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观察 | 十年媒体融合从“相加”走向“相融” 迈入全面发力新阶段
央广网南京4月25日消息 在新征程、新语境、新生态、新技术背景下,中国网络媒体应如何继续凝智聚力、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近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人士深入研讨后认为,媒体融合正在加速,主流舆论正不断壮大。
据介绍,“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是这次论坛的主题。“这十年,媒体融合从‘相加’逐步走向‘相融’,已迈入全面发力、构建体系的新阶段。”多位与会嘉宾表示,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嬗变,公众对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作品的追求是永恒的;让每个人都成为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分享者。
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全媒传播·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平行论坛在南京成功举办(央广网记者 王晶 摄)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
网络空间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也是国家凝聚共识的空间。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主力军挺进主战场"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其中,上述论坛指出,优质内容是全媒传播的价值"王道",决定了全媒传播的高度;融合平台是全媒传播的流量"担当",决定了全媒传播的广度;先进技术是全媒传播的创新"引擎",决定了全媒传播的锐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发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当前全媒体传播面临的新挑战。一是媒体传播难以与公众产生连接,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难以与普通公众产生共鸣。二是传播模型定位模糊、牵引力不够、缺少协同演进机理,管理粗放。为此,张平建议,全媒传播亟须推进全球传播范式转变与社会共识,亟须探索将5G/6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个性化推荐等先进技术运用在媒体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传播能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张平认为,媒介逐渐发展成为基础设施一般的存在,而媒体作为人体的延伸接近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计算与传播将成为未来媒体的核心技术。软件定义媒体,数据驱动新闻,算法重构渠道,智能计算与5G/6G全息传播,将重新塑造人类的媒介观。
中国行业报协会秘书长化中强表示,为行业媒体融合发展搭桥铺路,中国行业报协会与行业媒体共同开展"实干中国 大型跨地域跨行业跨媒体跨终端全媒体联播"项目,根据行业一线实干事迹,创作出有热度、有温度、带泥土、沾露珠的优秀融媒体作品。
媒体融合壮大主流舆论
平行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围绕在人人为媒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科学把握政治属性和传播属性,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等议题,为进一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供精彩观点和见解。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罗娟以三星堆考古最新发现成果的破圈传播为引,分享了对全媒体传播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思考。"全媒传播赋能文明传承",罗娟表示,文物全媒体传播过程中,国家文物局始终秉持文明底色,从文物宝库中探骊得珠,让丰厚的历史,借助精良的制作、精美的表达,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以及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让观众不仅看到文物看到历史看到传统,更看到文明看到精神看到智慧;始终关注受众反馈,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文物故事。
针对网上内容建设,有相关媒体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传播形式如何嬗变,公众对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作品的追求是永恒的,全媒体时代更要咬定"内容为王"。咬定"内容为王",需要突出特色优势、创新话语体系、切实深入群众。
论坛强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党的宗旨的体现。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了解民意、反映民意;要守正创新,在视角上平等交流、态度上平易近人、表达上说家常话、内容上讲关切事,让主旋律、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全员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的工作重心在哪儿?
与会专家认为,主流媒体应以实际行动践行"四力"要求,通过"线上线下一体,构筑舆论同心圆;海内海外联动,打造传播共同体;交友交心递进,构建舆论传播新范式"等方式,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在网上网下、内宣外宣中增强传播效能。同时,网络传媒应积极发挥传播优势、技术优势,持续加强管理创新,为进一步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全面提升传播效能,贡献力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是经济建设的"国家队",主流媒体是舆论宣传的"国家队"。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国有企业将积极适应网络媒体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加快布局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以优质通信技术助力网络媒体融合化、智慧化发展,实现网络媒体全产业链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家提出,让每个人都成为良好网络生态环境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分享者。"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使用群体在全社会范围内扩张,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诈骗活动、通过网络介质捏造传播虚假或低俗负面信息等网络违法失德行为也不断出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网络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新宝看来,这是公众网络法治意识薄弱、网络法治知识缺乏的表现。
张新宝表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同样需要遵循法律规范、维护法律秩序,网络空间治理需要全社会参与,应当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意识、培养公众网络法治素养、凝聚社会网络法治共识。(记者王晶)
上一篇:获嘉县实验小学首届校园课桌舞比赛
下一篇:就在明天!北京“大咖”为你释疑解惑……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
- 常州春江街道:凝聚银发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添彩助力
- 【重阳警营】长大后,我成为了您
- “上海奶奶”沈翠英离世 曾捐450万元建小学 家人称将传承其爱心
- 没有高中毕业证能参加成人高考吗
- 北京城建集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17场活动走进高校,“大学生戏剧周”助学子看见世界
- 澳大利亚硕士留学一年制的大学
- 9月豪华SUV销量盘点!销冠是奥迪Q5L,销量前五中有三台理想
- 安信信托原董事长王少钦被终身取消金融机构高管任职资格 公司已更名为建元信托
- 邵东市周官桥乡:深化“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让组织生活走实走心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积极倡导清廉文化,引导学生树立廉洁意识
- 重磅!2024年度泰晤士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公布
- 云南2018年自学考试报考须知
- 期货供需形势分析,多品种短期震荡有望回落,唯尿素仍坚挺
- 高淳建发集团国邦公司圆满完成省住建厅考核
- 自考学习形式有哪几种?
- 提升凝聚力 助力新发展
- 从“印象”到“画像”
- 国考报名截止!这些岗位为何“零报考”?
- 播出预告丨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劳动教育也需要创新
- 正在阅读:崩坏星穹铁道金人旧巷市廛喧活动攻略 崩坏星穹铁道金人旧巷市廛喧活动怎么
- 【“双争”进行时】社团活动乐趣多 百花齐放展风采
- 「网络防诈」警方解读:各类诈骗的特点汇总!电信网络诈骗的四大误区!
- 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将于11月8日开始
- 鹭卓玩游戏助跑成绩无效,赵一博与兄弟汇合上演套路与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