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顶尖专业被警示!是该有所作为、长足发力了!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3-02-04
手机版

  

  2月14日,新一轮的“双一流”评估名单公布。随着结果揭晓,真是“几家欢乐几家忧”!有7所高校新晋成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但同时对15所高校的16个专业进行了公开警示。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双一流”结果名单——《附件2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名单》中,排在第一的、赫然在目的竟然有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

  对!没有看错!被警示学科名单的第一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

  

  诸如宁夏大学、西藏大学、广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延边大学等高校受到警示,编者觉得还能够理解、有情可原,毕竟这些高校毕竟位于边疆、经济欠发达省份嘛!

  但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受到黄牌警示,还是真有些出乎意料!

  位于首都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名牌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又是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等4方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怎么会是这样?

  

  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知名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该校的中药学竟受到了黄牌警示,这是个什么梗?

  众位都体会体会,这其中是什么意味?

  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全国中医药界唯一的211知名大学,不应该是国家中医药行业和学术界的“龙头老大”吗?

  中医药中医药!没有了“药”,“医”能独立良好发展吗?

  

  北京中医药大学拥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中医学、中药学。这2个学科,也是该校仅有的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

  那么,中药学被警示,这相当于快要失了半壁江山了呀!如果该校的中医学再不出色,这还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吗?

  在第一轮和第二轮“双一流”评估中,北京中医药大学都有3个学科上榜“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专业。

  我们要知道,大多数211大学的“一流建设学科”,也只有1个哟!诸如东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著名985高校,“一流建设学科”也只有2个呀!

  在全国除985大学之外的73所原211大学中,超过3个“一流学科”的高校只有3所,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6个)、华中农业大学(5个)、北京科技大学(4个);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同样有3个“一流学科”的211大学也只有5所: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新疆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不用多说,国家和全社会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寄予了重望哇!

  有人认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受到黄牌警示,是因为该校的3个“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药学,前2个的学科评估都是A+、而中药学只是B+的缘故。

  这种解释看似有道理,实则牵强、片面、偏颇,并未揭露问题的实质。

  学科评估是A+,就一定可以评为“一流建设学科”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统计,除清华、北大外,至少还有30余个A+学科,并没有被评定为本轮双一流评估中的“一流建设学科”;

  这其中,也包括诸如复旦大学的理论经济学、西安交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处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护理学等知名重点高校的顶尖专业。

  相反,有部分高校的相关专业是B档甚至是C档,也在本轮的“双一流”评估中被评为了“一流建设学科”。

  这一类情况,就不举具体例子啦,免得被认为歧视而引来非议。各位网友可以自行到网上搜索哦!

  

  具体就中药学专业而言,2017年学科评估被评为A+并且排名第一的,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同为A+,排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之前)

  但很遗憾,本轮“双一流”评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并没有入选“一流建设学科”!

  也就是说,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的结果,应该顶多是本轮”双一流“评估中的重要的参考因素,但并不是决定因素。

  “双一流”评估,是国家顶级层面的教育布局战略工程,是综合因素、多方面衡量的结果。

  而对于高校而言,“双一流”不仅是荣誉,是发展机遇,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比如我们的传统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药学这3个专业,在上一轮和本轮“双一流”评估中,仍然没有变化,有6所中医药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学科”高校,具体情况如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中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我们从上面的列表可以看到,在中医药行业和学术界,从国家层面上说,还是非常看重北京中医药大学的!

  仅从一点上比较,就可以感觉到,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中药学这3个专业,其实学科评估都是A+!

  但是,本轮学科评估中,上海中医药大学只被评定了2个“一流建设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那么,对比而言,北京中医药大学就应该好好想一想啦!——

  曾经给你评定3个“一流建设学科”,即使你有的的学科评估是B档,这不仅有对曾经你作为211著名高校、“行业龙头”高校的尊重,有对现在成绩的某种肯定,更多是对以后的一份希望、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说白了,就是曾经信任你呗!

  即使你的能力在某些方面差一点,但相信你能够做好,不仅自己能够优秀,而且相信你更能够有社会责任,有历史担当!这种信任,更是一种沉甸甸的期许和希望!

  现在,公布了《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排在第一名,并明言“被警示的学科应加强整改,2023年接受再评价,届时未通过的,将调出建设范围。”

  这就是一种态度!这不仅是一种不看情面的警告,是一种责成,其中更有一种丰富的意味和内涵。

  给予了荣誉和发展机遇,就要珍惜和努力抓住!要不断开拓创新、有所作为,不可止步不前、躺着功劳簿上睡大觉!否则受警示、丢人现眼还是其次的,重的还有挨板子、挨责惩!

  这还是次要的。

  

  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全球疫情继续弥漫、蔓延的情况下,作为医药类大学的“排头兵”,更应该积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这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

  尤其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全球政治经济博弈中,在当前全球疫情背景下,北京中医药大学作为中医药学术和行业的“龙头老大”,更应该奋勇而起,有所作为!

  不仅要为我国的抗疫工作竭尽才智,更要看到民族崛起、全球抗疫大局。

  全球抗疫,不仅是应该弘扬一种“生命至上”的医学信仰,更是全球一致抗疫、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绝佳时机!

  

  全球抗疫,不能没有中医中药!

  希望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内的中国中医药高校群体,能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以彰显民族自信,以取得更多的全球话语权!

  这样,中国才会更加从容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华百年复兴、民族真正崛起才会更加顺理成章!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说是不是这样呢?

  好啦,各位亲爱的小朋友们,东拉西扯写了这么多,感谢你的阅读呀!

  那么,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就到这里喽!若有不同的想法、意见,欢迎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在下方评论区进行留言、发表意见哟!

  

  (原创不易,欢迎点评,谢谢关注!以上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

上一篇:关于雪的历史故事,你知道吗?
下一篇:保研信息|202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通知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