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0-01-17
手机版

在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视野里,教育既是个体地位获得的最主要渠道,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流动的重要制度设置。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关乎国家进步与民族复兴,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个历史阶段。回顾和总结近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对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有较重要的意义。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事业不断做出新的指示和部署,先后启动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协同创新计划”,并从2016年开始部署高等教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通过这一系列推动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量和质的飞跃。同时我们也已经深刻认识到,高等教育在近几十年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或挑战。首先,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和均衡发展是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其次,提高高等教育发展的质量也迫在眉睫。虽然在规模上我国已经实现了人力资源大国的目标,但是我们离人力资源强国仍有一定的距离,高等教育在科研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一、高等教育发展成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在规模、质量、公平和国际影响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首先是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1990—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中升学率呈现大幅的上升趋势,各层次在校生规模显著提高。

从学科建设情况来看,2012—2016年,我国内地进入世界大学四大排行榜前500名的高校从31所增加至98所,进入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排名前1%的学科数从279个增加到770个,有学科进入ESI前1%的高校从91所增加到192所。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也取得重要进展。

再次,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民族差异、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逐渐缩小,教育机会均等有较明显改善。一是高等教育机会的民族差异逐渐缩小。二是各层次高等教育的女性毕业生不断增加,不同性别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渐趋均衡。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公平取得新进展。我国实施的“一省一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面向中西部高校教师学历提升的优惠政策、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国家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招生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大大缩小了高等教育的地区、城乡、民族、阶层和性别差异。

最后,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中国出国留学生居世界第一,而来华留学生数也大幅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6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同时我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也日益广泛深入,截至2017年6月,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2所孔子学院和1074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教育部,2017f)。

二、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均衡和“大而不强”的问题。在教育领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广受关注,促进和实现均衡发展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高等教育的不均衡是客观必然的存在,但如果资源分配差异超过了社会良性运转的限度,势必会带来“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本的均衡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首先是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是高等教育学校发展不衡。“985”和“211”工程对提升我国整体高等教育水平,培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点可以获得更多国家投资和建设,从而形成累积优势,同时却也带来了不同学校之间悬殊的差距。“985”和“211”工程建设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此外,中西部的普通高校不仅缺乏政府投入和资源配置,而且高等教育的市场动力机制缺少活力,从而导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教育资源差距。

最后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不平衡。入学机会的地域差异、户籍差异和阶层差异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能否享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公正的应试过程和公平的录取结果。另外,除地域差异外,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较显著的差距还体现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上。很多研究表明,教育机会获得的劣势具有累积性,农家子弟“上好大学难”肇始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城乡分化。

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议题

首先,变迁中的大学及其对社会公平的效应。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等教育究竟是缩小阶层差异、实现社会平等的主要机制,抑或是日益拉大的经济、政治、社会差距的起点?高等教育究竟是带来了不同阶层、群体的分化,抑或是对不同群体进行了同化,还是同时保持了分化与同化的平衡?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基于针对性较强的经验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

其次,家庭、学校结构与高等教育获得之间的关系。在分析高等教育分层与不平等时,有必要关注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间的联系与社会再生产的微观结构和中间过程。微观结构包括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家庭和学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也不断推进,与此相关的问题就更显突出,微观家庭和学校结构的变迁都将给个体升学路径产生一定的冲击。

再次,学生在校求学过程的微观过程和机制。每一个学生都以其个体所处的阶层文化逻辑并依其特有的实践和目标,采取他们对待学业梯度和制度化知识的态度和决策。因此,关于影响学生在校表现的微观机制,尤其是师生互动、社团参与、社会关系网络和同辈群体对个体的社会行动和主观社会认同的影响,应予以更多关注。

又次,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连接个体经验和社会认同的重要环节,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范畴。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或多变的阶段,探讨和研究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现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理解青少年群体或社会变迁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最后,关注大学生从学校到进入社会的转变过程。大学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为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和广阔社会做准备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探讨从“学子”转变为“社会人”的微观过程和机制对完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有重要的意义。

要深入探究以上议题,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数据库建设。不仅要积极收集以高校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主体的数据,尤其是追踪调查数据,还要利用大数据的方法和技术获取与高等教育有关的资料。把抽样调查数据与大数据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不同类型的数据的优点,将有利于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讨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各种议题。


本文来源:《社会发展研究》2018年第2期

作者/单位:吴愈晓、杜思佳(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编辑:黄 溪

视觉:王 洋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国家治理》周刊及人民论坛网!

上一篇:高教司报告全文!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下一篇: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