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的抑郁症经历是什么?
知乎有很多抑郁症的讨论,我的问题不重复。我请像我一样患过抑郁症的人,谈论自己的经历。我自己的经历并不突出,但接下来我自己会谈到。请有抑郁症亲身经历,愿意分享的朋友分享。因为涉及个人经历,欢迎匿名回答。1.希望知道其他人是怎么患病,怎么应对,有怎样苦衷;2.希望得到集体疗法效果,不希望有人读到了效仿;3.知乎是我最信赖和最方便的平台;4.读过Ruki在“如何劝诫已经对毒品说...问题的答案后想到的。5.就像知乎著名的谈苦难经历、谈挫折经历、谈同性恋经历的问题一样,希望大家报以理解。
【解读】各位好, 我是心理咨询师张伟奇。上一讲我学习了-如何治疗变得复杂的神经疾病。上节我们讲到“接受新的观点”,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来说处理问题、作决策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他们需要帮手来接受新的观点, 或许我们可以把新的观点称为新的解决办法更为贴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瞥新的观点”这一章节。在重点的地方会加上我的解读, 这是结合我的理解和来访者实际治疗的经验进行的总结。对于文章中的重点, 我还好用黑体字标出。解读遵从简洁和实用的原则, 希望对大家理解本书有益。
一瞥新的观点 一瞥新的观点
如果你发现在得到朋友或某些家庭成员的帮助后,你每天用新观点看问题的时间仍然只能保持一会儿,请不要灰心。即使每天你对新观点只是短暂的一瞥,那也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随着练习的深入,新观点坚持的时间会愈来愈长,直到最后它成为你的一种自定的看问题方式。
让我用一位农夫妻子的故事来说明这个问题吧。这位女士从前同她的丈夫和孩子们在一个小农场上过着快乐的生活,农场的附近还住着一些好朋友。可是后来她患上了肺炎。在康复期间,孩子们被送往寄宿学校,而朋友们也搬到了偏远的乡下。于是在她最需要陪伴、最需要工作的时候,她却被孤零零地留在了农场里无事可做,这样的日子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解读】对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来说,严重阶段的确需要完全的休息, 但一定要避免让患者感觉孤独和无事可做。患者可以独处, 但需要和外界保持联系, 最好有一个心理咨询师作为顾问保持密切的联系, 如微信、电话或视频; 同时患者应该有事可做, 如果作的事情能得到认同和回报那就更能建立患者的被认同感和安全感。退一万步讲, 我们最起码可以让生活规律起来。
如果此时她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仅仅源于肺炎引起的疲劳的话,她可能就不必经历那么多额外的痛苦了。然而不幸的是,她开始感到困惑和忧虑,并在朋友的建议下拜访了一位精神分析学家。这是一次不幸的拜访,那位分析学家对她进行了拙劣的分析,进而发掘出了一系列奇怪但并不严重的内疚情结。需要指出的是,任何人受到这样的分析都会得出类似的结论,但那位分析学家却要在这种内疚上大做文章。在他的鼓动下,患者也变得大惊小怪起来,到后来竟发现自己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于是乎,她变得愈发忧虑和沮丧起来,从而陷入了长时间的神经衰弱而不能自拔。
【解读】选择一个懂你的专业心理咨询师是那么的重要。 其实心理咨询需要逐步推进,否则来访者会被吓到。
她不明白为什么那个曾经让她热爱、给她幸福的家如今会让她感到不安,以至于一想到那儿她就心烦意乱。她并不希望丈夫把农场卖了,因为从经济上讲这不是明智之举。她问我:“我只是想快乐地生活在家里,但这似乎已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到底怎么了?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她说只要自己一靠近那里全身就会涌起一股深深的厌恶,以至于她想要转身逃跑。我向她解释说,她是在从两种对立的角度看待问题。首先,她把农场看成是近来让她深感抑郁的地方。这种想法是如此鲜活和可怕,以至于她深信一旦她回到家里,等待她的将是同样甚至是更大的痛苦。而与此同时,她又把家看作是一个她曾经幸福地生活过,并希望继续这样生活的地方。
我告诉她说,她必须想象出一幅自己在其中幸福生活的画卷,并做好准备等待着这幅画卷变为现实。让痛苦的记忆慢慢淡去是需要时间的,在此之前,她不能期望那里有太多的快乐。或许她能够获得片刻的欢乐,但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痛苦的记忆渐渐逝去后,幸福才可能长久地保持。
同时,她还必须让自己有事可做,而不用整天关注自己的反应和分析自己的情绪。在眼下和近期之内,她的感觉肯定还会和之前一样是复杂的、不确定的和痛苦的,所以何必对它们那么在意呢?她必须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渐渐“飘然”地靠向目标。希望能幸福地生活在家里是成功的基石。我解释说“飘然”意味着她必须等待幸福的来临,而不能指望很快地恢复。她必须试着让所有令人不安的记忆或破坏性的自我暗示从头脑中飘走。
长时间独处对抑郁的人来说是很不明智的做法,所以我建议这位妇女常去城里走走,并在等待新观点确立的时间里邀朋友与自己同住。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听到房间里有其他人走动也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解读】当来访者看清楚了自己的问题,建立康复得目标是成功得基础。 这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接受和飘然得等待。来访者必须做好准备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渐渐“飘然”地靠向目标。“飘然”意味着她必须等待幸福的来临,而不能指望很快地恢复。
昨天,月坛女歌手天后级人物Coco因抑郁症轻生没有救回来而离世了。这个消息立马席卷了各大媒体平台,霸占了微博热搜、网易云音乐以及微信朋友圈。从各路信息汇集情况看,大概是19年诊断出抑郁症,本来身体(腿脚)抱恙,加之婚姻及家庭问题,病情恶化得严重,从确诊到去世不过四年时间,令人唏嘘。
关于抑郁症,这可怕的洪水猛兽,曾经袭击我最亲爱的同学J娃儿和最亲密的朋友C妞儿,他们表面看似一如往常,其实身心早已堕入万丈深渊。我身边的同事也是患者,我自己也近距离体验过。这些人和我或浅或深的交集,让我回想起一些过往琐碎的细节。此刻如此悲伤,又忍不住想到她们,就写下来。
J娃儿是18年初走的,那时候离她30岁的生日只差不到半年。我还记得一早收到讯息时候的震撼,收到Y同学来着成都的短信:J娃儿前天走了。看到讯息的那一刻,我人恍惚了,字少都事大。
J娃儿跟我大学同学7年,本科分在一个英语班,研究生同班。因为喜欢日剧,我经常找她聊天。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美女,但是很讲究,会化妆喷香水穿高跟鞋。她很有修养,说话慢条斯理,温温柔柔,十足小女人。她很热心肠,经常干班里的公家事儿,通知同学又组织活动。她学习很棒,奖学金和论文都拿奖到手软。她们家条件很好,跟父母感情也甚是融洽,宿舍经常看她堆满了远方寄来的好吃的,去找她聊天还顺带塞我一个攀枝花大青芒,说你尝尝我们老家特产。问她借钱忘记还了,她说“没事就5块钱,咱俩谁跟谁”。如果说给班内搞个投票选举,她一定是人缘最好票数最高的那个。我从来没见她发过脾气。所以就这样一个女生,谁能相信她会用这么决绝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oh天,我已经不想回忆细节了。我从接到那条短信,拨通Y同学电话之后一切发生的事情细节,现在又重回我脑子。那是个周五早上,我红着眼睛慌乱的联系其他同学,同时我买了张机票飞去成都。后来Y同学跟我说了很多细节,包括去调监控看当天早上的情况,包括她们之前同学聚会的情况,包括J娃儿不愿对外诉说而大家又隐约知道的婚姻生活情况,以及她对自己工作的预期不达的失望感等等。
对于她的离开,她婆家的说法是由于女方父母对女儿过高要求造成,而她爸妈却说是被婆家逼破的,双方立场如此不一致,可见原来的矛盾已深积。最后拼凑了多方信息,屡出来的脉络大致是,她的婚姻确实存在很多问题,看似童话般校园恋情修成正果让人好不艳羡,而实质老公是妈宝小气又抠门,家里所有开都是女方出,老公所有钱上交母亲,家里屯了N套房,还想压榨女方给他们还房贷。我去成都的时候,除了去看她最后一面,还参与到男女两家对财产的纠纷问题里充当中间人。人还没入土,已经开始为财产分割打架了,人性就是这么残酷,赤裸裸的,特别凉心。她自己对自己是个高要求的女生,觉得硕士毕业一直在柜台做柜员也挺屈才的,羡慕我们留京的、出国的,羡慕我们在大城市里的成长。事发前一周,因为柜台操作工作出现了点失误,遗失了一张票据,她领导说要对此进行问责,我们猜测这可能就成了压垮她求生欲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是为什么她会做出如此极端的行为,同学们一致怀疑是得了抑郁症。但,这种怀疑也猜测成分更多。
J娃儿这事将会一直是个迷,毕竟她没有正儿八经咨询过心理医生,没有通过医学客观的评估而获得过求证,也没有服用过任何抗抑郁药物。事发之前,一切工作、生活看似正常,没有特别的异样。
抑郁症之所以可怕,就在于这一切来的悄无声息。你不会感知到非常具体的器官性病痛,察觉不到生病,但是由此造成的身心困扰,会撕裂人的灵魂。身体和灵魂一旦无法自洽,就会出现长期的觉得疲惫、低落、失眠、焦虑、悲伤等,继而精神世界崩塌,这些均难以自控。如果有足够的认知,还可以早发现早治疗,然一旦病情加重,吃药治疗也只是辅助性手段,必须更换环境,改变现有的生活节奏,将情绪稳定放置在第一位。
这件事后,我最好的闺蜜之一C妞儿也经历了抑郁症,这次是确诊的重度抑郁。这件事对我触动也很大。
C妞儿之前常年在杭州工作,我们每年都要相约去旅游,她是个完美旅伴,化妆拍照攻略一并在行,行动安排好商好量,非常默契。16年她辞去原来的工作,开辟职业新天地,听起来颇有意义的工作,但新工作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而且工作强度比原单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她是主要成员,在初创期既是学习者又是实操者,对外要了解国家政策规定、学习同业经验,对内部要各种建章立制,人事招、财务、运营、项目统统要抓,人手不够全靠自己干事。
大概19年底我去看过她一次,她胖了二十斤,满脸长痘痘。她每天夜里两三点睡觉,早上9点起,醒来就坐在电脑面前干活。因不需要坐班,每天就将自己圈在房间里,吃饭靠外卖。她也不太运动。我一度羡慕她没有通勤压力和上班打卡焦虑,当然也担心长此以往身体会每况愈下。我调侃她会不会突然猝死,几天后才被发现,还是在新闻里看到消息。没想到猝死还没发生,却迎来了抑郁症。
21年前半年我都没太跟她联系,只觉好久不见她更新朋友圈,有点奇怪,所以发微信去问候她。她确很淡定的说得了重度抑郁,在老家修养,已经停止工作半年了,朋友同事均不联系,生活回归清净。我问她是看医生诊断出来的吗?她说是的。我问她生病是什么感觉?她说全世界都不能理解她,情绪上来的时候完全控制不住哭和暴怒。夜晚是会睡不着的,全靠吃药入眠。我说你要记得吃药,这个事就是生病了,需要药物治疗,她说好。
我非常难过,原来那么开朗又自在,认真又可爱的女孩,内心生病了。大半年后,我去问她近况,反馈说已经停了西药,靠中药调养,但是身体还会有反复。她说,可能某天就完全自愈了,也可能终身为伴。
C妞儿说,她不期待家里人理解她,因为老一辈就是从认知上很难接受这件事。并且,她们就一直用传统的“想开点,开心点”这种灌鸡汤、说教式的方式试图来对症下药,但事实确实徒劳,无补于事。所谓,莫经他人哭,莫劝他人善。对于抑郁症,用科学客观理智的态度劝他们就医吃药,多点儿关心。
她计划不再去杭州了,准备就在老家考公再就业,然后平静的生活。昨天因为李玟的事跟她又聊了两句,她说大抵是最后有个导火索触发了Coco的极端行为把。然后她说她要去跳广场舞了,就跟我拜拜。我希望她每天都有在坝坝儿上跳广场舞的开怀欢乐心情。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漫漫险兮独后来。我感觉他们大概就处于这种感觉里,被阴影笼罩而又独自前行。
中午,跟Z同事吃饭的时候,顺带提了李玟这事,她很平静的说她也得了十年。我很震惊但马上平复,不想让她看出我过度的吃惊。确实没曾想过也未有任何端倪看得出来,我身边关系这么好的同事之一,也被抑郁症折磨了数年。
Z是我的饭搭子同事,我们在前线业务一起拼杀,尔后又一起转回中台部门,认识快4年了。因为我俩都是89年的双鱼座,生日只差4天,所以觉得颇有缘分。她没有小孩,而且也不准备生,我问过她why,她只说基因问题。曾经我跟她交流过我妈重度失眠,她告诉我说吃药管用。前阵子她说她整晚失眠,白天上午的工作时间里感觉人飘着,脑子昏昏沉沉,人也浑浑噩噩。今天她才正面跟我说,她得抑郁症已经十年了。每年春季尤为明显,一定要吃药,定期去复查。睡眠缺失,是她最难受的感觉,如果能睡一个好觉,她会特别满足,醒后神清气爽。
关于抑郁症,我们一致都同意是因为激素分泌的问题,因神经系统无法正常运转而导致情绪调节失常,需要药物干预治疗。我跟她起聊一个观点,我认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因为他们太好太善良,却做了情绪的牺牲者。他们希望周围的人开心快乐,于是步步退让,优先他人,委屈自己,最后导致神经系统调节能力越来越弱,如弹簧失去了弹性,无法恢复。她说也不完全是,她曾是一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但最后也生病了。她认为有些人可能天生的神经系统比较脆弱,调节功能差,这可能也有一部分身体机能因素存在。因为是身体机能的因素,她会担心生孩子这件事情会造成她情绪的剧烈波动,也害怕如此脆弱的基因会遗传给小孩,所以她不准备生孩子。幸运的事是她老公也是抑郁症患者,所以他俩可以完全互相理解,同时双方父母也非常尊重他们的意愿。
Y说,这是情绪感冒了,生病了,所以也要治疗,要吃药。她觉得倒也无须过度关爱抑郁症患者,因为把她们视作病人,同样可能造成他们情绪的波动,造成双重压力。我们能做的应该是适度关爱,理性理解。当然生病就医,吃药康复一定是必备动作,不可马虎。
回想我自己,好像也有过抑郁的时刻,比如失恋、工作不顺、生活琐碎等,但这些都是短期性的,还不至于无法调节,回归情绪均值。
但是产后的抑郁那是真切的存在过。生孩子之前我就给自己科普加洗脑,告诉自己神经系统一定会出现激素的断层式下降,所以我的难受、不开心、阴郁,不是我自己的问题,只是神经系统短期行为,只因激素分泌不够达标。这种难受模糊的状态大约持续了2个月,从出月子开始到娃百天。当时的情况是,我最爱的睡眠被无情剥夺,每天晚上我都睡不够,睡醒后又入睡困难。我每天都很害怕,害怕夜幕降临,害怕天黑,害怕晚上躺下睡觉,这种害怕就像一个深渊,把我拖进去,而我除了挣扎,并没有任何舒缓的办法。我只期待熬过黑夜,看到清晨的太阳。
幸运的事是这个阶段很快也过去了,我很快学会了速睡速醒,睡眠也逐渐恢复,我不再有醒来后睡不着的焦虑,虽然神经衰弱再所难免,经常怪梦缠绕,但我也就放宽心随之而去。后续我生孩子的朋友们,都有过类似的体验,所以作为有过短期抑郁状态的体验者,非常理解那种无名状又难以言说的痛苦。
Z说,如果说一件事被拎出来充分讨论,且有科学解释和处理方法,那就是进步。抑郁症现在被更多人重视起来,也是社会和医学的进步。说明,我们终于可能直面它,不在对此加诸负面的、片面的、武断的理解,更多的是获得正确的、平静的、理性的对待,并从直面中获得勇气。
未来,只愿身边的朋友们身心健康,快乐常伴,笑靥如花。
我每天一睁开眼睛或半夜醒来,我爸就像个梦魇一样出现在我脑海里。我组织了很多骂他的话,每天不由自主地在脑海里骂他很多遍,重复地骂,心里满是气愤厌恶,有时会哭一场。
很想把他驱逐出脑海,我想了很多办法,他一出现在脑海我就立马刷抖音头条转移注意力,有时立马就抽自己耳光......但都没用,已经三四年了,我天天活在梦魇里,不知怎么办才好。
知乎软件好,这个平台好,知识,文化不高人提供好的帮助,受到天下爱好学问人点攒!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
- 常州春江街道:凝聚银发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添彩助力
- 【重阳警营】长大后,我成为了您
- “上海奶奶”沈翠英离世 曾捐450万元建小学 家人称将传承其爱心
- 没有高中毕业证能参加成人高考吗
- 北京城建集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17场活动走进高校,“大学生戏剧周”助学子看见世界
- 澳大利亚硕士留学一年制的大学
- 9月豪华SUV销量盘点!销冠是奥迪Q5L,销量前五中有三台理想
- 安信信托原董事长王少钦被终身取消金融机构高管任职资格 公司已更名为建元信托
- 邵东市周官桥乡:深化“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让组织生活走实走心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极倡导清廉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廉洁意识
- 重磅!2024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
- 云南2018年自学考试报考须知
- 期货供需形势分析,多品种短期震荡有望回落,唯尿素仍坚挺
- 高淳建发集团国邦公司圆满完成省住建厅考核
- 自考学习形式有哪几种?
- 提升凝聚力 助力新发展
- 从“印象”到“画像”
- 国考报名截止!这些岗位为何“零报考”?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劳动教育也需要创新
- 正在阅读:崩坏星穹铁道金人旧巷市廛喧活动攻略 崩坏星穹铁道金人旧巷市廛喧活动怎么
- 【“双争”进行时】社团活动乐趣多 百花齐放展风采
- 「网络防诈」警方解读:各类诈骗的特点汇总!电信网络诈骗的四大误区!
-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将于11月8日开始
- 鹭卓玩游戏助跑成绩无效,赵一博与兄弟汇合上演套路与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