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日记|实现二次援非梦想 成为像白求恩一样的医生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9-15
手机版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今年是新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环球资讯广播特别策划《援外日记》,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2023年9月4日 星期一 晴

  我是第15批援科摩罗中国医疗队的妇产科医生徐嵘婷,今天是我在科摩罗援外的第267天。

  徐嵘婷(左)

  今年是中国医疗援外工作开展六十周年。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援外医疗队遍布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需要医疗援助的地区。这些援外医务工作者兢兢业业,无私地为当地的健康医疗事业发展而努力,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和博爱精神。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感到非常骄傲和自豪。

  这已是我第二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了。2014年10月,我曾作为第18批援尼日尔中国医疗队队员,在尼日尔马拉迪省妇女儿童医院完成2年零2个月的援外医疗任务。记忆中在尼日尔的那段时间,停电停水是常有的事,没有电时,只能打着手电筒手术。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9台手术。

  因此,我常常错过医疗队开餐的时间。由于饮食不规律,我患上了胃病。胃痛时,只能先吃一粒药,再继续做手术。但是,每当我看到患者对我流露出希望和信任的眼神时,我就感到肩负责任,要对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

  徐嵘婷(右二)和当地医护交流

  那个时候,我的父亲刚刚被诊断为“重度肺气肿”,他拖着病体帮我照顾及教育刚刚上小学的儿子,病痛带来的苦却对我只字不提。两年后,当我结束援外任务回国,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不久便离开了我们。至今,我对父亲仍然愧疚万分。

  然而时隔8年,我又义无反顾地再次踏上非洲这片土地,来到科摩罗。不少人曾问我,为何要成为一名援外工作者,为何要两度远赴非洲?还记得儿时曾经读过白求恩大夫的故事。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克服困难,无怨无悔,一心一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当我在非洲执行援外医疗任务的时候,我也更深刻地领会了这种精神。

  徐嵘婷和当地病患

  还记得今年年初在科摩罗的一次经历。我在休息的时候接到受援医院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38岁产妇产后大出血,病情十分危重。当我带着器械赶到手术室时,映入眼帘的是满地的鲜血……当地医护人员神情凝重地对我说:徐医生,产妇情况危急,若不尽快止血将危及生命!

  我迅速穿上手术衣开始手术。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经过精心缝合,产妇的出血量终于减少了,血压、心率稳住了,抢救成功!产妇的生命和子宫都保住了。我也是一名女性,并且是一名妇产科大夫,我深知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意味着什么。

  手术结束后,当我又累又饿地回到家时,已是夜晚。在拯救生命面前,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作为一名医生,理应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徐嵘婷和当地民众

  很幸运,作为援非医疗的参与者,我见证了我国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上所展现的大国担当,也为推动中非友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援外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

  举报/反馈

上一篇:篮球世界杯
下一篇:研修综述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