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习】对答案: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线上测试解析1——1-10题解析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3-01-17
手机版

  ??

  1.(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对照上面的描述,下面哪一幅是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B符合题意。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图片A是类人猿,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图片C是山顶洞人,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D图片是现代人,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2.(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2)考古学家一致认为在河姆渡遗址出图的骨耜是用来翻地的工具,上面还应该有一根木柄,根据生产常识,你认为木柄的正确安装方式是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和生活常识,骨耜是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加工而成,上端厚而窄,是柄部,下端薄而宽,是刃部。柄部凿一横孔,刃部凿两个竖孔。横孔装入木棍固定,用来翻地,A选项正确。B.C.D都不符合生产习惯,故B.C.D排除。

  3.(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3)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从以上叙述中,我们能得到的确切的历史信息是

  A.禹是法力无边的天神下凡? ??? B.禹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上古时期,黄河曾经水患严重? D.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可知,禹是采用了正确的方法疏导洪水入海,不是有法力的天神,故A排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皇帝和炎帝,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古时期,黄河曾经水患严重,故C选项正确。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排除。

  4.(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4)古书《礼记·礼运》中记载:“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做首领,……这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如今大道不再施行,天下为家……天子诸侯们的权力成了世袭的……”文中“天下为家”指的是

  A.天下出现了很多国家??? B.天下可以处处为家

  C.天下成为大家的天下??? D.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

  【答案】D

  【解析】材料中“选举贤能的人做首领”是指禅让制。“如今大道不再施行,天下为家……天子诸侯们的权力成了世袭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D正确。A.B.C选项错误。

  5.(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5)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西周青铜利簋,腹内有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此文物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西周开始的

  B.此文物可以用来研究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

  C.此文物对研究商周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D.此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最大的青铜器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故A排除。根据题干材料“西周青铜利簋,腹内有4行33字(如图),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可知,利簋里的文字是记载商周历史的,而不是记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的,故B错误,C选项正确。司母戊方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故D错误。

  6.(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6)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对此时诸侯争霸战争的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 D.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对,故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的破坏故A.B选项错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是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以“尊王攘夷”的名义争夺领导权的非正义战争,并不是为了维护周王的权威,故C错误。在春秋争霸过程中,有的诸侯被消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故D选项正确,

  7.(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7)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发布命令,摈弃汉族传统宽衣长袖的袍服,改穿短衣窄袖的少数民族服装,并教百姓骑射技术,这就是赵国“胡服骑射”的改革。武灵王批驳守旧贵族官僚:“帝王都不是承袭的,有什么礼可循?衣服、器械只要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那一套。”在提倡改穿胡服成功以后,赵武灵王接着又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不断开拓疆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知,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民族团结? B.适应战争需要

  C.学习汉族文化? D.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提倡改穿胡服成功以后,赵武灵王接着又训练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赵国不断开拓疆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结合所学知识,“胡服”是为了废除原来的宽衣长袖的袍服,改为便于骑射的短袍。“骑射”是指改变原来的作战方式,增加战争中的机动性,是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故B正确。A.C.D材料都没有体现,故排除。

  8.(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38)请你仔细观察下图,椭圆形标注里的问号应该是下面哪一句话?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无为,则无不治”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孔子讲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在政治上,孔子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孔子的思想后来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故A符合题意。“无为,则无不治”是道家的观点,故B排除。“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观点,故C排除。“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兵家的观点,故D排除。

  9.(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9)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秦始皇东巡,“上泰山,……刻所立石,其辞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同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由于石碑历经风雨沧桑,其上文字已无法辨认,后人在泰山脚下立无字碑纪念(如图),如能把秦始皇当年刻石复原,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 C.楷书? ?? D.行书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如能把秦始皇当年刻石复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在商周时期的文字,不是秦朝的文字,故A排除。战国时期,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的文字颁行全国,故如能把秦始皇当年刻石复原,石碑上的文字应该是小篆,B选项正确。曹魏时期,钟繇独创楷书书法,故C不符合题意排除。魏晋时期,开始流行行书,故D不符合题意排除。

  10.(2021·山东菏泽定陶区七年级期末卷·10)“竹帛烟销帝业虚(焚书的飞烟刚刚消散,秦帝国的基业就完了),关河空锁祖龙居(重重的山河关隘也阻挡不了秦朝灭亡的趋势了)坑灰未冷山东乱(焚书坑内的灰烬还未冷却,山东就发生动乱了),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和项羽他们从开始就根本不是读书的人啊)”——唐·章碣《焚书坑》对上面这首咏史诗理解正确的是

  A.秦始皇焚书加强了思想的统一? B.秦始皇坑儒体现了法律的残酷

  C.肯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客观作用? D.嘲讽了秦始皇焚书行径的荒谬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焚书加强了思想的统一和秦始皇坑儒体现了法律的残酷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A.B选项排除。肯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客观作用与题干材料意思相悖,故C排除。题干材料说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不但没有巩固秦朝的统治,反而加速了它的灭亡,所以这首诗是讽刺秦始皇焚书行径的荒谬,故D选项正确。

  ?

上一篇:中考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花费5万元让孩子读普高,到底值不值?
下一篇:80年代,一个懵懂少年的成长经历,青涩的美好时光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