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骨论古,将骨论今:2022年人类骨骼考古盘点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人类骨骼考古学是一门以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手段,对人类骨骼进行形态学、解剖学、病理学、创伤学,生物学、物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方向的分析研究,探索考古学研究视角和范式下,包括人类起源与进化,古代人群的体质特征,生产和生活方式、健康和疾病状况,社会习俗、人口结构和人群变迁、遗传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主要涉及古人类学、骨骼形态学、古基因组学、古病理学、骨化学考古等多个分支方向。

  2022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地考古工作经受了重重考验,涉及现场提取、观察、采样和分析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也同样面临诸多难题,但在研究者们执着的学术热情和认真的工作态度下,本年度依旧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古代人类骨骼形态学研究、古病理研究、人骨同位素研究、古人口学研究、古DNA和分子古生物学、古人类学以及综合研究等领域。不断更新的研究技术手段和方法范式,以及不断建设的人才培养平台,为中国考古学研究提供更多视角。

  古代人类骨骼形态学

  对骨骼形态学的研究,主要进行的是颅骨形态的分析和测量以及特殊变异现象的分析,也兼有其他肢骨的研究。2022年,大量出土人骨的性别年龄数据和特征被记录和研究,包括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机场墓葬群、新疆加依墓地、新疆石河子十户窑墓群、内蒙古毛庆沟与饮牛沟墓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乃仁陶力盖遗址、沈阳孝信汉村墓地、山西大同御昌佳园墓地、鲁中南地区大汶口文化人群、陕西澄城县鲁家河西塬墓地、陕西咸阳蒲家寨墓地、浙江良渚钟家港新石器时代遗址、云南段家坪子墓地等墓地或遗址的出土人骨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记录。对于颅骨形态的研究,主要使用观察测量及统计学的结合分析,探讨当时人群形态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红山文化人群中存在大量颅骨枕部变形的情况,但通过对比牛河梁遗址和田家沟墓地出土人骨与其他同时期不同考古学文化人群的体质特征差异后,发现红山文化人群体质类型仍然属于高颅阔面的古东北类型,与古蒙古高原类型存在较大差异。

  三门峡马上石河春秋墓地人群的颅骨特征研究显示,上石河春秋墓地虢人应属于蒙古人种类别;体质特征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南亚类型最为相似,其次为东亚类型。与古代组对比,上石河组与古中原类型的仰韶合并组、马腾空组、庙底沟组关系最近。

  西安统万城遗址出土人骨的颅骨特征是以亚洲蒙古人种为主体,在形态上既存在古人种类型的差异,又表现出多种古人种类型融合的特点,另外还有个体表现出少量欧罗巴人群的性状。统万城遗址居民颅面特征的多态性与融合性,和古代人群演化的历时性特点相吻合,与统万城历史上频繁的人群往来相关,欧罗巴人种因素可能来自粟特人的影响。

  陕西周原遗址齐家村东墓地出土成人个体的颅骨研究采用了R型因子分析+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网络三种方法分析这一墓地人群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该组居民属于蒙古人种东亚类型。结合商周王朝更替的考古学背景,周原齐家村东居民应为商朝灭亡后西迁至此的殷遗民。商周两族在体质特征上存在差异:同周人相比,商人和殷遗民具有更低更宽的颅面形态。

  周原齐家村东墓地1999年出土人骨:1-4. 99ZIA1M49(男);5-8. 99ZIA1M39(男);9-12. 99ZIA1M43(女)

  周原齐家东组与古代颅骨组的系统发育网络树(男性)

  新疆哈密地区拉甫却克墓地历史时期成年人颅骨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及生物距离的方法来评估人群结构,并对哈密绿洲地带青铜时代晚期到历史时期的人群变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拉甫却克人群既有与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颅面部特征相近的个体,也有表现出东西方混合特征的个体,且从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哈密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存在连续性;而早期铁器时代到历史时期,随着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遗传贡献的增加,哈密人群体质特征发生明显变化。

  古病理学

  古病理学方面,2022年多项案例报道呈现了非常见病理,同时也有古代流行疾病的源流考证和发展历史等综合性研究。

  河南淇县宋庄东周墓地的一例殉人骨骼上的多处关键呈对称性侵蚀,疑似为类风湿关节炎表现,经X光检验显示其侵蚀病理处伴随骨质疏松,虽然无法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但是对比多种关节疾病的不同骨骼病变特征后认为,该殉人骨质病变更倾向于类风湿关节炎。

  陕西西安北沈家桥遗址中发现的女性侏儒症患者身材异常矮小,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有限。结合考古证据和历史记录,推测此人一生过着正常的生活,受到了良好的待遇。这一罕见的侏儒症病例不仅丰富了我们对北方古代中国人骨骼发育不良的认识,也表明了古代社会对残疾的人道主义态度。

  北魏时期一例14-17岁未成年骨骼个体肱骨上发现了恶性骨肿瘤,经过CT断层扫描显示其在左股骨骨干远端三分之一处发现骨生长;病变上同时存在成骨细胞和溶骨突,其最有可能的诊断结果为骨肉瘤,这个特殊案例丰富了研究者对骨肉瘤及其他恶性肿瘤在古代流行病学上的认识。

  河南宋庄遗址殉人肩肘关节的侵蚀——疑似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表现:1、2. 右侧肱骨头变形的前面观和侧面观;3、4. 右侧与左侧关节盂;5、6. 右侧与左侧肱骨远端;7. 右侧尺骨

  统万城遗址中发现了两个外耳道骨质损坏的成年个体,在使用显微CT进行扫描后发现其中一例的乳突部分变得平滑,疑似是外耳道胆脂瘤,另一个个体则体现出疑似外耳道感染,因耳部疾病在古病理学案例中相对少见,因此本案例的报道具有提供案例填补缺环的重要作用。

  统万城其中一例外耳道骨质破坏,乳突变平滑案例

  新疆沙湾加尔肯加尕遗址的一例公元前6世纪-4世纪、年龄35-45岁的个体膝关节融合术经过外观、X光和CT断层扫描显示,该个体右侧股骨和胫骨在右侧膝关节处融合,髌骨与右侧股骨外侧髁融合,研究者认为该现象可判断为膝关节强制,原因可能与骑马游牧的生活属性相关,而遭受伤害到去世前该男性个体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和护理。

  5类生业经济人群龋齿箱点图 

  对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群龋病与生业经济关系的研究,收集了48处遗址的古代人群龋病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将遗址分为南、北方采集渔猎遗址,以及旱作农业、旱稻混作农业和稻作农业遗址,分别统计每个生业模式下人群的患龋率、龋齿率。观察得出,南方狩猎采集者的龋齿患病率高于北方狩猎采集者及农业人群。而在农业人群中,旱作农业人群的龋齿患病率最高,其次是旱稻混作农业,稻作农业龋齿发病率最低,这样的差异性可能来源于不同类型的植物作物摄取对龋齿发病率有不同影响,而从时间尺度上看,新石器时代晚期龋病率的增加和社会复杂化背景下食物加工方式的改变有关。

  人骨同位素研究

  人骨的同位素研究,旨在通过人骨中所提取的骨胶原或是牙釉质中获取的羟基磷灰石,利用化学方法测定其中的碳、氮、氧、锶同位素富集含量,对应则可重建该地区人群的生业模式、饮食习惯、人群迁徙行为等。

  河北冀北山地和张家口地区的白庙遗址出土人骨的C、N同位素研究显示,其主要以粟、黍以及粟作农副产品饲养的家畜为主要食物,而畜牧业产品作为补充食物,结合其地域背景和考古学文化分析,这可能与新石器时代本地的生业传统以及该人群本身所具有的北方畜牧业为主的生计方式的一种过渡模式。

  河北张家口白庙遗址先民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散点图

  东周至汉代中国北部边疆人群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对比

  山西大同金茂府北魏墓群人骨和随葬的羊、牛骨骼的C、N同位素研究发现,人类个体的主要的植物摄入以C4类植物为主,与大同操场城北魏太官粮储遗址炭化粟的稳定同位素值进行比较分析显示,金茂府人群主要以粟类食物为生。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之间的δ13C和δ15N值无显著性差异。然而,不同性别的肋骨氮值富集程度则存在明显的差异,男性在死亡前2年-5年左右时间内的δ15N值普遍高于女性,这可能和他们的生活习惯相关。

  田螺山遗址与梁王城遗址先民的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引入了FRUITS模型软件分析两个遗址中先民的渔业资源利用。结果显示,两遗址的渔业资源在食谱中的比重都在10%-30%之间。其中,田螺山遗址淡水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0%左右,海水渔业资源在10%以下;梁王城遗址渔业资源在食谱中占5%-22%左右。但渔业资源是食谱中的组成部分,但不是主要部分,是肉食资源的补充。而比较两个遗址的模型,则发现鱼类始终作为重要的野生资源被利用,反映了人类获取野生资源水平的变化。

  田螺山与梁王城遗址先民、动物碳氮稳定同位素散点图

  FRUITS模型下田螺山遗址食谱初步分析线图

  新疆天山地区察吾呼文化人群,即和静县莫呼查汗墓地以及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的C、N稳定同位素研究显示,该地人群的植物性食物以C3类为主,其较高的氮值表明该人群摄入的动物蛋白量很大,结合考古学研究,推测该遗址居民的生计模式以放牧为主,羊等动物资源可能构成了其主要的食物来源,食谱中少量的植物性食物,尤其是C4来源食物可能来自与山谷外从事粟黍种植的人群的交换所得。

  除案例研究外,有研究者们还对现有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一定的回顾、总结和展望,例如对于锶同位素考古的几个问题的讨论,主要介绍了锶同位素的组成生物锶的来源问题,并详细分析了锶同位素研究中出现的几大问题,包括骨骼和牙本质样本的成岩污染问题、不同地区的锶同位素重叠现象、牙齿和骨骼的锶同位素混合效应和不能识别移民后代这几个方面;最后还讨论了如何识别人群来源地和去向的技术难点。而对于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群的生业生计模式的汇总与讨论也为该方向提供了结合多学科背景的宏观的研究视角,如针对拓跋鲜卑人群生计方式的总结性研究,通过历史文献记载与多个遗址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的结合,详细分析了拓跋鲜卑人群饮食和生活在时空范围变化中的不断演变,从最初的畜牧业为主到农业逐渐占据主要地位的生业模式改变,体现了该人群在南下过程中不断与当地定居人群的融合,这对中华多元统一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口学研究

  古人口学是依托于人口学视角和方法论,对遗址中发现的人骨遗存进行静态数据的收集与动态数据的估算研究,静态数据为人骨鉴定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动态数据则涉及人口规模、平均死亡寿命等。

  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曹家寨墓地清代平民的人口结构研究,结合历史与考古学背景,发现曹家寨墓地中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性个体远多于女性,二者死亡高峰都位于中年期,与人群劳动和生育行为有关。

  同时,新方法的引入让人骨材料的古人口学解释变得更为丰富,针对一批先秦时期人骨的古人口学研究,首次使用了由美国学者Jesper Boldsen等研发的“过渡分析法”(Transition Analysis,简称为TA),或称为“转换分析法”,与传统人类骨骼考古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对性别年龄估算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这一方法的最新阶段TA3被运用在针对陕西省洛川县月家庄墓地一批墓葬中,利用多种人骨标志物进行统计运算,得到的该墓地人群的年龄,与传统方向相比较而言,转换分析法所得最高寿命、平均死亡年龄高于传统方法,对于老年个体缺失这一问题的解决相对有效。

  古DNA研究

  对于古DNA与分子古生物学业界而言,2022年度重要事件是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Svante Paabo)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重要研究成果,即将DNA测序技术引入了人类进化遗传研究中,开创了古基因组学的先河,他设计实验从尼安德特人骨骼中提取出了DNA,并首次获得了已灭绝的人类“近亲”的DNA序列,通过揭示现代人类与已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遗传差异,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奠定了基础。

  陕北地区龙山时代包括石峁遗址等172例居民样本的古基因组分析显示,其与陕北本地仰韶时代晚期庙梁和五庄果墚人群的遗传联系最为紧密,体现了其遗传的连续性,而石峁人群与龙山时代同时期的陶寺人群具有最紧密的母系遗传联系,可看出石峁人群与周边人群具有广泛互动。

  包括石峁在内的13个位于陕西省北部、山西省及黄河中游地区的遗址及样本示意图

  石峁等172例人类DNA样本的遗传谱系网络图

  青海热水墓群哇沿水库遗址唐代吐蕃时期10个古代个体的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古吐蕃人的遗传结构,在证实了吐蕃人群为汉藏语系人群的基础上,也从遗传层面发现其向青藏高原东部扩散迁徙的趋势。

  新疆39个遗址中捕获的201例新疆古代人类基因组揭示了新疆5000年来的人群构成,结果显示新疆人群在不同时期分别受到欧亚大陆不同人群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遗传亚结构特征,到了历史时期则出现较强的遗传连续性,通过将考古学与遗传学深度结合,进一步展现出了新疆人群与欧亚大陆东西部其他古代人群的交流融合。

  新疆青铜-铁器时代39个遗址中的样本的遗传谱系分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及其团队发布了对DNA获取技术的技术评述,回顾了近年古DNA技术发展史和有效技术突破,并介绍了最新的DNA捕获技术,即涉及DNA或RNA“探针”从大量受污染的样本中钓取目标古DNA,该团队利用这项最新技术成功获取了30个南方古代人群基因组用以揭示东亚和东南亚人群遗传史。

  古人类学研究和新化石证据的发现

  湖北郧县人3号头骨的发现是本年度最受国内外关注的新闻。与严重变形的郧县人1号、2号头骨相比,郧县人3号头骨保存完整,其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目前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形态结构上保存了重要解剖学特征。其年代上,郧县人处于200万年前的重要演化时间节点上,为探讨东亚直立人的来源和演化模式提供了详实而关键的化石证据。该发现入选当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以及2022年世界考古十大发现。

  郧县人3号颅骨化石

  许家窑人颅骨化石的再研究利用最新的CT技术和镜像原理,将于1978年发掘的许家窑人颅骨较为完整地复原,为观测其整体的形态提供了重要的标本材料。结合颅内膜和公式法推算出许家窑人颅容量为1700cm3,为中更新世颅容量最大的古人类。

  在现代人起源理论上,随着中晚更新世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化石证据的不断增多,对原有的理论的更新成为古人类研究新的热点。在中国,随着对许家窑、许昌、华龙洞、夏河、哈尔滨等古人类化石的系统研究,研究者认为中晚更新世古人类化石形态的多样性,提示了其对现代人的贡献应各不相同,但具体的规律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与探讨。

  具有较多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共同特征的人类化石:A. 金牛山人;B. 马坝人;C. 大荔人;D. 哈尔滨人;E. 巢县人;F. 桐梓人;G. 长阳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随着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古人类化石的发现,以及分子古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对于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演化模型”和“近期非洲起源理论模型”以及“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型”的理论来源追溯更为明晰,另一方面,新化石证据的出现和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也刷新了关于现代人起源中不同人群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

  更多新材料的出现和更多精细技术的使用,使古人类中各个时空范围内的问题有了更多诠释空间。松花江人2号颅骨的人工变形研究,将颅骨的人工变形时间推迟至进万年左右。对鹿洞人股骨使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和评估其横截面结构,通过回归分析与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人类相比较,发现其时代位于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晚期之间。田园洞、招果洞、奇和洞三个地点的古人类样本的肱骨形态学研究显示,与同时代的尼安德特人相比,东亚地区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早期人类的肱骨形态的不对称性更为显著,可能与欧亚大陆技术变革有关。山东沂源直立人牙齿化石的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其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齿磨耗,可能存在人工拔牙导致的痕迹,是东亚地区更新世最早的拔牙行为记录。

  古代人群健康状况的观察研究

  针对古代人群健康的观察,除了直接的病理现象外,还包括一系列判断标准,如体质特征变化、牙齿健康,生存压力等方面。

  河南郑州青台遗址新石器时代的人群罹患龋齿个体统计分析中发现,该遗址居民患龋率高发,且两性存在差异,女性龋齿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孕期生理变化、食物选择及性别分工等有关。在解剖学部位上,该人群上颌龋齿率高于下颌,臼齿颌面龋为最容易患病部位,可能与该人群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有关,涉及旱作农业的生业模式对该疾病的影响。

  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人骨牙齿疾病研究显示,龋齿患病表明该地区人群属于农牧混合经济人群,但其牙齿前侧磨耗严重又矛盾于类似狩猎采集人群的磨耗形式,因此推测这部分人群中有并非本地人的外来移民,而黑水国本身的自然环境可能使撕咬食物需要长期用到牙齿前侧部分,也可能是当地居民喜爱偏干燥、坚硬的食物导致,由此发现特殊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新疆吐鲁番胜金店墓地中13例臼齿颊侧微磨耗形态的研究显示,该人群中年龄较大的个体摄入更高比例的植物类食物,且胜金店人群中牙齿磨耗不存在两性上的显著差异,男性摄入植物类食物的比例略高于女性,在于传统农业人群和游牧人群的对比研究中,发现胜金店墓地人群的食物结构仍以肉食类食物为主,反映其游牧业与种植业兼营的生业模式。

  古代社会的特殊习俗及其在人骨上的体现

  在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中,古代人类的社会习俗所反映在人骨上的证据,即一些特殊的行为习惯、人工变形等,同时也包括一些反映当下人群生理、心理状态的行为,一直是研究者们十分关心的现象。

  四川会理猴子洞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拔牙习俗研究,填补了西南地区拔牙习俗的案例缺失。对猴子洞遗址先民拔牙现象的观察和拔牙模式分析表明,该遗址拔牙出现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和社会等级差异,但拔牙行为与年龄密切相关,应是成年的标志。该地区拔牙习俗与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群拔牙模式基本相同,但也同时受到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天津蓟州区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缠足女性的足骨形变现象采取了量化的方法,将全部女性个体的足骨变形方式、程度、对称性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双侧足变形呈对称分布,且缠足对于足跗骨形态有所影响,主要体现在整体尺寸的缩小和关节面的改变,经过年龄统计,这一群体缠足的开始时间可推至18岁左右,而25岁后足骨发生形变,35岁后形变更加明显。缠足行为总体而言和墓葬陪葬品的多少并无直接相关性,更可能是与社会观念相关。

  甘青地区颅骨钻孔示意图

  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颅骨钻孔的案例研究,采取了实验考古的方法,在充分观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用不同方式和不同材质工具,在猪的颅骨上进行钻孔试验,发现两个被观察的有愈合迹象的钻孔案例是出自经验丰富的熟练“医师”之手,表明史前羌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给予颅骨钻孔的技术,但为什么接受此类手术仍不得而知。

  综合性研究:总结与展望

  2022年,一些学者针对人骨考古学学科多年来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了反思和回顾。

  有学者对出土人骨性别年龄鉴定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针对髋骨形态、耳状面和牙齿磨耗等多种判断方法,进行了年龄性别判断准确性的比较,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在人类骨骼考古学的背景下,通过三维虚拟技术重建人体,包括几何距离测量、生物力学分析等不同技术的发展,对史前人类起源与演化、古代先民社会生活面貌、医疗状况、移民与迁徙以及个体生活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三维虚拟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将有助于拓展国内历史和考古等学科研究的深度。

  在医学考古学和科技考古视野下,人类骨骼考古学学科方法,包括对疾病的认识、治疗手段的研究和对整个人群体质特征的把握,分别给不同领域的问题研究提供更科学、更贴近个体本身的视角,丰富了学科内涵。

  人骨考古学出版物

  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辽宁省考古研究院编著,由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吕遵谔先生主编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考古报告,对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西南灰岩山丘的洞穴遗址1984年发现古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记录和严谨的研究。该洞穴中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等,最重要的发现为包括头骨在内的五十余件古人类化石标本,现被命名为“金牛山人”。金牛山古人类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我国东北地区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

  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侯亮亮的专著《殷土芒芒:先商文化人群的生业及迁移活动研究》从稳定同位素的视角,对豫北冀南地区多处先商文化时期遗址出土的人和动物骨骼的C、N、Sr、H同位素进行了研究,重建了当时人群的生业模式、动物饲喂方式等,讨论了相关人群的迁移活动。研究表明,先商文化时期多元化的人群迁徙过程中,先商人群对中原的生业经济和文化传统适应较快,适应性较强,这可能是先商文化充满活力的原因。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郭怡的专著《同位素视角下长三角地区先民生业模式与文明化进程》以长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诸考古学文化出土生物遗存为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介绍多种稳定同位素方法,试图探讨先民生业模式、文化发展与文明的演进。该著作运用人类骨骼考古、古DNA、动植物考古、环境考古等多种范式,对生业模式变化与文化嬗变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

  实验室人才建设与学科社会实践

  随着人骨考古学学科的不断发展,2022年人类骨骼实验室建设在各大高校和研究所不断完善,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生物人类学或生物考古学实验室不断推陈出新,引入最新技术设备对人类骨骼材料进行分析。同时,厦门大学生物人类实验室按照多学科发展思路,构建了古DNA与人类骨骼考古交叉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进化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人类学、古人类学、生物考古学、法医人类学、法医物证学和语言学,从而使研究问题聚焦在人群的起源与演化、混合和迁徙,多时空框架下人群的生业和健康等,成为该校第一批文科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中华源”考古实验室在本年度获批了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首批取得资格的实验室中唯一的考古方向实验室,其人类骨骼方向在过去一年成果丰硕。

  与此同时,人类骨骼考古结合法医人类学技术,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怀具有现实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院李海军副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接受八路军研究会“巍巍太行专项基金-让抗战烈士回家”邀请,前往抗战时期太行山根据地山西黎城孔家峧村、宽嶂村对30具八路军无名战士遗骸进行鉴定工作,实现“带抗日英雄回家”。

  李海军副教授及其团队在黎城对八路军战士遗骸进行鉴定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李法军教授及其团队,受邀去往云南省禄劝县对当年一处落水洞中发现的红军烈士遗骸进行搜寻、发掘和鉴定,最终发现了21具遗骸,目前已安葬于新修缮的烈士陵园中,魂归故里。

  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张全超教授及其团队再次来到吉林省辽源市辽源矿工陈列馆,对馆内的遇难矿工遗骸进行新一轮的防腐处理工作,该研究和保护项目自2015年起延续至今,且不断创新保护手段和研究方法。

  结语

  通过对2022年中国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的回顾,我们得以深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这一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起源和进化、古代人群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产生原理,社会习俗以及基因交流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见解。

  在充满挑战的2022年,研究者们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他们运用形态学、病理学、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最新技术,通过研究古人类骨骼,透骨见人,试图并且也成功建立了多个人群的生活方式重建,也通过更新材料和证据对本学科的理论进行完善。

  此外,一些具体的研究案例和重要发现,不仅提供了对古代人类生活的深入认识,也为理解人类文明的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相关的出版物和实验室建设,以及与法医人类学的结合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为人类骨骼考古学的学科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综上所述,2022年的人类骨骼考古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深入的认识。这些研究不仅对人类学和考古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使研究者乃至整个社会得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起源、进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以及更深入地了解文明发展的各个历史进程。未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研究和发现,为人类骨骼考古学带来更深入的认识和启示。

上一篇:国考扩招,但更卷了
下一篇:华东师范大学代蕊华:胸怀“国之大者”,锻造新时代强国之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