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金量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介绍整理!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1-20
手机版

  一.挑战杯:大学生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俗称大挑)

  举办方: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所含项目:

  1.“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历史起源: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竞赛方式: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历史起源:“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起源于天津大学首创的“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成功举办,至今由全国各高校争相举办。

  竞赛的宗旨: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竞赛的目的: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竞赛的方式: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聘请专家评定出具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和创新意义的优秀作品,给予奖励;组织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展览、转让活动。

  注意事项: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它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评价: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比赛时间:

  每两年举办一次。

  

  二.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称“互联网+”大赛)

  举办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

  比赛方式:线上线下融合比赛;线下比赛;会评比赛。

  历史渊源:第一届以“‘互联网+’”成就梦想,创新创业开辟未来”为主题,在吉林大学成功举办,参赛项目主要包括“互联网+”传统产业、“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公共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四种类型。首届“互联网+”大赛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基础上,按照组委会配额择优遴选项目进入全国决赛。全国共产生300个团队入围全国总决赛,其中创意组100个团队,实践组200个团队。大赛共吸引了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878所高校的57253支团队报名参加,提交项目作品36508个,参与学生超过20万人,带动全国上百万大学生投入创新创业活动冠军项目是哈尔滨工程大学项目“点触云安全系统”。

  奖项设置:

  高教主赛道:中国大陆参赛项目设金奖50个、银奖100个、铜奖450个,中国港澳台地区参赛项目设金奖5个、银奖15个、铜奖另定,国际参赛项目设金奖40个,银奖60个,铜奖300个。另设最佳带动就业奖、最佳创意奖、最具商业价值奖、最具人气奖各1个;设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与职教赛道合并计算)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金奖15个、银奖45个、铜奖140个。设“乡村振兴奖”“社区治理奖”“逐梦小康奖”等单项奖若干。设“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高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8个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职教赛道:设金奖15个、银奖45个、铜奖140个。设院校集体奖20个、省市优秀组织奖10个(与高教主赛道合并计算),优秀创新创业导师若干名。

  萌芽赛道:设创新潜力奖20 个和单项奖若干个。

  

  三:创青春:“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历史渊源:创青春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简称,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改革提升。为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

  举办时间:每两年举办一次。

  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湖北省人民政府

  支持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共青团湖北省委、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赛事分类: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商业计划书评审、现场答辩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创业实践挑战赛。创业实践挑战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或毕业未满5年的高校毕业生,且已投入实际创业3个月以上,以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公益创业赛。公益创业赛面向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以创办非盈利性质社会组织的计划和实践等作为参赛项目的主要评价内容。

  MBA专项赛:组织形式由赛事承办方会同部分高校发起,组织和邀请国内设有MBA专业的各高校参加。参赛对象为就读于MBA专业的在校学生。参赛形式为通过申报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及创业领域不限,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参加该项赛事。参赛名额为每所高校只能组成1支团队参赛。

  移动互联网创业专项赛:组织形式为由赛事承办方直接面向国内各高校开展。参赛对象为高校在校学生。参赛形式为通过提交基于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项目计划书(是否已投入创业不限,鼓励申报已创立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的项目,申报不区分具体组别)或APP应用程序等移动互联网作品说明书参赛。参赛名额为每所高校最多可申报3项。

  大赛吉祥物:吉祥物名为“创创”。

  

  四.三创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 创意 创业”挑战赛

  举办方: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商务部信息化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团中央学生工作部等部委的指导下进行,也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支持和热烈响应。

  竞赛宗旨:营造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实训、实战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发现一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优质院校,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 能力的骨干教师,建设一批产学研结合的实训基地,创新一批高校与企业合作的互动机制,努力推进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断完善。

  参赛对象:全国高校(含港澳台地区)的大学生

  竞赛目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纪团队协同实战精神

  

上一篇:198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和工农兵大学生统一定级为56元
下一篇:“我向往中国,我想到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读研”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