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吃5元泡面,给女儿点58元套餐你富养孩子的打开方式又错了!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4-20
手机版

前些天,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妈妈要给儿子买一双1299元的鞋,和老公发生了争吵。
月收入8000,除去房贷3000、养车2000,剩下的生活费3000,丈夫认为妻子给孩子买一双1299的鞋没有考虑到家庭实际情况。
可妻子却觉得:再穷也不能穷孩子,要买就要买最好的!
有的网友表示不理解也没有必要:
“两万一月生活费我都不舍得给孩子买这么贵的鞋子,其实是没必要啊!”
“这不是爱,是骄纵,孩子不会知道1299元的衣服和299元衣服的区别。”
也有的表示这样做没问题:
“做妈妈的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家里就一个孩子,如果我是这个妈妈,我也会买。”
是自己挣得太少还是给孩子配比的太多?该不该给孩子买超出预期价值的物品?为了孩子,“精致穷”有错吗?
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话题:当对孩子的“奉献”超出了实际的家庭条件,拥有最好东西的孩子,会怎么样呢?
01
为娃牺牲值得吗?
关于给孩子买买买的话题,让我想到了一部英国纪录片《Are these kids spoilt?(他们被宠坏了吗)》,采访了几个英国中产家庭,他们不是富豪,家里也需要按时缴纳贷款,这些父母对孩子是这样做的:
◆ 11岁的女儿,一周的零花钱是150英镑。女儿想养一批小马,妈妈知道养马不理智,家庭的财务会有负担,但最终还是买了。
◆ 12岁的女孩是个包包控,目前有50个包包,最贵的一个价值高达3000英镑(约26800人民币)。
◆ 10岁男孩,由于父母离异,有多个爹妈,所以零花钱翻倍,随便一掏就是100英镑。
◆ 随便拎出一双鞋就近百英镑,很多都没有穿过。这些不菲的鞋,需要妈妈身兼三份工作才能负担起。工作包括保洁员、钟点工、清洁工……
有的妈妈习惯把钱作为奖励给孩子;有的是想弥补孩子没有兄弟姐妹的遗憾;也有的是因为自己贫困的原生家庭,不想让孩子重蹈覆辙……
虽然大家为孩子花钱的原因不同,但都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因为爱,妈妈把给自己买包包、护肤品的钱,变成了孩子的高档玩具、名牌服饰……
片中的妈妈们看上去素面朝天,可她们的孩子却一身名牌。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吗?
答案是:大多数孩子是不理解的,片中没有一名孩子把父母送自己礼物这件事当作是爱,他们认为,父母为自己花钱这是应该的。
“我又没有强迫你买。”
“我努力练琴了,给我花很多钱是应该的。”
这些超出实际家庭条件来富养的孩子,TA们的独立人格并不会因为金钱做后盾变得更坚实,而是变得被宠坏了。
02
『穷家富养』
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有一种现象是不能忽视的:很多家庭正在向子女提供超负荷的物质供养,并且剥夺了孩子正常的吃苦历练。
我有位闺蜜就是这样做的,她的家庭给孩子投入的钱30%是绘本、益智玩具、早教班培训班,剩下的是鳕鱼、水果、牛排、还有顶级品质的衣服,她从不会觉得给孩子砸这么多钱过分,但实际上,每个月除开孩子的花销和家庭日常所需,留给自己的钱寥寥无几。
年底的购物节很多,双十一、双十二、年货节,闺蜜又透支了一波买了很多在常人看来没有必要的东西,但她说:“我尽可能地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让他可以有高于目前阶层的阅历,我自己吃点苦没有关系,一切为了孩子好。”
养孩子舍得下“血本”,按照自己可以承受的最高标准或超标准给孩子提供所需的东西。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句话是一个很大的谎言。
多年前有个很轰动的新闻,16岁女孩杨丽娟为追星辍学,父母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把家里的所有财产掏空,还到处欠了不少外债,到后面没有金钱支持女儿追星时,父亲选择了卖肾。最后,父亲实在支撑不下去,选择了跳海才唤醒沉迷追星的女儿。
后来,女孩长大后说:“就是忽略了家人的感受,他们为我背负太多......”
类似的悲剧还有很多:2018年8月,12岁的小州玩游戏充值近10万元,花光了爷爷的救命钱;2019年5月,康先生一家带着9岁的儿子外出聚餐,几个小时儿子就在抖音打赏了5万元……
超负荷的爱的带来的后果,孩子通常是承受不起的。没有吃过也不能吃苦的孩子,因为没有尝试过“汗滴禾下土”的辛苦,很多孩子都不知道“盘中餐”来得有多辛苦。
那些最不求回报的父母,原本单纯地希望孩子可以幸福快乐一点,但结果大概率是让人失望的。
03
别对孩子使用“精致穷”
“精致穷”这一词,最初代表着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即使赚得不多,也不能放弃对精致生活的向往。很多人也把这一思想运用到了孩子身上,想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而牺牲了自己,并自认为这是一种无私爱的表现。
前两天我看到一则新闻“妈妈吃5元泡面,女儿却吃58元套餐”,事情发生在高速服务区内,妈妈自己吃一口泡面就喂女儿一口饭,可女儿并没有意识到妈妈的贴心,一直在玩手机。
评论区很少有人被这一幕感动到,虽然这是一种母爱的体现,但这之间都该有一个度,不能无限度娇惯孩子。有很多像“杨丽娟追星”的悲剧,都是因为对孩子的金钱教育没有到位。
有智慧的父母,会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影响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记得有条“郑州小学生攒钱给爸爸治脱发”的新闻,深深地暖到了我:
儿子因为爸爸稀少的头发,被同学说显得老,十分心疼爸爸。于是决定攒钱帮爸爸治疗脱发,并说:“近期不要零花钱,把钱省下来给爸爸买生发仪。”
妈妈引导儿子写下保证书,2年内不会主动提要零食和玩具。妈妈解释说,这不是故意要刁难孩子,而是想让他知道“金钱与付出的关系”。
比起钱带来的享受,实现自己的愿望,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才是正确的做法。
孩子在刚接触到金钱时,硬币、纸币、银行卡里的余额,对TA来说都是抽象的概念。与其告诉TA金钱是多么的珍贵,不如告诉TA,需要花费多长的工作时间。
比如一个汉堡套餐,需要父母1个小时的代价;
一个新出的高级玩具,大概需要父母工作1个星期;
……
只有真正体会到东西的来之不易,才能知晓随意挥霍的愚蠢。
金钱会流失,“精致”也会泯灭,但我们要教会孩子的是:不以华服加身而骄傲,不以平服朴实而羞赧。
那些懂得金钱真谛的孩子,未来都不会差。

上一篇:樊锦诗:为守护莫高窟,深居大漠57年, 81岁获2000万奖金
下一篇:“我是处女,咋可能怀孕”,18岁女学生求医,医生这是完璧怀珠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