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专家齐聚羊城,研讨岭南英杰培养与技工教育现代化实践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10月23-24日,岭南英杰培养与技工教育现代化探索专题研讨活动在广州市技师学院举行。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研究院、广东省城市技师学院和广州市属20所技工院校领导、教育教学管理负责人等,共百余人与会分享交流。经专家听取汇报、资料审核,广州市技师学院“岭南英杰工程”后备人才中期评审顺利通过。研讨:关注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如何抓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大维度?如何解读技工教育新时代背景?活动中,19位大咖专家以围绕职业教育,从理论研讨、实践管理、教育教学三大主题进行深入分享和思考探讨。中国职协副会长毕结礼认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原则,是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建设中要:服务国家就业发展战略;关注职业生涯发展;关注新产业、新技术、新职业。“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职业结构变迁,未来要适应新技术新职业的发展,特别是未来的人才需求,我们国家职业教育体系也面临着调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书记、人社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张元指出,随着人类社会科技发展进入“智慧时代”,一场新技术发展引发的“职业再造”正悄然兴起。在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技能导向的使用制度,建立起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和多元化评价机制,实现教育链和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李绍中则重点谈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他强调,要推进教育新基建,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底座;要构建教育教学数字化生态,实现个性化培养;要构建管理服务体系,实现管理数字化和服务的人本化;要建设数据服务体系,实现管理精准化和治理的科学化;要健全师生数字素养养成体系,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学前教育等传统专业在职业院校占比非常高。这些专业的技术含量、专业性是不是真的很强?”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刘志文带来“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冲突与纾解”的专题演讲,他指出,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创新融合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确定专业群面向的技术技能岗位群,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产教适配性,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结构为依据、以行业标准为根基。“讲好广州技工教育故事”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此次研讨聚焦岭南英杰培养与技工教育现代化实践。据介绍,2018年,广州推出岭南英杰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培养20名位于国际科技前沿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后备人才(简称“第一梯队”人才),200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后备人才(简称“第二梯队”人才)。2019年4月,经推荐审核,广州市技师学院南粤优秀教师、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教练赵晓霞和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原型制作项目金牌得主黄枫杰、CAD机械设计项目银牌得主陈启佳三位老师成功入选第二梯队后备人才,这是截至目前唯一入选该人才智库的市属技工院校。今年6月,由市技师学院牵头申报并顺利通过评审的《讲好广州技工教育故事》,纳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总课题《讲好中国职教故事研究》,这是总课题中唯一的技工教育项目。该项目立足于广州技工教育的谋篇布局、特色路径和丰富内涵,市技师学院联合兄弟院校,探索技工教育理论和规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技工教育“新广州模式”。广州市人社局二级巡视员陈玉元强调,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品牌特色,讲好技工教育故事;要把握好大局大势,坚定信心决心,笃定前行;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服务新发展格局,打造中国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李明根表示,将做好“三聚合”:聚合成果,释放“研究叠加效应”,推动广州技工教育“蓝海发展”;聚合力量,打造“命运共同体”,探索“广州技工教育新模式”;聚合智慧,聚焦未来“新赛道”,共谋中国职教“广州方案”。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陆骏宇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静举报/反馈

上一篇:成考大专报考什么专业实用
下一篇:相会蓉城美业盛宴,仁川馆携10家企业走俏第48届成都美博会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