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七十载 红烛照亮沂蒙山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刘伟 通讯员董玉芳 张文强 郑子鹏

  “孩子,你们可能不认得我,但你的爸爸,你的爷爷可能就是我的学生嘞……你们要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将来才能报答社会,报效祖国!”9月1日,在沂源县人民路小学,一位87岁的耄耋老人正在为同学们上《忆苦思甜心怀感恩》“开学第一课”,教育孩子们从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好好学习,发奋图强。

  看着学生们,他眼神里就自然透露出一种慈爱,地道的沂源话流淌着自信、骄傲和坚定。

  他就是沂源县实验中学原校长李振华。今年已经是他离开家乡南京扎根沂蒙老区教书育人的第70个年头了。

  “看着孩子们因为穷上不起学,我就睡不着觉……”

  “我是人民教师,不是 ‘家庭教师’。自家孩子耽误了有办法补救,老区的孩子耽误了就是一辈子,甚至几辈子的事……”

  李振华看不得山区贫穷落后,看不得孩子上不起学。“用知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为了“看不得”三个字,他用一辈子践行初心,默默耕耘。

  在韩旺中学有一尊李振华汉白玉雕像,为活着的人塑雕像,在当地还是第一次。

  “我要到最偏远的地方去”

  沂源,山连着山、水绕着水,是一个让李振华奉献一辈子的地方。

  时间回到70年前,17岁的李振华响应党中央发出的知识青年要支援革命老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号召,告别繁华的南京城,来到了山东,走进了沂蒙山区。

  那时候春节刚过,沂蒙山区下了一场大雪。初到沂源县,他谢绝了领导让他留在县城工作的好意。他说支援山区教育就要到最偏远的地方去,于是,他背起简单的行囊,迎风踏雪,步行来到了距县城50多公里的韩旺小学。

  出乎意料的贫穷落后,令李振华始料未及。当时的韩旺小学就是坐落在半山腰的一座山神庙,破洞一般的窗户,仅有的一扇门和透风撒气的四壁,地面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就是课桌和凳子。旧药瓶制的煤油灯,后墙角支起的一张旧床,不像样的泥炉子和提水用的土瓦罐,这就是李振华的教室和宿舍。呼啸的山风夹杂着声声狼嚎,令人毛骨悚然。

  “选择沂源是受到沂蒙精神感召,仅韩旺村就有8人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跟他们相比,这些困难算不了什么。”老区人民的苦成了李振华留下执教的动力。

  第一堂课时,教室里一下围拢来38名学生,最大的已是三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只有7岁。学生们听不懂他的南方话,在下面哄笑,乱作一团;乡亲们围在教室外看热闹,指手画脚。他的第一堂课失败了,这让他十分焦虑,为了练好普通话,他发电报让父亲从南京寄来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晚上,他在用药瓶自制的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夏天河里发大水,他就把全班学生一个个背过河;冬天让家里没有被子的男生与自己同铺,最多时挤下三个孩子。

  教学开始走上正轨了,吃饭却成了大难题。在家吃惯了米饭、馒头,在这里吃地瓜面和糠做的煎饼,咬不动、撕不断、咽不下。“第一次吃煎饼,我都不知道怎么吃,只能用手一点一点撕下来往嘴里送。”李振华难为情地说。

  但是这些困难都没有改变李振华的信心和热情,在老乡们的帮助下,他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想家了就捂着被子哭一场。李振华经常望着收藏的一件旧棉袄陷入回忆,这是刚到沂源时,村里大娘看他穿得单薄,亲手给他做的。“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却把鸡蛋、包子送来,给我做棉衣棉鞋,有的老乡即使自己去要饭也把孩子送来上学。”李振华说,这里渴望知识,相比那么多老区群众为革命奉献了生命,我这点苦算什么。

  李振华留了下来,同他一起来支教的45名知识青年中,只有他自己留了下来。

  “用知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

  山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落后,让李振华十分忧心。他亲身感受到乡亲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当他看到村里搞互助组却找不出一个记工分的人,只能在墙上画杠杠记数时,李振华的心被深深刺痛。一个坚定而明确的目标在他心中树立起来:把自己融入老区,宁可一辈子留在这里,也要让他们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贫穷落后的命运!

  他深知,“扶贫先扶智,治贫必治愚”。越是贫困,就越需要接受教育。

  当初的韩旺小学教育资金极度匮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李振华就地取材自制了28件形象生动的简陋教具。他制作的地球仪准确绘有五大洋、七大洲和经纬线,三球仪可以依照轨道展示日食、月食现象。他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上好每堂课。

  1955年,李振华带的第一批学生毕业了,12个学生全部考上了初中,对于当时沂源县10:1的初中录取比例来说,韩旺小学100%的升学率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乡亲们喜出望外,他们终于盼来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老师,可看着用废旧篮球内胆糊了一层层报纸的地球仪,乡亲们又不免心酸。

  寒来暑往,四序迁流。1982年秋,沂源县成立了沂源县城关二中,这是一所非常特殊的学校,说它特殊,是因为入学的学生都是其他学校的“落榜生”,而且都比较难管,平均入学成绩只有28.5分,有26人数学只考0分。因为生源差、条件差,建校之初被人们称为“后进学校”。为了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县里让李振华担任第一任校长。针对有些教师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不抱希望的思想,李振华提出:“洒向学生全是爱,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他团结带领全体师生,艰难建校、勤勉治学、严格治校。三年后,当年平均成绩只有28.5分的108名学生全部合格毕业,有88人升入高一级学校。一时间,这所“后进学校”的成绩轰动全县。

  1986年,沂源县城关二中更名为沂源县实验中学,同年,该校被评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文明单位,这也是沂源县第一个省级文明单位。直到现在,这里仍是沂源县最好的中学之一。

  70年来,李振华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刘刻福是2011年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2012年中国钓鱼岛专项巡航队指挥;学生黄宜虎是神舟八号飞船项目弹道组副指挥,参与了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

  匆匆70载,青春变苍老,种子成密林,李振华用心血和汗水、奉献和收获擦亮了几个大字——人民教师。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在写了8份入党申请书后,李振华于195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名党员就应该是一面旗帜,一面旗帜就要映红一片蓝天”,入党时,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句话。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初到沂源时,李振华连续三年没有回南京看望父母。不是他不想家、不孝顺,是因为回家的车票太贵,来回得42元,恰好是他两个月的工资。“沂蒙老区上不起学的穷孩子特别多,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孩子上学啊!”工作的第一个月,李振华就拿出工资的1/4资助了贫困学生。他说:“那时我一个月工资21元钱,10元寄给父母,6元用于日常开销,5元资助学生。”在农村工作的30年里,李振华甚至没进过一次理发店。

  那个时候,路不通、人不熟。为了掌握学生情况,他翻山越岭,走家串户访问贫困学生家庭。反复向家长说明上学的重要性,并且表明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解决费用问题。学生任纪兰姐妹,父亲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在面临辍学的困难时刻,是李振华向她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后来,姐妹俩先后考上了大学。

  1997年,李振华退休后将大半生的积蓄和获得的国务院特殊津贴全部捐给他工作过的韩旺中学、张家坡中学和沂源县实验中学,与沂源县政府一起成立了“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专门用于资助贫困生和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虽然有了基金会,但三所学校以外仍然有大量贫困生覆盖不到,65岁的李振华便萌生出“打工”的念头,他到我市一所民办学校担任起了初中部校长。在那里,李振华一干就是8年,8年后,他又将所得的50万元悉数捐出,资助了23名学生。为筹措资金,李振华甚至去捡拾废品卖钱,8年间光废品就卖了16000元。

  受李振华影响,他教过和资助过的学生中上千人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不少人也走上捐资助学的道路。

  任纪兰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李振华曾工作过的小学执教。从走上教师岗位的第一年起,任纪兰就从工资里挤出钱,资助两名贫困学生。由于工作突出,被评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山东省道德模范,任纪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许下的“长大后要成为你”的诺言。

  曾受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唐守贵,如今已是张店区师德标兵。从1995年参加工作第一个月起,他就像李振华一样资助贫困学生,26年来,他直接资助的学生有60多人,累计资金近20万元。

  在李振华的精神感召下,助人为乐、敬业奉献成为沂源县各行各业的行动标杆。目前,社会各界向“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捐款达1.2万人次,累计资金293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近8000名,奖励优秀学生和教师4000余人次。

  张文强父子都是李振华资助过的学生。他帮助张文强家重修了坍塌的房子,帮助张文强筹措结婚时的10100元彩礼。在张文强眼里,李振华的师恩已经超过了父子情,有时候情不自禁就把老师叫成了爹。

  如今,李振华每月只留下500元退休金作为生活费,其余全部捐出。70年来,他个人累计捐款152万元,资助过2400多名贫困学生。李振华几乎倾其一生所有,而自己生活却异常节俭,他不抽烟、不喝酒,甚至连茶叶都舍不得买,吃饭依然以玉米糊和南瓜菜为主,一件花16元钱买的灰蓝色衬衣已经洗得泛白、领口破损,折断底的布鞋还在脚上穿着。一辆“大金鹿”自行车骑了46年,依然戴着65年前30元买的 “钟山牌”手表,“表不太准了,每天快5分钟,我再把它拨回来。”李振华笑着说。

  李振华多次谢绝淄博市和沂源县政府奖励给他的楼房,依然然住在振兴路小学旁边一座由旧仓库改造的十来平方米的“家”里。“钱是党和人民给我的,够花就行,把钱用来资助贫困学生,圆他们的上学梦更有意义。”李振华说,“虽然我生活很清贫,但是我内心很富足,因为我尽到了一名人民教师的责任,坚守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这沉甸甸的使命,伴随了他的一生。

  “我始终舍不得我的学生”

  1965年,李振华被调到张家坡中学任教高中政治课。为更好地照顾住校生,他搬进了男生宿舍,冬天为他们盖被子,夏天给他们驱蚊虫。为了不让学生吃变质的饭菜,他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逐村到学生家里取,为生病的学生买药送水做“病号饭”。他爱生如子、无私奉献、不舍昼夜。

  1980年高考临近时,担任班主任并教着四个班政治课的李振华接到了家里发来写有“父病重,速归!”的加急电报。突如其来的电报上每个字都剜着他的心,望着电报,想到高考在即的农家子弟和那些用血汗供子女求学的学生父母,李振华犹豫再三后,决定派同样在备战高考的儿子回南京伺候老人。

  李振华对他说:“我是班主任,若是不在学校会影响全班同学冲刺高考,这些农村孩子的命运就指望高考,而你吃‘国库粮’,考不上大学还可以就业!”

  病重的父亲始终没有见到日夜思念的李振华。在儿子回南京的第五天,李振华收到“父病故”的电报。电报上寥寥数字,就像一记重锤,击打在李振华的心头,他眼前一阵发黑瘫在地上……醒来后,他步履沉重地来到学校的后山,跪向南方嚎啕大哭。“当时我不敢在学生面前露出一点情绪,生怕对他们有影响,奋斗那么多年,总得让他们好好拼一把。” 这年高考,他班里的学生特别优秀,一份份大学录取通知书翩然飞来,自己的儿子却无缘获取。

  同一年,李振华的母亲因老伴去世大受打击,突发脑血栓导致半身不遂。南京市和沂源县的教育部门都同意把他调回南京工作,但他无法割舍老区人民的情义,迈不开回家的腿。就这样,李振华再次留了下来。

  70年,他对亲人“负债”累累,却把一切奉献给了学生。他以“为孩子而留下”的诺言坚守,照亮了几代人的童年;他舍小家为大家,执着于自己的信念,一心为学生。李振华的仁心仁怀,像一支红烛永不熄灭。

  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是白发沧桑。87岁高龄的李振华虽然眼睛不再那么清亮,却更加清晰来时的方向。为老区教育献身的初心从未改变,关心下一代的脚步也没有驻足,他仍无怨无悔地默默奉献。

  在鲁山路小学,李振华登上校车,摸摸座椅下是否有扎手的螺丝,晃晃车窗是否牢固;到学校食堂与师生们谈心,了解食堂食品安全;每天早上,在振兴路小学门口和志愿者一起护送同学们过马路;给同学们上“开学第一课”。李振华组织青少年学党史、国史,通过“两史”报告,对下一代进行知国情、感党恩教育;创建“道德讲堂”和“孝德讲堂”,为年轻教师们讲述自身从教经历,勉励年轻教师以奋发有为的姿态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李振华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激励自己发挥余热。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和问题少年的转化,李振华利用省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建议、议案,参与组织有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报告会、研讨会,创办“青少年心理咨询室”“孤儿爱心心理辅导站”。积极参与“五老”志愿者服务工作,与其他老同志一起向全市万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发起“走出家门、奉献社会,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倡议,得到广大老同志的积极响应。

  李振华还担任着31个高校和部门、单位的政治辅导员、教育顾问、名誉校长和监督员等职务,先后为全国各地的党员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学校师生进行思想道德、理想信念、党史、国情、红色沂蒙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340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次。李振华无私奉献的“红烛精神”和一身正气的严格自律精神,让听过他讲座的每一个人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震撼。

  “我始终舍不得离开我的学生们,虽然换了一种方式,但是我还是和他们在一起。”李振华说。

  在半个多世纪的悠悠岁月里,李振华为老区人民献出了全部的爱,也树起了一座共产党人的丰碑。如今,这位耄耋老人已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的象征,他把一份感动、一份情怀,甚至一份敬仰,永远留在了这片曾经苦难而又深情的土地上。

  李振华的故事将永远在巍巍八百里沂蒙山传颂。

  举报/反馈

上一篇: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湖南中小学新生入学“一件事一次办”零障碍
下一篇:报考雅思要有护照吗 报考雅思需要注意什么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