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旋律作品与年轻人“双向奔赴”
3月26日,演员姚晨(左一)和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在表演《偶戏情牵》。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3月24日至26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在福州举办。为期三天的时间里,“文艺之光铸青春之魂——电视精品创作论坛”、电视艺术家高校面对面、大学生原创作品展映、“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表示:“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在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这个舞台上放飞艺术梦想、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美誉度不断提高、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实主义作品给予青年人前进力量
小人物的真情实感反映了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片单中,一批主流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公益广告、动画片作品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这些作品陪伴他们走过求学路上的每一天,给予青年人前进的动力与力量。
电视剧《大考》用温暖现实主义的笔触描摹了一场艰难的高考,一场所有人的“大考”让青年学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温情;《超越》中传递的体育精神让年轻观众为之动容;《县委大院》中基层干部群像,呈现了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幸福到万家》见证了我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法治建设新风貌的诞生。
《幸福到万家》播出期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王泳建在追剧的同时还不忘给同学安利这部作品。他说:“《幸福到万家》折射出了乡村振兴政策所带来的新变化,年轻人也正成为农村法治建设和乡风建设的新兴推动力。”这些影视作品以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给予了青年人拼搏奋进的力量,以青春之态告诉青年人“奋斗者”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
在观影中与理想相遇
在此次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电视精品创作论坛以“主题发言、圆桌论坛”的形式与现场大学生展开思想碰撞与创作交流,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创新的思路和理念。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在致辞中表示,“精品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影视高素养:应多借鉴影视精品,守正创新、博采众长。大学生朋友们应当把大学生电视节每一届所选评出来的反映时代风貌、彰显家国情怀、观照人文情感的优秀影视精品看完,在海量的观影过程充分汲取创作养分。精品创作需要辛勤耕耘,要把精品创作修炼成日常,修炼成一种生活方式。”
《特战荣耀》《警察荣誉》等一批反映当代英雄群像的电视剧出现在了“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名单上,年轻观众对这类主旋律作品很“上头”。热血的英雄群像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正向价值的引领作用,也让他们在这类影视作品中与理想相遇,和未来对话。
不少大学生观众都纷纷感叹,主流影视作品越来越好看了,其叙事不再单一寡淡,而是饱满多元。当下,主旋律创作正在不断地拓宽叙事的边界,不断地创新故事的表达方式。
在此次大学生电视节上,在年轻观众与主创之间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知主旋律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山河锦绣》制片人杜伟介绍,“主旋律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要塑造丰满立体的典型人物,拉近与年轻人的心理距离;其次细节要足够真实,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最后叙事角度要聚焦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中来”。
电视节为青年群体搭起成才舞台
“大学生欣赏、大学生创作、大学生参与”是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的一贯特色。3月25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在众多精品文艺创作者的引领与感召下,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借助这一广阔的舞台展示着各自新颖别致的提案作品。
据悉,本届大学生电视节共收到全国上百所高校大学生报送的近2000部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洋溢着青年的创新活力。其中,《云端行者》《纳西吾木》等39部大学生原创影像作品,《冬奥有我,奋进青春》《坚守初心 坚定信仰 永远在路上的乌兰牧骑》等10部大学生主题演讲作品被评为最佳作品。部分作品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期间,通过展映与大学生朋友见面。
“我们选取素材时,聚焦到了《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和陈乔年,还有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战斗口号的陈祥榕烈士,他们的青春点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握住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青春之名奋进》主题演讲作品的作者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陈斐、林雅森,她们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活动期间,“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作品在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了提案路演,从所征集的100余部作品中评选出的《草莓海》《传道授业》《万仕大吉》等5部作品的创作团队,在现场与专家评审、大学生观众进行了沟通交流。《草莓海》编剧江承超在采访中表示,“我想把当代青年的真实故事和精神风貌传递到观众面前,他们正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
大学生电视节是电视人的节日,更是大学生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怡霖看来,“大学生电视节与青年之间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平台,我们在这里欣赏到了众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视艺术精品佳作,大学生也通过大视节向社会展示自己创作的影像作品,用镜头展现校园生活、展示多彩社会”。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陈秋芩)
上一篇:原创安阳师范学院2023年—2023年本省专业录取分、位次,请收藏
下一篇:新加坡国务资政尚达曼:长期宽松货币政策会有后果,绿色转型和老龄化需财政加大投入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
- 打通通关“最后一公里”,青岛海关助力即墨服装产业发展擦亮“针织名城”名片
- 「人社日课·10月20日」试用期未签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成立吗?
- 还没入学就做课题?大工这波操作很有“未来感”!
- 宜都荣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 海报时评丨口碑是“好客山东”最好的名片
-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喜看豫东好“枫”景——商丘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 “以每一位学生成长为中心”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电商赋能开启“数智新时代” 数字化平台从业者达2.4亿人
- 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发布 相关产业链迎重大发展机遇
- 上海宝山180米、150米超高层项目已开工,轨交江杨南路站将建地铁TOD
- 做细做实“三个强化” 提升老干部归属感、幸福感、使命感
- 68所网络教育都有什么学校 网教有什么优势
- 26岁女孩咳嗽咳痰,以为是感冒,没想到是心脏出了大问题,万分凶险!
- 湖南怀化:房企可给予备案价下浮20%优惠 公积金贷款金额提升至60万
- 自学考试考籍办理要求是什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区块链技术应用赛河北保定开赛
-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科德教育三季度净利润增58.2%,中昊芯英已成参股公司
- 紧密团
- 福建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向好 前三季度全省投资同比增长3.0%
- 上海已步入重度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553.66万人 占户籍总人口的
- 相聚医圣故里,感受仲景文化,探析交流医药零售发展新挑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是新生,也是新市民!这所大学的始业教育别样精彩
- 计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