步阿里法拍瞧瞧,鼓楼区在拍的住宅也就半个页面这样。破烂楼梯房就因为划片19中一平米也能拍出4.8万,可能是因为才37平米,总价低的缘故吧。

  大家质疑福州人均十万年工资这事。且不说这是福州统计局公布的结论,我说说自己随机调查的结果如下,朴朴送货小哥顺丰小哥每月到手8000左右,住家保姆照顾老人6-7000元,职业收废品的老头两夫妻,一个月2万左右,这十几年看着他们的女儿长大(三口人挤在租来的十多平米杂物间,为了让他们女儿上学,我们家帮他们做了假的租房合同,这才上了附近的小学)后来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今年也差不多毕业了。这些人算社会普通劳动者了吧。体制内公务员在职工资并不高,副厅级到手工资13000左右,街道办事员3500左右。普通处级退休金在1万左右,小学教师退休也能有5000元,参战参核军人退休还有额外的政府补贴,每年2万左右吧。

  (2021年福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5051元,与2020年同比名义增长12.3%。其中,在岗职工(含劳务派遣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8133元,同比名义增长12.1%。统计范围: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股份制、外商投资、港澳台商投资等单位。工资统计主要统计法人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福州市统计局 2022年6月8日)

  如果福州统计局能提供工资中位数就更好了,人均和中位数的差异,大家可以搜一下李永乐老师的视频解释。另外,在知乎人均年入百万的世界里面,福州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已经很接地气了好吗?

  二、空气和水的质量非常好,都拜非工业城市所赐,也可能是汽车尾气都被街边榕树芒果树吸光了吧。就算是自来水,dts杂质含量也仅仅60左右,农夫山泉瓶装dts是40哈。你们要是好奇的话,可以淘宝买一DTS检测笔自己试试看哈。但是小时候两元随便洗的温泉澡堂,如今成了奢侈消费娱乐项目。今天洗一次得花几十甚至数百元门票了。

  三、气候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夏天(6-11月)湿热,你在户外没保护超过二十分钟会中暑的啦(福州夏天老话叫这天打狗,狗都不出门),必须靠空调续命。一月份是冬天,十度以下就是湿冷魔法攻击,需要羽绒衣续命,北峰鼓岭偶尔有雪。福州只有三季,春夏冬,12月份寒潮来袭就直接进入冬天,今天还在开空调制冷,明天就得套大衣也不奇怪。夏天偶尔有台风袭击,不过有弯弯帮忙挡一波,还有镇海楼护体,不要怕啦。

  四、彩礼行情是三年的平均工资,差不多是33万。(70年代我爹和我娘结婚差不多支付了2年的收入,所以彩礼没涨多少哦)女方陪嫁一套房子的使用权或者等额的其它玩意。彩礼不会被女方父母都拿走,大部分是划到新娘账户,作育儿基金(没30万准备金还真别打生娃的主意,谁生谁知道)。福州妹木有拜金的传统,福州妹的传统是温婉又不失坚韧,三把刀的头饰你们知道吗?三把刀做发髻防身用的哈。以前大户人家小姐出嫁可是会带丫头陪嫁的呦,比如我奶奶的丫鬟后来嫁人了,我得称呼她姑奶奶。重男轻女这事有的,在市区三环以外确实如此。那边以前是农田,没男劳力是不行的,当然需要男娃做家庭栋梁。

  因为独生子女的缘故,1980年以后女性也可以入族谱,有较多资产的女方父母会要求女儿至少生两娃,和男方各冠姓一个娃,以便传承家族的故事(Family stories must be told, you know?)。婚姻还有一个变化是,有很大一部分女儿婚后依旧和父母住在一起,比如我某同学家里大别墅吃灰,和老婆住老破小方便伺候丈母娘,因为丈人去世了,只好如此咯。又或者是福州妹和外市男(通常是次子)成婚,婚后也是住在女方家里,这种例子非常多。好处是婆媳矛盾木有了,母女吵架没事的啦。

  三把刀(三条髻)解释:400多年前的明代嘉靖年间,倭寇袭扰福州城郊。不甘屈辱的福州农村妇女在身上携带着短小锋利的铁器,以御敌人。后来,为了携带方便和隐蔽,她们就把这种小铁器改制成铁簪子,插戴在发髺内,用来防身和杀敌,如日子实在难过,甚至用于自杀。后来渐渐地演变成用银打制的、具有象征性装饰意味强烈的刀剑形头饰。

  五、市区交通主要依赖公共交通和两轮电动,在市区出行开车还不如骑电动(你在车里焦急地等待前车慢慢爬的时候,一辆辆电驴却在车边嗖嗖地飞过。或者好不容易找到停车位,走进包间拿起筷子却发现菜已经冷了,而且还不能喝酒)。土著就算家里有车,接送娃也是骑电动,四轮车常年吃灰。要是每个家庭都用四轮车接送娃,放学时候那得1000多辆车停校门口了,根本做不到。

  六、不排外,00后大部分连福州话都听不懂咯。不会听福州话的福州人,和外地人有啥区别呢?1990年福州市人口535万人到2022年844万,30年间增加了300万人口,侧面印证了这座城市的友好和包容。靠出生人口自然增长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查阅家谱,我的父母这代,谱上登记有200余人,到我这代,登记在册只有80余人,到我娃这代就更少了。如果没有外来移民落户的支撑,福州人口是下降的呀。)

  但是有一条市区内部鄙视链。 会说福州官话的鼓楼土著在台江农贸市场买点小玩意,摊贩也会高看一眼,报出的价格当然也得贵一点,毕竟是看得起你,是吧?既然你从鼓楼区来,那价格就按照鼓楼区行情先报一个价再说。福州价,半半价,你们知道吧。那年代砍价得直接杀到原价格的四分之一哈。

  是滴,别说八里不同音,就算是鼓楼区和台江区只隔一条街,福州话在用词上也会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比如描述别人母亲,鼓楼区的土著不会使用“伊乳”“丫妈”这样的俚语,而是使用“伊妈”比较正式的称谓。

  【方言】福州话听起来是什么样的_哔哩哔哩_bilibili 动画中的妹子发髻就是三把刀,该片中的福州话是鼓楼区官话

  七、市区庙宇祠堂众多,信仰的神基本是道教大佬,三清、金光圣母啥的,也有信齐天大圣的。如果你走在市内小巷,遇到红色外墙建筑,牌匾写着某某境,比如竹林境。那么这个建筑就是某个家族的宗祠。随着城市改造,宗族文化渐渐地也就瓦解了,只能从这些宗祠的雕梁画栋上依稀可见各家往日的辉煌。上小学时候,在宗祠还看过几场闽剧堂会和福州评书表演,如今红白事大多在酒店办席,闽剧和评书早就不见踪影(大部分00后福州话已经听不懂,根本没市场啦,演员们只能失业咯),宗祠除了烧香祭拜以外也兼任了麻将棋牌馆的功能。90后连麻将都不打了,福州麻将也在走向消亡,麻将都没有的话,宗祠就更加冷清了。

  八、说说吃的吧,福州有啥特色美食呢?鱼丸,肉燕好吃吗?试试同利肉燕铺子的全家福,试一碗就好了嘛?我从小就不喜欢吃肉燕,无爱。 鱼丸,马马虎虎吧,也就那样。

  我喜欢的小吃呢?是街边摊位刚出油锅没多久的三角形芋馃和海蛎饼,必须是刚出锅啊,边角炸的酥脆金黄的才好吃。 海蛎饼倒是街上还能买到,三十年过去,海蛎饼从1元涨价到5元了,却吃不出小时候的味道,哎,也没有了等着海蛎饼出锅的那种劲头。

  最最好吃的路边摊小吃是光饼夹心雪里蕻或者夹心粉蒸五花肉,饼也必须是热的,外皮酥脆,添一勺酸甜蒜头酱浇到肉或者菜里,那才是绝世美味,小时候零花钱绝大部分都贡献给光饼夹肉了。光饼夹粉蒸肉只能偶尔能在酒店吃到了,我想骂一句“伊娘”,如今五星级酒店的饼也比小时候路边摊逊色不少,外皮不够酥脆而且没有配灵魂蒜头酱,许多酒店也只有光饼夹酒糟五花肉,光饼居然还是冷的,并不是太好吃。

  这几天路边偶尔还会遇到麦芽糖自行车摊,花生葱香馅料的手工现拔白色麦芽糖,不错不错。甚至可以和摊主用扑克比大小玩,赢了白吃,输了买单。你们应该没和摊主玩过吧。

  自行车摊还有一种叫做“o”的米糕,会出没在公园、医院这些人流涌动的门口。软糯米香甜非常有嚼劲,小心一点别太大口噎着了。小小一块称一下得一斤,不过价格比切糕良心多了。

  还有一道平民美食如今消失不见了,那就是中华鲎,切块蛋液裹起来下油锅炸。小时候随便吃的玩意,如今变成保护动物,吃不成了。好吧,鲎的血液1L可以卖10W,拿去作各种疫苗咯。

  宴席上的菜,好吃的就多了,鲟饭、三眼蟹炖白菜、豆豉蒸鳗鱼鲟龙鱼、爆炒双脆、鸡汤汆海蚌(别名西施舌,享受和西施KISS的美妙)、福州酸辣汤、椒盐八宝饭、炒糕(主料是地瓜粉)、卤味猪舌这几样是我的最爱。 至于龙虾九节虾琵琶虾、象拔蚌、三文鱼、鲍鱼、海参、鱼翅、佛跳墙、荔枝肉、鳕鱼排、福建老酒炖羊肉这些,都爬开吧,它们并不算非常好吃呀。

  豆豉蒸鲟龙鱼你们一定要试试,石斑鱼金枪鱼都不如这个美味,真的没骗你们。甜品中的炒糕也是不容易吃到,如果你们遇到,要留着肚子给它。

  闽菜的灵魂辅料是福建老酒,佛跳墙如果少了福建老酒那绝对不行哈,全酒炖蛏,老酒炖鸡炖羊肉那是必须的。甚至炒海鲜炒面炒白馃炒福州菜心,出锅时候必定会用老酒炝锅激活香味。

  水果嘛,荔枝、龙眼成熟的季节可以当饭吃,现采的就是比超市卖的好吃。还有吸饱汽车尾气的路边芒果,你要是不嫌弃,可以去捡掉下来没摔裂的,保证比打了催大药的超市芒果更有芒果味。至于橄榄,那是小时候实在馋才偶尔去树边采一挂做零食,不好吃不好吃,还有木瓜 无花果,它们味道好怪啊,一股青草味,难以下嘴。

  九、福州的隐藏资源介绍一下,刷题宝地听过吧。 福州土著不怎么鸡娃的,不会逼着娃补课刷题,为啥这么佛系呢?因为不会读书不要紧的嘛,大不了去美国日本洗盘子咯,化身变龙洗十年盘子再回福州过虫虫生活(出闽化龙,归闽为虫哈,小时候姑妈经常责怪我是定虫,懒呗)。

  福州人的优势是学日语贼快,比如时间、军舰、世界这些词汇,分明就是福州话呀,日语也没有翘舌音而且发音模式和福州话简直一样,爽歪歪。如果你要教一个日本人说“福建”,那个日本人多半会说成“胡建”,因为日语中也没有F这个音。至于英语嘛,义务教育已经在教了嘛,问题不大。

  福建高考分数线偏低是有原因的哈,这也导致了大量的高考移民涌入福州,推高房价不能只怪华侨和八县土豪老板们。刷题也得找个风水宝地哈,欢迎来福州刷题。

  十、偏门旅游景点推荐:

  1、地铁上藤站下车,步行路线从乐群路开始、经过槐荫里、保罗克洛代尔故居、石厝教堂、终点到达旧美领馆。最好是天气不太热的下午五点钟去,不要错过路上的“某庐”“某园”这些建筑哈。这一路上的风景,才算是福州海派文化嘛。

  2、地铁树兜站下车,目标-温泉博物馆。啊哈!木屐、竹躺椅,石砌汤池,熟悉又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儿童时。当然,你想泡温泉也是可以的,自行美团下单吧。

  年薪30以内的话完全不考虑福州

  我们福建人,除了中大奖和转院,一般我们不去福州!

  作为一个福州本地人,我来说说我的理解。

  福州的房价和房租高到吓人,消费也一点不低。

  但是,福州的工资是真的低。

  在福州,能月入上万都已经是精英人才了(我说的是纯工资收入)。

  但是,我一个表哥光靠收房租一个月3万多。

  我感觉福州这个城市是个打工人大坑,甭管你是哪的,你会什么。只要你是打工人,来福州都得被狠狠吸血。

  工作被老板吸血,租房子被房东吸血,出去随便买点什么被商家吸血。

  唯一称得上良心的,我觉得可能只有公交地铁了吧。

  福州的老百姓,你说友善吧,确实挺友善的,但友善不妨碍吸血啊,只不过是不直接吸你的血而已,而是间接的。

  我认识不少外地来福州的,说来很多是高材生,高收入。我的工资连人家一半都不到。

  但他们扣完房租水电,还有其他硬性消费之后,手头剩下的钱竟然还没我的多。

  你说这吸血严重不严重?

上一篇:海口语文高级教师评析中考作文:有三个鲜明特点可让学生充分发挥
下一篇:经典的五本架空历史全本小说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