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岁的父亲和儿子并肩赶考,父亲中了秀才,6年后,儿子中了翰林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1-03
手机版

1832年春天,在湖南省湘乡县荷塘的一户农家院子里,有一对父子要进城赶考,这一年,父亲43岁,儿子22岁,这已不是父子两人第一次手拉手、肩并肩地去考试。在这之前,父亲已经参加了16次科举考试;儿子虽然考得晚,但是,也参加了5次;可惜,父子二人同命相连,双双落榜,考了这么多年,连一个“秀才”也没有中!

这里说的父亲就是曾麟书,儿子是曾国藩!

久而久之,父子二人的科举“佳话”就在家乡传开了,“你看那曾老头,都考了16年了,也没有考中秀才,真是太笨了”、“还有他儿子,考了5次了,也没中,也是个笨蛋”,甚至还有的人嘴巴比较毒辣,连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也给骂进去了:“曾玉屏就是个泥腿子,他还想成为官宦之家,简直就是痴人做梦啊”……

总之,父子二人双双落第、屡次不中,已在当地成为了茶余饭后的谈资以及众乡亲的嘲笑对象,由此可见,曾氏父子以及曾玉屏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我们不禁要问,这对父子既然与科考无缘,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呢?

其实除了曾麟书、曾国藩父子具有坚持不懈的个人素质外,还离不开曾玉屏的支持和厚望。

曾玉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不仅没有读过书,而且他游手好闲,做事浮夸,他买了一匹好马,穿着光鲜的衣服,经常从乡下骑马赶往城里来,与一些纨绔子弟在酒楼里厮混。

有一天,他正在酒楼里喝酒,忽然看见一位老头,领着小孙子,从窗外走过,那老头远远地指着他,教育小孙子:“孙儿啊,你可别跟这个人学,他是荷塘曾家的儿子,家里根本就没有钱,还要跑到城里来饮酒作乐,我看,他们家迟早都要败在他手里。”

曾玉屏听后,心里不是滋味,本以为自己有好马、好酒、好衣服,人们就会羡慕自己,没想到在大家心目中,自己是这等货色!

于是,他牙一咬,劲一狠,来到市场上,把马给卖了,然后,步行了几十里路,回到了家里。

从此,他发誓要活出个样子给自己看!

他开始带着工人下地干活,开垦荒地,将一些不连片的梯田连在一起,大力发展种植、喂猪、养鱼等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奋斗,曾家从普通的农户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财主。

这时,曾玉屏又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他要把自己的儿子曾麟书送去读书,让他去考取功名,博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在曾玉屏看来,一个家族的真正兴旺,并不是看这个家族有多少钱,也不是看这个家族有多少地,而是看这个家族有没有当官的。

为此,他花下重金,为儿子请来了当地有名的老师教授课程,可惜,曾麟书太笨,一连考了十几次也没有中秀才。

于是,曾玉屏又把希望寄托在了长孙曾国藩身上。

为了培养他,在曾国藩5岁时,曾玉屏就安排曾麟书教曾国藩读书;到了8岁的时候,曾国藩就读完了五经;9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写八股文;14岁的时候,就开始参加科考。

曾国藩曾说:“吾曾氏由衡阳至湘乡,五六百载,曾无人与于科目秀才之列。”

用今天的话说,在五六百年间,老曾家没有出过一个中过秀才的人,曾家世世代代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细细算来,这种状况要追溯到宋朝末期了。

所以,曾玉屏不惜重金,也要供出一个秀才、举人,乃至进士,从而改变自己家族的命运,提升家族的地位。

可惜,这个长孙也是一个缺乏学习天赋的人,每次科考,都是名落孙山,最终成为了乡亲们口中的笑话。

可是,曾玉屏不管别人笑话不笑话,他定下来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他坚信人定胜天。他也相信,老曾家也会像那些书香门第似的,能够培养出举人和进士。

于是,我们可以想到,1832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曾玉屏早早起床,为儿子曾麟书和孙子曾国藩整理行装,准备考具,送他们出门,然后,用充满希望的眼神默默地注视着他们远去的背影。

可见,曾麟书和曾国藩父子肩上的担子不仅仅是一纸录取通知书而已,更多的是家族的翘首期盼和亲人的殷切重托,这份担子很重!

因此,失败了16次的曾麟书和失败了5次的曾国藩,这次是拼了命的去赶考。

当时的科考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要先通过县试,才能进入府试,进而进入院试。

这次还算顺利,父子俩纷纷通过了县试和府试,到了院试,父子俩也感觉发挥的不错,大有势在必得之意。

到了院试揭榜的那一天,父子俩急匆匆地去看榜。

结果,43岁的曾麟书榜上有名,中了个秀才,这可是曾家五六百年以来,第一个中秀才的人。

而曾国藩在榜单上一遍又一遍地找寻自己的名字,没有找到,但是,他在榜单旁边的另一个告示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来是被学台“悬牌批责”了。

什么意思呢?

“悬牌批责”就是说,每次考试完后,主考官都会拿出几篇文章作为典型,当然,这里包括正面典型和反面典型,曾国藩的文章被列为的是反面典型,理由是“文理欠通”,也就是说曾国藩的文字功底还算可以,但是道理没讲通,广大考生要引起注意。

在清朝,“文理欠通”型的文章是六等文,这也是一种很严重的批评。

在府试中,曾国藩的文章被批为“文理欠通”,并且公示在全省考生的面前,这让曾国藩感觉很没有面子,极大地刺激了他。

但是,这次“悬牌批责”也成为了曾国藩的转折点。

回到家后,家人们兴高采烈地为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道喜,又是披红挂彩,也是大摆筵席,非常热闹,但是,曾国藩直奔书房,再也不出来了。

他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么努力,还是会失败,而且,一连失败了6次?

第一,他认为自己读书太死板。从曾国藩开始读书以来,很长时间内是由他的父亲曾麟书亲自教授的,曾麟书虽然中了秀才,但是,他是坚持了17年才考中的,所以,曾麟书学习并不好,他的教育方法自然十分落后,就是给曾国藩一味地强调“死记硬背”。这种机械地教育方法限制了曾国藩的自由想象,拘泥了他的发挥空间,所以,他写的文章难有高度。

第二,文章过于拘谨,缺乏大局观。曾国藩把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的同题作文做了比较,通过逐字逐句地分析,他发现,他的文章太过拘谨,只是一味地追求局部的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带着这两个发现,他刻苦改变自己,力求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1833年,又是个科考年,曾国藩再次参加了科考。

来到考场后,他没有先动笔,而是,看着题目思考了半个钟头,在脑海中构思好了文章的整体脉络,才一股一股地书写开来,这次考试,他感觉发挥得比以往要好很多。

放榜的那一天,他早早前来观看,刚到榜单处,他忽然眼前一亮,他发现榜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即便在榜单的末尾,那也是考中了。

“曾国藩中秀才了”,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家乡,老太爷曾玉屏马上安排人挂上红灯笼,扯上红绸子,还特意在家门口搭起一座彩虹绸缎制作的龙门,整个曾家喜气洋洋,欢声笑语。

这一下老曾家确实扬眉吐气了,先是曾麟书中了秀才,后是曾国藩中了秀才,一对父子,两个秀才,在当地也传为了佳话。

但是,细细看来,这对秀才父子的前途是不一样的。

曾麟书中秀才时,已经43岁,按照这个年龄,再去考举人,已经很难很难;而曾国藩比父亲曾麟书早中了20年,还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去考举人和进士。

而且,从这一年开始,曾家的气运似乎也兴旺起来。

就在曾国藩中秀才的第二年,恰好赶上乡试,这年秋天,曾国藩又赶往长沙参加了举人考试。

考举人的竞争力自然要比考秀才的大很多,每次乡试,湖南省也就只有区区四五十人能考中,应录比大约80:1。

所以,曾国藩这次去考举人,老曾家也没有抱什么希望,谁知道,曾国藩手气大好,一考就中了湖南省第36名举人。

第一年中秀才,接着,第二年又中了举人,在当时,被称为“联捷”。

同年11月,曾国藩又兴冲冲地赶赴京城考进士,期望能够来个“三联捷”。

但是,考进士毕竟要比考举人还要难,据研究,在清代,进士占总人口的比例是0.000048%,这比万分之一的概率还要小得多。

因此,考进士不仅靠实力,还要靠运气,即使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是,缺乏运气的话,也是考不中的。比如,后来的湘军将领左宗棠,3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

无独有偶,曾国藩在京考中也败下阵来,没有考中,但是,他没有放弃。

1838年,曾国藩再次赶往京城参加会试,这一次,他成功了,一举考中了三甲进士,这已经实属不易。

但是,在清朝,最重翰林,只有考中翰林,才能有机会位极人臣,才能嗖嗖地快速提拔。而要想考翰林,就要参加“朝考”。

但是,曾国藩当时的进士是三甲进士,按照“朝考”的比例,三甲进士能考中翰林的是少之又少,几乎没有考中的机会。

可是,曾国藩不相信这些所谓的“比例”,他决定为了理想,试上一把。

结果还真令人大吃一惊,曾国藩在这次“朝考”中,竟脱颖而出,取得了一等第三名的好成绩。

他的好运气远远没有结束,在道光皇帝亲自审阅试卷时,读了曾国藩的文章,非常喜欢,当场改为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这一年,曾国藩才28虚岁。

如此年轻,就考上了翰林,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曾国藩考中翰林的消息,传到家乡后,整个湘乡都沸腾了。当初,那些先中秀才、却总是嘲笑曾国藩的“聪明人”,非但不再嘲笑他了,还都跑到曾家,向曾家人道喜;当初,与曾家没有来往的湘乡县令,也坐着八抬大轿,特意拜访曾家,与曾国藩的弟弟们称兄道弟,把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尊为“老太爷”,把曾国藩的爷爷曾玉屏尊为“老老太爷”。

一时间,湘乡曾氏由社会底层的普通农家,摇身一变,成为了集富贵、权力、名望为一体的官宦人家。

曾国藩为什么从当时的“悬牌批责”,一跃成为首屈可数的翰林呢?

从曾国藩的经历来看,他具备很多人而不具备的素质。

一是,他的内心很强大。即便6次科考失败,惨遭周围的人嘲笑,甚至还当着全省考生的面被“悬牌批责”,但是,他默默地承受了下来,不曾说过半句“放弃”,这与考了4次秀才,因为失败而放弃的洪秀全相比,不知坚强了多少倍。

二是,他更虚心,更勤奋。曾国藩考了6次秀才,都名落孙山,与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一考即中的天才相比,曾国藩是个名副其实的“菜鸟”,但是,就是因为笨,曾国藩才更虚心,更勤奋,更知道总结自己的缺陷,发现自己的弱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三是,他很踏实。曾经有个故事,说的是在曾国藩小时候,一天晚上,曾家来了一个贼,趴在了曾国藩的书房里,此时曾国藩正在背诵《岳阳楼记》,这名飞贼见小主人还没有睡,不便动手,便趴在房梁上听曾国藩背书。曾国藩一连背了十多遍,也没有背会,这时,这名飞贼跳了下来说:“你真笨啊,我听都听会了,你还不会吧”。说罢,当场给曾国藩背诵了一遍《岳阳楼记》。在困难面前,曾国藩就是凭借这种坚忍踏实,跟困难死磕到底,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

曾国藩曾经在《送郭筠仙南归序》中说:“君子……赴势甚钝,取道甚迂,德不苟成,业不苟名,艰难错迕,迟久而后进。铢而积,寸而累,既其纯熟,则圣人之徒。”

用今天的话说是,君子不走捷径,不图虚名。锱铢积累,艰难前进。君子成功也许比别人晚,但是,一旦成功,就是大成功。

曾国藩的故事有很多,他能达到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境界,就是因为他身上有过人之处。

您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曾国藩的故事,可以阅读《曾国藩传》,这本书完整地讲述了曾国藩从愤青到成功的官员,历经5次耻辱,如何不断升级、脱胎换骨的升级之道!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

1.看曾国藩以笨拙而非技巧取胜;

2.看他励志、权衡取舍;

3.看他奋斗的升级之道;

4.看他把握机会;

5.看他的为人处世;

6.看他的用人之道;

7.看他审时度势、善于进退;

8.看他的“挺”字精神。

上一篇:她是鲁迅原配夫人,老家侍奉公婆42年,丈夫巨额遗产却只给二房
下一篇:还记得36岁生44娃的非洲宝妈吗当初祈求切除子宫,现状咋样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