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园长修炼记41:区角游戏活动正确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1、进去游戏时要保持安静,会正确搬小椅子,并放在指定位置。

这一要求其实融会了生活常规的许多内容,就像刚才前面讲到的“集体活动”中搬椅子的儿歌,策略都非常适用于区角游戏当中。

如《收玩具》歌曲:

歌词:收玩具,收玩具,大家一起收玩具(可重复两遍)

2、幼儿自选区域,持进出卡牌游戏

良好进出区域的常规是循序渐进形成的。区角游戏活动时幼儿自主选择的活动,游戏虽自主了,但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散漫等不好的习惯也养成了,教师的管理与指导也困难了,那如何才能既体现自主,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从而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区域进出卡或图示暗示的作用,帮助幼儿有序地进入区域活动。一般每个区域人数不超过5人,入口处设立相应的进区标志。

3、游戏操作时不随便走动、不违规乱串区、不争抢材料和区域

墙上的暗示——规范孩子的行为,解放孩子空间的无言之师。我们让中大班的孩子们自己设计有形的图示,引导他们模仿交通标志的样子,设计属于自己的区域图示。“不争抢玩具”、“不在教室内跑动”“轮流游戏”等等生动形象,浅显易懂的图示,更贴近了孩子的生活和实际。

4、游戏时要爱护操作材料,轻拿轻放

由于区域材料所具有的教育价值需通过幼儿一定的操作来实现,因此我们在区域提供新的材料时,更精心地设计生动、形象的操作提示图示引导孩子进行活动。如在科学区中,探索颜色的变化时,在操作用的瓶子上贴上“小心摔倒”的图示提醒幼儿在操作中注意拿稳器皿,注意卫生;如在手工区,在小框上贴着“纸屑回家”的图示提醒幼儿不乱丢纸屑,将纸屑放入小框收集。这类操作规则具体形象,幼儿易懂,具有启发性。我们让幼儿自己创造新的规则,通过自己的画表示并张贴出来,让幼儿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评价确立新的规则等等,其效果更是不同于一般。

5、游戏时听到指令信号结束游戏,要将进出卡牌放在相应区域内

小班一般上学期老师是帮助收整材料,利用游戏形式教育孩子把玩具送回家,摆放整齐;小班下学期可以适当在每个区域留下1—2名能力强的孩子,协助老师收整材料,让这些孩子能够在今后的活动中,可以带动其他孩子完成收整玩具的任务,初步建立责任意识。

中大班采用跳动地音符提醒幼儿收拾材料。区域活动时幼儿比较分散,教师不可能各个区域去说一遍“收起来了”,这并不是一个科学的办法。于是我们以钢琴的上下行音阶来提示幼儿“时间到了,收起来了”。幼儿听到这个声音就会自觉地收拾材料,不会无动于衷。另外,有的班还采取了放固定音乐来收整游戏材料的方法。

6、游戏结束后要将游戏材料物归原处,并收拾整齐

幼儿在自由操作学习材料的过程中,也要求幼儿对环境的外部的适应。如果经常维护环境的整洁和秩序,每样东西都有其固定的位置,工作中必须小心地使用,注意不损坏,操作完收拾整齐放回原处,这样别的幼儿才可以使用。如果所需要的东西不在其位置上,就说明别人正在操作,自己要耐心等待。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对于此篇解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上一篇:昂立教育近1亿出售房产 教育机构如今日子不好过
下一篇:普及新能源车应教育先行 42%美国受访者认为纯电动车需要加油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