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横跨七十多年的馆藏山水画展,正在山东美术馆展出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近日,“山水·时代·观看——山东美术馆馆藏山水画研究展(1951-2022)”正在山东美术馆C1-C3展厅展出。作为《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目录》入选项目,本次展览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山水画发展史视角切入,自山东美术馆馆藏中选取精品,配合新颖的展陈方式和丰富的配套活动,展现艺术家们观看山水的不同方式,带领观众感受山水百态之美。

  本次展览共展出山东美术馆馆藏作品72件,以年代、主题、风格、视角为基本分类原则,分为“山水·书斋”“山水·社会”“山水·世界”三个版块。展览作品的创作时间跨度七十余年,作者多为山东籍山水画家,亦有部分国内山水名家。展览作品具备较为广阔的宏观历史性和较为典型的地域代表性。

  第一个版块是“山水·书斋”。该版块以表现传统文人理想的“旧”山水画为主。主题上投射的往往是寄情泉林的高士情怀,多取法于古人、雅赏于书斋,风格上往往是以书入画的笔墨纵横,整体承续的是传统社会士大夫阶层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该版块的22幅作品多题以诗文,使诗、书、画相映成趣,富有抒情意境。

  第二个版块是“山水·社会”。该版块以受到“国画改造”影响,反映革命、建设现实的“新”山水画为主。主题上投射的是新中国的新气象、新风貌、新成就,多取法于时人、公之于人民,风格上则体现为“传统山水+劳动现场”的写意与写实并用,整体反映的是新社会的万众一心和激情澎湃。从社会性观看的视角,观众可以看到画家们走出书房,深入现实生活,创作表现祖国新面貌的22幅作品。

  作品《春晓》将现代化的大坝、电线杆等元素融入山水画当中,大坝上写有“农业学大寨”的标语,展现出广大人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劳动成果使环境面貌一新。

  第三个版块是“山水·世界”。该版块以百家和鸣、多元共生的现代山水画为主。展现的是中国走向世界、引领世界的文化自信与兼收并蓄,取法于古今中外、传之于五湖四海,风格上出现了“旧”山水、“新”山水和“更新”的山水并存,各类思考、技巧、形式、语言共生的风貌,整体反映了新时期的社会包容度和文化繁盛性。展出的28幅作品创作于1982年以后,作品的构成包括新文人画、实验水墨等,体现多元、现代、开放、当代的特点。

  本次展览展现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呈现新中国不同时期山东地区的艺术、社会发展成效,通过作品展示、宣传、公教、学术的一体推进,以期更好满足观众直观感受时代变迁和艺术嬗变的审美诉求;更好启迪艺术家思考社会进程与艺术创作的辩证关系,推动山东乃至更广地域山水画创作的继承、转化、创新。

  山水画这一古老的民族艺术承续因缘变迁、兼容并蓄的本体特性,在时代发展和世界文化激荡中转化与创新,立足本源、反映生活、服务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继续生成独具一格的路径、范式、样貌,继续表征和绘就中华文明的旺盛生命。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展览期间还将组织举办学术研讨会和公共教育活动,山东美术馆将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开展时间及报名方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董方舟 报道)

  举报/反馈

上一篇:四川金阳县突发自然灾害,成功搜救79人,仍有6人失联
下一篇:中小学改为“5+4”?9月1日起执行?教育部给出答复!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