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目的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0-03-19
手机版

教育目的是用来达到预期结果的,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教育目的的作用广泛: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价值确定、规范标准、目标引导三种方式)。教育目的的结构又包含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两大方面。

谈及我国高等教育,我们对其方针、目的培养目标进行解读。教育方针指的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况。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内容一般包含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核心和基本内容);教育目标实施的途径。而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目的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具体落实,集中反映了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最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


1999年,我国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素质教育的内涵包含: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其意义深远: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六大举措:改变教育观念;转变学生观;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一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黄山学前教育困难家庭资助实施细则:不低于800元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