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永恒的出发点!本期师说新语,来听听无锡的这所小学的老师们谈在教育中如何更

栏目:高等教育  时间:2022-12-25
手机版

  “爱”是无锡五爱小学在教育中始终强调的理念。但是,爱不是对孩子的纵容,也不只是简单的嘘寒问暖,而是贯穿在教学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江苏省教育厅与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扬子晚报承办的“2020师说新语”大型融媒体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响热烈,吸引了全省各地老师的踊跃参与。来自无锡五爱小学的青年教师们一个不少地组团参赛,与大家交流教育心得。

  校长说——

  “教育,从看见开始”

  顾晓华

  顾晓华

  “当我校接到通知,了解了‘2020师说新语’活动后,便立即组织老师们参赛。”无锡五爱小学副校长顾晓华告诉记者,学校共有89位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人人参与,一个不少。老师们参加活动非常踊跃,为了保证质量,在正式投稿前,学校还要先进行审核,挑选出优秀的文章发布到紫牛新闻app牛粉平台。

  顾晓华副校长介绍,学校一直有记录教学故事、分享教育心得的传统。“之前我们鼓励老师们在企业微信中交流教育教学中的案例,但是老师们发声不多,热情不够。”在看到“师说新语”活动通知时,顾晓华十分激动——“这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良机!”在她看来,组织老师们系统、广泛地参与活动,一方面可以促使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和发声,一方面也能够通过线上的交流,化他人经验为行动力,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育,从看见开始。”顾晓华副校长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提炼成了这样的一句话。她认为,教育,需要看见孩子们的真实状态,理解孩子们内心的想法,从而做出有效的行动,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促进课堂转型。而记录教学故事与心得,在这样一种“看见-理解-行动”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加师说新语活动,不仅帮助老师实现自身的成长,还给全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启迪。”顾晓华说。

  老师说——

  “爱孩子,首先要做好底线教育”

  金晓磊

  金晓磊 语文老师

  在许多学生的眼中,金晓磊老师,既是一名严师,又是他们的恩师和朋友。说他是严师,是因为金老师在工作中一贯强调底线教育,在原则性问题上对待学生们十分严厉;说他是恩师,是因为他的严格要求,常常对学生日后的为人处世和学习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说他是朋友,是因为他总是和同学们走得很近,即使是已经毕业了的学生也经常找他谈天说地。

  “作为一个老师,应当不断地扪心自问,自己的做法是否符合一个教育者的身份。”金老师告诉记者,如今的教育工作中存在这样的一种现象——由于老师们担心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的擦边球,一再丢弃教育的底线,对于孩子们的一些错误行为采取纵容的态度,也“造就”了许多“熊孩子”。

  谈及“底线教育”,金晓磊颇有心得:“小学生的心智比较单纯,对于很多事物缺乏认知,因此老师一定要守住底线,发挥教育和引导的作用。”金老师指出,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一般性的小问题,可以“静待花开”,但是一旦涉及安全、道德、文明等关键话题,就必须严格把控,明确告诉小朋友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于学生的错误没有底线的“温柔”甚至是纵容,这种行为,不是爱,而是害。

  “寓教于乐,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刘淼

  刘淼 科学老师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刘淼十分重视对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入职以来,她常常把一些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写成随笔,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收获需要铭记。而在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和收获,也会被她巧妙地带到课堂上。

  “寒假时,我接触到了一个叫做‘百万英雄’的app,是一款答题闯关的软件。”刘淼说,她体验了这款app后,自然而然地把思路投向了课堂:“每个单元结束后,学生都要做相应的练习。可是,传统的做题模式太枯燥了,学生们都提不起兴趣。”刘淼突然想到,这款app中,答题成功是有相应奖励的,可以体验通关的喜悦,还可以赢取“复活卡”。于是,刘淼把这种模式“复刻”到了单元练习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获取正面的反馈。果然,学生们纷纷反映:“这种模式很好玩!”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细节,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也需要一些生活化的乐趣。”刘淼告诉记者,她的课堂上还有很多这种寓教于乐的环节,像来源于综艺节目的“你比划我猜”,以及期末考试时的趣味实验等。“学习和生活,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这种结合中,我也觉得有趣,他们也觉得开心。”

  “老师也需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余慧

  余慧 数学老师

  在学校,余慧是一名数学老师;在家里,余慧又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母亲的身份,让她对学生们格外地包容和慈爱。而在很多时候,女儿的话也会点醒她,让她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多年以来,余慧一直担负着带毕业班的重任。去年,她和校领导提出,想从一年级开始带一批孩子,看着他们成长。

  “一年级的孩子,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0到6岁这段时间,已经基本奠定了孩子的底色。”开学之初,她和班主任没少找家长们谈话,努力地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和家长们的教育方式。其中,有一个小女孩让她印象格外深刻:“她好像没有学校和老师的概念,第一天才来了没一会,就问我,‘能不能回家’?在课堂上,她也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为此,余慧特地叫孩子的父母一起过来面谈,给了他们一些教育的建议。

  回到家后,她和女儿说起这个孩子。女儿立刻说:“妈妈,你一定要保护好她,这是一个天性未泯的孩子,多难得啊!”女儿的话说到了余慧心坎里,她不仅耐心地和这个孩子交流,教她怎样和人相处,同时也维护着她的天性。一次出差回来,一走进教室,那个孩子突然喊道:“老师,我想死你了!”这句天真的表达,対余慧来说胜过一切的赞赏。

  “从这件事里我认识到,大人不成长,就没法让孩子成长。”余慧说,她在女儿上小学的六年间,记录了很多母女间的对话,写成了一本书。“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世界,我才能在课堂上更多地理解他们。”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校对 王菲

上一篇:第六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在西安举行
下一篇:街头“求扫码”背后藏猫腻 可能涉及辅助注册、辅助解封、买卖微信账号等行为

最近更新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