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融合与创新:一位语文教师与他的“根”的事业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小时候,母亲常常对我说:“人可以不聪明,但不能不勤奋。”长大后,我慢慢知道了,自己并不聪明,所以总是尽可能要做得比别人更努力。

  后来,我考取了师范,成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把“根”扎在了一所乡镇的弄堂小学,一教便是35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就像一棵“树”,“树”总是先扎根,再长叶,最后才开花结果。在与小学语文和孩子结缘的这30多年中,我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人”的精神之“根”就在他的“母语”中,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语言乃存在之家,人则居住在其深处。”一个中国人的“根”有很大一部分是深扎在汉字、汉语、汉语言文学与文化这片土壤之中的,如果中国人的母语水平在代际传承中越来越低,最终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对未来的方向感也将会不断消失,成为找不到自己“根”的民族。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就是“根”的事业,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努力去做一辈子。

  从模仿起步

  1990年,我所在的弄堂小学掀起了一股教学改革的热潮,在华东师范大学杜殿坤教授等专家学者的引领下,开展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苏南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我成了第一批教改志愿兵,在江浙沪两省一市教育整体改革研讨会上,上了一节作文教学公开课《织女塑像》。谁料想,精心准备的课却上砸了,我难过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校长宽慰我说:“你还年轻,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当时,作文教学是一道难题,特级教师也很少上作文教学公开课。幸运的是,杜殿坤和吴立岗两位教授将我当成他们的“编外研究生”,带我参加“素描作文”研究。

  所谓“素描作文”,就是像美术中的素描写生一样,将所看到的人事景物用语言文字逼真地描述下来。这是吴立岗教授从苏联引入到我国语文教学园地里开出的一朵“鲜花”,而我则将这朵“鲜花”移植到自己的语文花园里。我翻录了贾志敏老师的四盒“素描作文”录像课,每天下班回家就打开录放机,观看《贾老师教作文》。我一边看一边记录贾老师上课时的一招一式,揣摩其中的教学方法与点拨艺术,尤其是他对学生作文的即兴点评,那种敏锐的语感与睿智的评改让我既惊叹又神往。于是,我将贾志敏老师的作文课搬到了自己的课堂里,从一开始的生搬硬套到后来的熟能生巧,渐渐地,上课有了点底气,学生也多了点灵气。

  1993年,在泰兴举办的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上,我应邀上了一堂自己构思的素描作文课《奇妙的魔术》,赢得了在场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就连摄像的老师也夸奖说:“我拍了十几年录像课,今天的作文课是最出彩的。”三年的“素描作文”实践,不但夯实了我的作文教学基本功,而且形成了我的作文教学训练观:科学的素描作文训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有方法可用、有技巧可学,一课一得,得得相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整体发展。然而,作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而应该走向鲜活的生活。我在“素描作文”的基础上,构想了“课内素描作文,课外循环日记”双轨运行的作文教学新思路,鼓励学生5人一组,每天轮流在同一个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生活发现和感悟,彼此借鉴,相互启发,以日记的方式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如果说“素描作文”还有点“被动学”的色彩,那么“循环日记”彰显出“主动学”的能量与“合作学”的精神,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创造性,坚定了我在作文教学改革中的“学生立场”。

  从模仿起步,将他人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少犯一些错误。但模仿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要在模仿的过程中领悟到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从而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走教学正道

  1994年,我有幸参加了苏州市首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师从德高望重的庄杏珍老师。庄老师是江苏省首批特级教师,曾三次赴北京,与叶圣陶先生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一起编写小学语文教材,对语文教育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上,庄老师对弟子们常常施以“严格的爱”。

  在一次研修活动中,我上的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了能上得精彩一些,我做足了功课,教案写得详尽而又周到,甚至每一句教学用语都作了推敲。最后一个写话环节,我担心学生当堂写不好,就在上课前一天暗示学生练写了一下。不出所料,课上得很顺利,尤其是学生的感言让听课老师啧啧称赞。谁知在评课的时候,庄老师毫不留情,一针见血地戳穿了我的“小把戏”,羞得我无地自容。庄老师严肃地告诫我们:“上课不是作秀!教学不能作假!”这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鞭策我要走语文教学的正道:教师要“真教”,学生要“真学”。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研修班结业时,我又上了《可爱的草塘》。课堂上有一位男生举手非常积极,没想到他朗读课文却磕磕巴巴,回答问题也啰啰唆唆答不到点子上,我生怕耽误教学时间和流程,就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朗读和发言,让他听听其他同学的朗读和回答。课顺利上完了,那个男生直到下课再也没有举过手。我很快就淡忘了这个“小插曲”,但是庄老师却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课是为学生上的,不是为听课老师看的!人,有人品;课,也有课品啊!”是啊,一个教师,教学水平再高、教学能力再强,如果他的眼中只有“课”而没有“人”,就缺失了教育之“爱”!要知道,语文的背后是“人”,语文教育的使命是“育人”,“人”在“课”中央,这就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教育初心。此后,我在课堂上就会特别关注那些读不懂、学不会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给他们更多的点拨和鼓励。如果每堂课都能用五分钟甚至十分钟来转变一个学生,那么每个学生都能在你的课堂里获得生命的拔节。这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做人的美德。

  课品即人品,而美德是衡量人品、课品的基本准绳!庄老师用她“严格的爱”,给我诠释了这样一个朴素的真理,让我走上了语文教学的正道。从此,我在任何时候都能从语文教学的本真出发,从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入手,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教学现象中,在五彩缤纷的各色语文旗帜中,始终保持教学的本色,坚守“语文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着力于语言文字训练,着重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

  以嫁接创新

  1997年,我教五年级。班里有一个姓杨的男生记性特别差,前学后忘,前几任语文老师都拿他没办法。没办法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果然,我发现了心理学上常用的组块原理,如果要改善人的短时记忆,一个方法就是要将零碎的信息整合成有意义的组块,学生就能学得会、记得住、用得出。我试着让小杨同学将课文中的生字词按照故事内容进行分类识记,没想到他很快就学会了。于是,我就想能不能将组块原理嫁接到语文教学中来,解决高耗低效的教学难题?从此,我与“小学语文组块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不断跨界嫁接理论,持续深耕三轮课题,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句子。

  第一轮,嫁接心理学组块原理,解决教学内容碎片化的问题。一篇课文中隐含的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不同的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很多教师按照课文顺序,逐段逐句地教“课文”,遇到什么就教什么,碎片化的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的低效学习和记忆负担。一位老师教三年级的《哪吒闹海》,一堂40分钟的语文课,提了30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根据组块原理,我将30多个教学点整合为三个内容板块:第一个是词串板块,选取“称霸一方、兴风作浪;乾坤圈、混天绫;一摆、一扔、一抖”七个关键词,认读生字、熟读词语、概述故事,教得少,学得多。第二个是讲述板块,选取“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这个典型句,通过描述、想象与表演,将这一句简单的话讲成一段生动的话,教得集中,学得扎实;第三个是辩论板块,选取关于哪吒闹海的三种不同说法,讨论为什么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说法。学生在比较和思辨中发现“不同目的不同说法”的道理。经过组块的语文课,犹如用水洗过的天空一样干净,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

  第二轮,嫁接核心素养思想,解决语文教学目标割裂化的问题。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三维目标,在实践中却被当成三类目标,导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之间的相互割裂,“学语文”和“用语文”成了两张皮。学习《鞋匠的儿子》,学生只顾识字学词、朗读概括、讨论林肯是怎样一个人,从未想过如何解决生活中被人取笑的各种尴尬。语文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林肯的伟大人格,更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林肯的“说话艺术”:谦卑有礼、有理有节、以退为进。于是,一位学生因捐款太少被同学嘲笑时,运用“说话艺术”巧妙地化解了捐款时的尴尬:“我知道,我捐的并不多,但也代表了我的一片心意。有人说,穷人捐出的一块钱,有时比富人捐出的100元还要珍贵。假如我连一块钱也没有,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善良的微笑。爱心,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涉及了更多学生在将来生活与工作中可能会用到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语言进行思维、思辨的能力,情感交流与情商发展上的素养和文化理解上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与“语文能力”相关的能力和素养,这样的教学实现了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实践转向。

  第三轮,嫁接语用学关联理论,解决语文教学过程不充分的问题。言语智能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历一个深度交互的思维过程,就是要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你看,推销员的言语交际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往往能切准顾客的心理需要,三五分钟就能让你心甘情愿地购买保险产品。教学许地山的《落花生》,一般人都关注“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却忽略了“怎么跟孩子讲做人”这个更具语用价值的问题。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像父亲那样来讲道理”的学习任务,聚焦父亲与孩子的对话,探索和运用其中的“专家思维”:先是“物与物比”,凸显花生最可贵的特点;再是“人与物比”,突出要做花生一样的人;最后是“人与人比”,从正反两个侧面强调要做什么样的人,不要做什么样的人。三次不同的“比”,由物及人,由人及理,层层推进,句句因果,体现了语言的逻辑力量,让学生真正学会了怎么说理,为何这么说理。这样的语文教学,教得专业,学得深刻,用得透彻,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智能挑战。由此,我嫁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创新了语文组块教学实践,提出了角色赋能的任务化学习,实现了从“知识”到“素养”的过程转化,最终于2018年获得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靠团队接力

  语文教育是“根”的事业,需要一群人乃至一代人、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一个人,一生只能做成一件大事;一群人,一心就能走出一条大路,一条语文教学的科学之路,一条改变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

  让自己长成一棵大树。我深知要做成一件大事,必须有一种“扎根精神”,像大树一样,将研究之“根”深深地扎在实践的土壤里。做强自己,让自己长成一棵大树,才能更好地引领团队。35年来,我坚守在语文教学第一线,通过三轮嫁接实验,将实践创造与理论建构融为一体,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为言语智能而教”理念下的组块教学三大实践:板块式课程、联结性学习与统整型实践;提炼了六条实操路径:字根识字、词串识记、句式类化、结构变式、主线勾连与类篇教学,解决了识字学词、单篇读写、群文教学等教学内容的结构化问题。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前,我们又运用“九宫格”设计了“九宫”任务单:正中一格为“学习目标”,四周八格为“学习任务”,正所谓“目标在中央,任务在四方”。“九宫”任务单是一种便教利学的教学工具,实现了教有思路、学有地图,一单在手、教学不愁。

  使同伴变得更加优秀。团队的伟大,正在于让每一个伙伴都变得更加优秀。我们采用“一课三磨”的方式,通过团队共同打磨课例,把组块教学的思想理念和策略方法转化为每一个教师的实践能力,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优秀课例。一磨教材解读,通过删、增、改等路径整合内容板块;二磨活动设计,整体设置“课堂情境、角色任务、系列活动及具体步骤”;三磨现场重构,通过课堂观察及反思重构,设计更优化的教学方案。“一课三磨”磨的是课,得的是法,成长的是人,让人脱胎换骨、化蛹成蝶。20多年的组块教学研究,呈现了《螳螂捕蝉》《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100多个经典课例,涌现了沈玉芬、徐国荣、王晓奕等一大批特级名师,形成了一支优秀的组块教学研究团队。

  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组块教学犹如蒲公英的种子,趁着教学改革的春风,吹到了全国各地落地生根。2004年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扎下了根,于2015年成立了组块教学象山工作站,区域15所小学整体推广组块教学实验。此后,组块教学先后建立了广西柳州、江苏江阴、黑龙江大庆、湖北赤壁、重庆两江等7个组块教学区域工作站,300多所学校的近万名语文教师加入研究队伍,呈现了继往开来的教学气象。

  模仿、融合、创新,是我在语文组块教学研究中经历的三个不同境界,而每一个境界都是一道教育的风景,也是人生的风景。

  (薛法根 作者系全国模范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程开甲小学校长、苏州市教科院副院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人民教育》2023年第17期,原题为《语文是“根”的事业》

  作者:薛法根

  举报/反馈

上一篇:徐俐现身《生我养我的地方》看片会 寄语学生们珍惜当下
下一篇:关于规范餐厨垃圾收运处置致永州市民的一封信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