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杂议丨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11-07
手机版

  何勇10月28日,“中小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登上各平台热搜,引发网友热议。起因是山西一位老师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课间圈养”现象,引发众多家长共鸣,这名老师表示,如今7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校园里也空空荡荡。但是学生表示也很无奈:“课间时间10分钟,拖堂2分钟,提前上课2分钟,上厕所不跑都来不及。”(10月29日央广网)课间10分钟是学校为学生安排的休闲、娱乐时间,不只是方便学生上厕所,还可以让学生获得休息、放松,锻炼身体,增强社交,培养兴趣爱好等。课间10分钟属于劳逸结合,孩子们说说笑笑、跑跑跳跳、打打闹闹符合其天性。“课间圈养”直接压制了青少年的活力,有悖其身心发育规律。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一味“圈养”学生,身心得不到舒展,生活乐趣得不到放飞,培养不出健康的孩子,不利于青少年全面发展。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指出:“如果一个学校连课间十分钟都不让孩子走出教室,那么他们的身体健康该靠什么来保障?能怎样支撑一个民族的健康?”“课间圈养”危害不小,是一种因噎废食的错误做法,本质上是学校的一种“惰政”。正因如此,社会一直呼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教育部等5部门在2019年共同印发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不得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第八条进一步规定:“学校不得设置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然而,“课间圈养”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仍然相当普遍。中小学生课间“休息令”沦为一纸空文,“课间圈养”成了教育之殇。主要原因还是很多学校和老师害怕发生安全事故引起纠纷,给自己招惹麻烦,才以保障安全为由,剥夺学生课间活动的自由和选择权,严格限制学生课间活动。可见,要把课间10分钟真正还给学生,不能指望一纸红头文件,需要多措并举,关键是要打消学校和老师实施课间放养的疑虑。首先,用法律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这样学校和老师可以安心让学生享受热闹快乐的课间10分钟,同时家长也能认识到孩子在学校磕磕碰碰难免,不全是老师的责任。其次,学校要为学生课间10分钟撒欢创造条件。一方面,学校在课间要开放更多的场地、空间,引导学生安全有序撒欢。另一方面,完善校园安全保护机制,为学生课间10分钟保驾护航。像是拖堂列入教学事故,安排教师值班,强化安全教育,引导老师、学生认识和防范安全风险。再者,配套问责机制,对存在“课间圈养”现象的学校要问责。【欢迎投稿】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举报/反馈

上一篇:全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当前情况与未来方略
下一篇:济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荣获首届山东省数字机关“数据赋能” 业务大赛济南市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