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任复旦校长达25年,奉献一生,将学校打造为江南第一学府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3-04
手机版

校长是大学的掌舵人,在一定程度上,大学校长的性情、作风,就是一所大学特点的反映。尤其是一些重点大学的校长,其履职经历,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缩影。近段时间,我在介绍一些国内著名的大学校长,让大家通过不一样的视角,了解高校和高教。

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他在1920年到复旦任教,此后担任中文系、新闻系主任,在1952年到1977年间担任复旦大学校长,长达25年,为复旦奉献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1919年底,年仅28岁的他,回到浙江义乌老家,夜以继日地翻译《GCD宣言》。第二年,宣言中译版正式出版,为传播真理作出重大贡献,鲁迅曾称赞说,“把这本书译出来,对中国做了一件好事”。

陈校长是一个大学霸。他出身农民家庭,靠自身的勤奋、努力,上中学、上大学,还到日本留学。他毕生从事学术研究,进行语文改革,而且还不是单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在语言学、哲学、伦理学、美学、新闻学等十余个领域,都有成果。

其《修辞学发凡》一书,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被后人誉为里程碑式的著作。还著有《文法简论》、《作文法讲义》等,担任了《辞海》修订第一任总主编。

陈校长在复旦任职期间,非常重视学风建设,强调“在好的学风下面可以成长成材”。1963年,他专门向全校师生作了学风问题的报告,动员全校所有人参与学风的建设。这场报告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复旦优良学风的建立。重视学风,我认为这对我们今天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陈校长特别重视科学研究工作。他认为,一个学校不发展科学研究,教学就上不去,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就会成为空话。他曾号召教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并要去要有创新创造,“不能把别人的东西翻来覆去地讲”。

从1954年开始,推动复旦在每年的校庆节,举办科学报告会,通过这种形式,检验师生一年来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讨论,效果非常好,在陈校长之后,还一直在继续举办。

1952年,复旦进行院系调整,陈校长亲自到火车站将一些名教授接到复旦来工作。使得复旦能够在当时云集一大批全国知名教授和学者,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数学界巨擘苏步青,也是历史的巧合吧,苏步青在陈望道之后接任复旦大学校长。

只有大师丰满,才能代有才人出。当年复旦涌现的一大批杰出青年,后来都成为各领域的人才。比如谷超豪、金沖、杨福家、蒋孔阳,等等。

在院系调整中,复旦新闻系面临停办,陈校长知道后,多次专程去北京找领导,最后有最高领导指示,复旦新闻系才得以保留下来,成为全国高校新闻院系中历史最悠久的。

曾有复旦校友评价陈校长,“毕其一生,将复旦打造为江南第一学府”。

在院系调整后,复旦成为当时数量不多的综合性大学,总体上说,加强了基础学科的实力,成为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教育研究的全国重镇,奠定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格局。从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复旦培养的学生中有70余人成为两院院士,在全国高校中都属领先。

在QS2020世界大学排名中列全球第34位、国内第3位;在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国内第6位;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学排行中,位居全球第109位、国内第5位。

据复旦官方介绍,截至到2019年,ESI世界前1%的学科领域已有19个,入选数量并列内地高校第2名。在QS世界学科排名中,10个学科位列世界前100,总量在国内排名第三。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5个学科获评A+,参评的学科中60%以上获评A类学科。

根据其双一流建设方案,到今年,将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到本世纪中叶,跃升顶尖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参考资料:《“真理的味道非常甜”丨陈望道老校长的11个“一”》

上一篇:25岁海归女孩自杀离世,遗书中透露:家境优渥却活得像条狗
下一篇:女人25岁生二胎和35岁生二胎有什么区别,网友表示差别很明显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