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潮前|于城市漫游,看书里书外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6-23
手机版

  

  当我们在谈论书店时,谈论的是什么?这是一个老生常谈,常谈常新的话题。 在经济复苏的2023年,这个问题似乎更值得谈论。

  随着电子书、网络的兴起,到短视频倍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是实体书店没落的开始。当遇到不可抗力的冲击后,线上消费更成为了主要趋势,书店行业更不容乐观。

  但一座城市不能没有书店,就好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如果说博物馆是城市的灵魂,那么书店就是城市的血液,它记录文明、记录历史、想象未来,是人与人、与历史相遇的精神高地。

  实体书店的转型是必然趋势,也是“复兴”的唯一途径。传统的书店已经满足不了当代消费需求,只有不断创新才有吸引力。于是,复合型书店应时而生。 以“颜值”制造话题聚集人气,以多元化的阅读空间体验“留人”,成为书店的重新崛起之路。 拥有“中国书店之都”的成都,成为众多书店的样本。

  

  成都有3600+书店,是全国第一。而根据2020年成都发布的《建设书香成都 发展实体书店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成都书店和城市阅读美空间将达到4000家。 根据今年1月北京开卷公布的“2022年全国新开书店大汇总”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新开165家书店,遍布26省的62座城市,其中成都以19家新店,位居榜首。

  成都,一直都是书店人青睐的首要之地。

  成都的书店是如何破局突围?书店有什么不一样的成都范?当书店与“网红”联系起来,是否会变质?带着这些疑问,走进本期人文书店的探访。

  *速戳,查看书店专访

  01

  钟书阁

  成都市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1199号成都银泰中心in99

  “这世上如果有天堂,就该是书店的模样。”

  起初,并不理解博尔赫斯说这句话的含义,直到遇见了钟书阁。这是一个将文化、艺术与建筑设计诠释得淋漓尽致的地方。钟书阁,是书店,更是艺术美学空间,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内部设计,为人们真正打造出了书山书海。

  

  在成都银泰中心in99的钟书阁,用一道文字幕墙与外界倒映相连。窗里,是高大的书梯和藏古烁今的智慧;窗外是平地和繁忙,犹如两个世界。文字,又将两个时间相连。

  在钟书阁内部,一根根“竹型书架”矗立,犹如野逸的山林,熊猫的家乡。熊猫,是成都的名片,竹是熊猫的至爱。以竹为型,足以看出钟书阁对于成都人文之美的理解与偏爱。

  “竹林”右侧的儿童馆,蘑菇造型童真有趣,墙上的风车、房子、熊猫构成了一个奇幻世界,为孩子留下无限文字想像空间;而左侧则是钟书阁独具特色地方——“围城”咖啡厅。5米挑高的开阔空间被分割成一座座小城,红色砖墙一砌到顶,围合成一个个独立的小城区。砌成的“围城”,是爱书人甘愿“画地为牢”的心灵家园。

  钟书阁的演讲厅,不失为另一个“天堂”。线条组成了高低错落的阶梯,可行亦可坐,让人感受到畅游书海般的自由随心、无拘无束。而层层叠叠的阶梯如梯田般,将人们身心拉直自然,透明几净的落地窗的景色,镜面天花的反射,又犹如正在进行一场审视心灵、直视内心的对话。

  每个地方的钟书阁都不一样,但却殊途同归,都是书店里的世外桃源。

  02

  新山書屋·成都麓湖店

  成都市天府新区麓坊中心A馆-3栋2层214号-小巨蛋旁

  文化,应是自由生长的。麓湖,与自然共生,是新山書屋倾心的选址。湖水岛屿间的慢时光,很是适合来一场与书有关的旅程。而在遍地是书的成都,新山如何出众?

  事实上,新山書屋自带流量。作为文化输出的头部品牌,新山每次选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营造的环境、空间都能与人带来温度与生命力。走进新山書屋,是在探访生活美学。

  

  无论是建筑外观,还是室内设计,新山書屋都更着重于展现时间历史感,从产品陈列到多元产品的出品,都呈现出美学生命力,营造出远离城市喧嚣与悬浮内心的空间治愈感。

  书,是书店的灵魂所在。在选书之上,新山書屋有自己的坚持,希望尽量做到经典与小众长存。即使是有畅销书籍,也会针对性的进行文学性、艺术性的筛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感受新山观、新山集、新山好读、新山现场四大内容模式,革新社交互动新场景,让每个人都在新山复合式空间体验和享受到自然发生的“众乐”社交。

  

  03

  见山书局

  成都市青羊区长顺上街宽巷子22号附1号

  在书店愈来愈充满现代化艺术设计的当下,古色古香的见山书局显得迥然不同。书局位于人流如织的宽窄巷子之中,古朴而安静。随着书店的格调“内卷”,见山书局凭什么突出重围?

  

  境界,是见山书局的底气。作为成都最具本土特色的书店,见山书局或许从未在意“最美”与否,而是率真的想为人们提供一个追求品位生活和看书的好去处。一如书局的名字中“见山”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不争不比,任凭行业如何变幻无常,也坦然处之。只是这份豁达,便让其它书店望尘莫及。

  

  书籍,是见山书局的实力。于闹中取静的见山书局,为来成都旅游的人提供了独具特色的栖息地。前堂卖书,后院喝茶,既有文人墨客的意境,又有本地生活特色。因地制宜,书架上的书籍多以历史和人文旅游为主,并且多数是他处没有的。凡是在见山书局相遇的人,心照不宣地吃茶读书,品地道的成都味道。

  

  步入书局之中,沉稳内敛、优雅而温馨的装饰风格,木屋的沉香及墨香气息,让每个人都忍不住沉浸其间,而伴随着藏古纳今的气度,又使得见山书局格外让人驻足难离。

  04

  散花书院·铁像寺水街店

  成都市武侯区天府一街699号铁像寺路88号

  书店的第一吸引力是什么?是外观建筑,还是名字?对于书店而言,取名要有故事感或是氛围感似乎是约定俗成的事情。散花书院,也是如此。

  

  “散花”缘起于隋唐时期的散花楼,是成都四大名楼之一的散花楼,李白曾赞其“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散花书院由蜀中文化大家流沙河赋名并题写。马识途老先生专门题匾“文星乱坠,书屋恒香”。阿来先生撰写七字对联“且在江安散花去,又上魁楼摘星来”。

  

  散花书院,是书店,是成都人的文化客厅,也是城市文化的探寻者。作为成都本土品牌书店,散花书院扎根于成都的每一个文化旅游景点并根植于社区,用心打造符合成都人气质的阅读空间。

  

  05

  知也·图书馆

  成都东部新区金融创新中心附近

  人们谈论知也·图书馆最多的是什么?当然是“漂浮的云”建筑之美。屡获殊荣的外观设计,展示了极简的、纯粹的艺术特色,让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本质彰显出来。

  以建筑出圈,是当下书店的标准模式,如何让人气留下来才是其中关键。这便要提到人们常常因为知也的建筑而忽略其本质——缔造的生活美学新场景。

  知也·图书馆整个空间融合了阅读区域、咖啡轻餐、室外活动等多重功能,让图书馆不止于阅读,更是一处倡导生态、共享、创新、开放的公共文化交流空间,更是一座将阅读、艺术、自然、生活、社交融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美学文化地标。

  

  在知也的室内,建筑本身与图书馆的人文气质融合,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自云朵穹顶垂下的中央水幕、双首层设计,盘旋而上的环形书廊,以及复合型的社交场所,温润气质浸润整个空间,展现文化之美和艺术之美。

  知也图书馆共2层,负一层以建筑设计、人文艺术、少儿阅读、生活休闲类图书为主,是一座下沉式庭院,可以举办一系列活动;地面一层聚集众多美学设计、音乐戏剧、摄影影视类艺文书籍。

  作为成都东部新区首座公共图书馆,知也·图书馆注定与众不同,无论是文艺范儿还是社交性,都拿捏的恰到好处。

  

  06

  库闻书店

  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四川大学出版社1楼

  大学一隅的库闻书店,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和青春向上的力量。这是一家很有意思的书店,不仅拥有高颜值,还有着久看不厌、细水长流的气质。

  

  书店的logo整体图形是一个盾牌,寓意“知识是抵抗愚昧的盾牌”,“COW BOOKS”中的“COW”取自“CLASSIC OF WISDOM”的首字母,意为“经典的智慧”。库闻,既是“COW”的谐音,又有“知识的宝库,广博的见闻”之意。而库闻书店的品牌SLOGAN——一座通往真理的小桥,一来形容书店的地理位置;二来是搭建起书与人之间的连接。

  

  店内的装饰也简洁且雅致,为来这里的每个人提供了一个简单、安静的阅读理想空间。书、茶、咖啡、甜点,在库闻书店一样可以寻得。这里的学习氛围浓厚,书籍覆盖全面,还会不定期举办电影放映、学术、文化交流沙龙活动。

  米兰柏羽总院

  BRAVOU·寻找正向之美

  在书店所创造的有限空间里,藏着无限新可能,让阅读体验愈加多元。复合型的书店不仅构建了城市人文之美,更体现了城市气质,与生活于此的人之气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书店也是一种情怀。而书店的发展史所传递的正向力量,与米兰柏羽总院的所传承的向上力量颇为相似,以温度和情怀为信,用责任点亮美妙人生。

  2013年,米兰柏羽总院正式发起“耳再造公益援助计划”,2021年6月,米兰柏羽根据耳再造公益援助真实案例改编的公益片《兵兵》,以及公益科普绘本读物《小耳朵历险记》和公益IP玩偶“小耳精灵”,正式发布。

  

  《小耳朵历险记》 是由朗姿医美&米兰柏羽出版,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暨知名女性艺术家代表董瑾老师联合创作的,以真人故事为原型,用插画绘本的形式,讲述了主人公小耳朵因为没有耳朵而备受嘲笑,在偶然中开启了寻耳历险记,并且在医生叔叔的帮助下找回耳朵并回归美妙人生的故事。

  书中科普了耳再造手术知识,让更多的小耳天使及其家庭、爱心人士和公益团体能够通过这本书了解和熟悉耳再造,同时扩大耳再造公益的社会影响力。

  不仅如此,米兰柏羽总院也联合各大媒体联合发声,开启线上线下公益活动,让温度看得见,也坚持用实力和行动让小耳患者及家庭真正的得到救助。

  公益是一场远行,更是一份坚守,医美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外貌的改变,更是对人生和生命的极致追求,美的正向与责任一直根植于米兰柏羽总院。

  构建生活,重塑城市美学。成都BANG推出#成都潮前-“艺术展馆”、“商业中心”、“人文书店”及“生活方式”4大生活方式系列专题,以时尚之姿探寻城市潮流脉搏。

  回顾艺术展馆篇:

  回顾商业中心篇:

  共同联动创造城市美好生活新范本,“成都潮前”不止是城市生活指南,更是对美好且多元生活的探索。

  举报/反馈

上一篇:24考研人数下降100万?!别太离谱!
下一篇:王燕谋:学生不补课,不上培训班,不请家教,一样能考出好成绩!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