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首次实现本币交易,浙商的机遇在哪里?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这个10月,一则新闻频上巴西媒体头条:中国与巴西两国贸易首次实现本币交易的全流程闭环交易。

  简单来说,过去两国间做生意,特别是大额贸易,没法直接用人民币或巴西雷亚尔交易,得通过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以美元进行交易和结算。

  这在中巴贸易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意味着什么?活跃在中国与巴西间的浙商迎来了怎样的机遇? 

  为什么是巴西?

  中国与巴西经贸间的火热,能从数字中感受到:据巴西发展、商业和服务部外贸司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巴西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达到1026.18亿美元。这是巴西自1997年开始统计贸易流量数据后,与单个贸易伙伴实现的同期最高记录。

  目前,巴西是中国大豆、鸡肉等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同时,中国也是巴西重要的直接投资来源国。

  今年4月12日晚,巴西总统卢拉率大型代表团抵达中国上海,开启访华之旅。就在他访华前半个月,巴西中央银行宣布,人民币已经超过欧元,成为该国第二大国际储备货币。截至2022年底,人民币占巴西国际储备比例达到5.37%,超过欧元4.74%的比例。

  就是在这次访华中,两国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推动本币交易。

  巴西温州同乡总会会长朱轩初作为被巴西总统府邀请的华商代表,在卢拉访华之前,与总统府相关官员一并先行来华,“我们分别到了北京和上海,拜访了不同的部委办局,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多家企业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推进中巴本币交易,确认更多的细节。”

  与卢拉总统一起到访中国的,是270人大型商贸团,朱轩初注意到,商贸团中不乏巴西肉类公司和农业公司,他们普遍看好并希望深耕中国市场。

  曾担任过巴西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与MBA课程的李嘉诺告诉记者,巴西媒体、巴西商人和巴西普通民众都对中巴间的本币交易方案感到兴奋,“因为它很方便,使用本币交易并不是为了‘反对美元’,而是中国和巴西在贸易中的一种公平选择,减少了对美元的依赖。”在李嘉诺看来,中巴两国在传统贸易领域的合作已经得到加强,而本币交易更带来了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这让两国在强数字经济、5G电信、人工智能、可持续农业等关键领域的合作更加深入。

  带来哪些改变?

  对于双边贸易而言,本币结算的协议将降低贸易服务的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首次试水的是巴西埃尔多拉多纸浆公司。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公司,是巴西纸浆工业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产品约四成销往中国。今年8月,该公司接受中国厦门某进口企业采用人民币作为合同计价货币,指定中银巴西为收款行。8月26日,巴西埃尔多拉多纸浆公司43箱纸浆从巴西桑托斯港装船启程前往中国青岛港。9月,中银巴西收到进口商开立的人民币延期付款信用证,随后通知巴西埃尔多拉多纸浆公司,并完成对货运单据和信用证的审核,在9月28日为公司办理人民币信用证贴现业务,帮助出口商提前收到人民币货款。根据巴西外汇管理规定,中银巴西即时将收到的人民币直接兑换为雷亚尔入境巴西,汇入客户本地账户,实现了从货物交易的人民币计价,到资金交易的人民币结算、融资和本币直兑的全流程闭环操作。

  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出现后,朱轩初、李嘉诺以及数以万计在中国巴西间从事贸易生意的人们跃跃欲试,在他们看来,此次本币交易作为中巴贸易真正实现本币计价、结算的首例探索,是中巴贸易史上一个里程碑事件,亦必将为更多的企业采用相同的方式实现本币结算提供范例和路径。

  本币交易能节省多少成本?

  “现在民营企业间的交易还不能直接结算,不过我们在巴西做生意的华人早就算过账了,本币交易让我们不用承担汇兑损失,保守估计这笔钱能占到营业额的2%。”朱轩初说,在本币交易之前,朱轩初的公司需要在巴西国家银行将巴西雷亚尔兑换成美元,再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牌价和市价之间的差价,吃掉的都是利润。”

  除了货币兑换间的损耗,本币结算还能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汇率的变化,有时候会带来收益,有时候会带来损失。”在义乌市概伟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义乌市中巴商会会长季自林告诉记者,这样的不确定性始终是经贸公司的。

  最让季自林记忆犹新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年初的时候,1雷亚尔能换4元人民币,因为和美元汇率的变化,到了年底,1雷亚尔只能换2.4元人民币了,对我们中国的公司影响不大,但对以人民币为参考,进行美元结算的巴西公司来说,影响巨大。”季自林的客户中,一大部分因此吐回了一整年的利润,还有5家老客户因此破了产。

  浙商收获了什么?

  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浙江与巴西经贸往来密切。

  根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2022年,浙江与巴西实现贸易额1301.1亿人民币。其中,浙江省向巴西出口863.1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1%,从巴西进口438亿人民币。

  这些数字还在增长——今年1到7月,浙江省向巴西出口523.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5%,从巴西进口282.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6%。

  浙江向巴西出口的主要商品有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杀虫剂、除草剂及类似品,钢材,汽车零配件等,从巴西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铁矿砂及其精矿、纸浆、粮食、废金属等。

  一边是日益增长的双边贸易需求,另一边是本币交易协议搭好了框架,在中国与巴西经贸新阶段,浙商们的前景广阔。

  “中巴本币交易,给浙商们带来了至少三方面利好。”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教授总结道。

  首先,本币交易为浙商在巴西的市场开拓解开了政策性贸易壁垒限制,“浙商过去在开拓南美、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就是当地没有足够的美元储备,即便当地有购买大量中国商品的需求,也没有足够美元进行结算。”在肖亮看来,本币交易避开了美元外汇储备的限制。

  其次,与美元挂钩的对外贸易,受汇率变动影响很大,“特别是美元近年的多次加息,对其他货币汇率带来很大的震荡与不确定性。”这不利于浙商的对境外投资、贸易拓展。

  最后,中巴本币交易,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除此之外,沙特完成了首笔人民币贷款合作,以及完成首单液化天然气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到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付外债……这些进展折射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在肖亮看来,越来越多的国家用人民币进行国际化结算,为浙商开拓更多的海外市场带来便利,“特别是浙商进军新兴市场时,这些国家大多以资源为优势特色,可以和浙江的商品优势互补。”随着中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和开放,以及中国的中央财政状况有较为良好表现,跨境人民币使用的场景越来越多,“浙商的‘走出去’,背后有着国家信用的支撑。”

上一篇:艺术教育成人本科
下一篇:廊坊中院法官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法治副校长普法宣传活动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