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农民的奢侈品? 搜狐财经聚焦第139期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0-02-06
手机版

  尽管有学者质疑,但事实上,相当部分地区的教育已经产业化了。

  据报载,国内有一位市长曾表示,对高中阶段教育,今后政府不仅要“断奶”,而且要让学校创收,向财政上交;湖北省某县对外出售和出租近700所中小学校;重庆市巴南区一品镇中学为完成镇政府下达的“收入任务”47.06万元,不得已向学生乱收费。2003年11月,学校向镇政府交了几十万元后,就再也没钱交了,镇政府于是停了学校去年12月至现在的办公经费。

  据统计,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从2000年到2002年,分别达到2.79%、3.19%和3.3%,但仍远低于世界4.2%的平均水平。2004年1月6日,教育部长周济在分析乱收费问题屡禁不止的原因时,将教育投入不足列为首要原因。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教授表示,大学生个人缴费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的做法还会继续。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方向,也是弥补社会教育投入不足的有效方式。但同时一定要做好与之配套的各项资助和扶助措施,否则将会损害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机会,影响社会公正。从长远来说,对全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不利。

  另外,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个关于教育成本的误区,以为学校的开支越大,教育质量就越高。这往往导致学校有做大成本的动机。

  

  width="196" height="166" border="1">

  因此,迫切需要设计出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遏止相关部门乱收费。价格听证的方式有助于提高收费标准制订过程的透明度,保证学生和家长的知情权。对于学校巧立名目的乱收费必须整顿治理。

  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郭笑文指出,教育是特种产业,不能完全产业化。解决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的矛盾,当务之急是要界定教育产业化的内容,制定有关教育产业化运作的政策、法律和必要的监管措施。

  [发表评论]

  相关:大学学费缘何高企?

上一篇:警惕高教发展中的“流动性陷阱”
下一篇:港股迎开年首只教育股 民办高教再受资本追捧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