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出职称新政,三个变化,对一线教师是福音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3-04-13
手机版

  现在是新一轮的考试时间,老师们都在做着最后的冲刺。虽然有很多的老师都想要获得高级职称,但受限于职称的人数,真正有资格获得高级职称的并不多。

  

  作者就读的大学,连续两年都是零招生。这一次,总算是拿到2个位置了,看看合格的老师,嘿嘿,天哪,34个?可以想象,他们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

  也就是这个原因,才会让不少老师怨声载道,他们为了这个资格,已经等了十几年了。作者的一名老师,在中层工作了16年,却依旧没有通过初选。

  

  如今的教师职务,可以说是怨声载道最多的了,各大高校基本都是编制满员。而中级老师要参加高级别的评审团,只能等到在职老师退休,或调走后再去争夺。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的热情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升职的希望,所以他们的付出也没有任何的意义。这种想法虽然有些消极,但却让老师们产生了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

  为此,国家人社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在该意见中,在有关教师资格认定的政策规范上作了三项变化。这三项改革,对老师们来说,简直就是天赐良机。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三个问题的具体内容:

  

  首先,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全国不再对高中、高中和初级岗位的编制进行一刀切,由各省市人社厅和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学段和类别进行科学的编制,并对中小学岗位编制进行合理的优化和调整。

  国家对中小学校中、中级职称岗位的编制比例,将不再进行统一的规范。这就是将编制比例的确定权力交给了各地区,让他们自己决定。

  如此一来,各地区的职称人数,就不再受原有的职称人数的约束,而是由各地区自己决定,这就意味着,中高级职称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其次,对中小学职位实施县级综合管理,对县级各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学校的师资职位进行调整,并对乡镇进行适度的分配。对中小学教师职务实行县级统一领导是一项正面的改革。大家都清楚,教师的职称分配,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多。现在,由县级负责组织,这样就不会出现浪费人员的现象,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不管是在哪个学院,这都是一种很好的待遇。

  其次,在职务设置上要偏重于农村。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我相信,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一定会对此进行考虑。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代表着农村小学中,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所占的比重,将会以一种明显的速度增长。这难道不是一种恩赐,让那些在农村中,默默坚持着的教师们感到欣慰?

  

  第三,准许专任专任,扶持农村中小学“定向评价,定向任用”的中高级师资职位。而且,这一制度的完善,使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农村中小学在引进了一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教师后,经过政府的同意,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设立一些特殊的岗位,这些岗位的岗位等级可以放宽到专业技术八级,并且不会受到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的限制。

  特殊职位的最低要求是八级,也就是中级职称的最高标准。虽然只是一名中级教师,但也足以让一些还没有晋升到高级教师,甚至还没有晋升到高级教师的人欣喜若狂,他们终于可以轻松的成为高级教师了。

  

  在农村的中小学,可以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方式,设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中高级教师岗位,实行总量控制、比例单列、专岗专用,不会占用各地的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与常设岗位分开设置,单独管理,符合条件并通过评审的老师,可以被直接录用到对应的岗位上。

  

  这实际上是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走出去”,从而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很多县的老师都请不到高学历的老师,又要打破工资级别的界限,该如何处理呢?如今,您能去农村小学,能品尝到七个特殊职位的味道。不过,请各位记住,这些都是农村的老师。你在农村领了7个级别的工资,然后再回农村,工资就得不到认可了。这也是文件中所谓的“有针对性的评价,有针对性的使用”,老师们别再打什么歪主意了。这是农村老师才会做的事情。

  学校和学校之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由省来制定,让县级政府来负责。与之前的情况不同,现在的中小学老师,想要提升自己的等级,要比之前更加的简单,这对于广大的中小学老师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

  

  亲爱的读者们,您对此有何看法,这次的职称改革,将会有三项变化,这将会给老师们带来很大的好处。请多指教,多指教。

  举报/反馈

上一篇:民间故事:秀才阻止男子卖妻,后赴考梦白头仙翁:千万不要答题
下一篇:高中教师资格证可以教初中吗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