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走向内涵发展“快车道”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7-11
手机版

  交出教师交流轮岗亮眼“成绩单”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推进,海淀教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成绩单”。2022至2023学年,海淀区通过教师交流轮岗管理系统平台,开展了两轮学区、集团教师交流轮岗双选工作,尽力做到供(个人意愿)、需(岗位需求)匹配,实现“双主体、双主动、双提升、双受益”。

  据统计,2022年2月至7月试点期间,海淀区参加交流轮岗校级正职26人次,教师数共计1980人。2022年9月,海淀区党政正职交流轮岗3人,交流教师1866人,占符合交流条件教师的34.1%。其中全职交流教师1327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467人,占全职教师的35.2%;兼职交流教师539人,区级及以上骨干教师386人,占兼职教师的71.6%。

  亮眼的不仅是数字,更多的是学校教师的实际收获。在七一小学和北京铁路实验小学开展团组式交流过程中,两校语文团队共同开展项目式的整本书阅读学习研究,并发挥各自优势,建立了班主任工作室、英语喜剧教育工作室、柯达伊音乐工作室,还开放了王长弟“合作学习”课堂、常秀杰“数学好玩”课堂、张建军“数学思维”课堂、马惠青“版画教学”课堂以及付龙“信息技术”课堂,实现了从项目式学习到优质资源的辐射引领。

  清河中学一方面与二十中学运用跨校兼课、双师课堂、名师讲堂、校际联研4种方式开展团组式交流,覆盖初中三个年级19个班,20余位中青年教师参与。另一方面和农大附中推进落实“全职交流”,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交流工作专班,确定副校级干部作为对接人,定期研究交流工作,统筹人员安排、科研继教、教育教学、评估改进等工作。两校在英语、数学、劳技、体育和信息技术、心理融合等领域,互补交流,成长显著。

  一年多来,海淀区优化学校师资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改革创新,提质增效,构建了新型的教育生态。下一步,海淀区还将继续加强课堂研究,注重师资现状及学生学业质量需求,落实课堂教学、教研平台、资源应用、教学评改四项任务,发挥交流的效果,提升质量;探索研究交流评价试行标准,通过教科研及行政部门联动,研究实践区域交流增值评价与效果评估;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创设,注重总结经验,树立典型。

  “我们将秉持‘教师交流是基于新供给主体的优质资源的多次分配’的理念,通过教师交流轮岗撬动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促进全区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为擦亮海淀教育‘金名片’再助力。”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洁 通讯员 张积勇)

上一篇:奥数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下一篇:挖掘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