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新区明月湖畔,百余诗人学者共赴诗歌盛宴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两江生明月,明月映诗心。10月25日上午,“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诗歌节暨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在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的100余名华文诗人、诗学家汇聚重庆,以科技为羽翼,助推诗的想象与创造,共享华文新诗的华彩盛宴。▲“明月湖杯”全球华语科幻诗歌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记者 赵欣 摄本次活动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两江新区社会发展局、西南大学社会科学处(社科联)、《南方文坛》编辑部共同主办。其中,诗歌节主题为“诗与科学交相辉映”,诗学论坛主题为“国际华文诗歌的交流与互鉴”。当日上午,作为本届诗歌节的重头戏,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开幕式暨“明月湖杯”全球华语科幻诗歌主题征文大赛颁奖典礼举行。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终身荣誉所长、本届诗歌节暨诗学论坛主席吕进教授致开幕词。▲吕进教授出席论坛。记者 赵欣 摄“重庆是中国诗歌重镇,秋天的明月湖是个生长诗歌的地方。”吕进介绍,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于2004年发起,对全球华文诗歌界产生了持续深远影响,“首届论坛提出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三大重建’为中心的‘新诗二次革命’,引起了长期关注和实践。多年来,论坛始终关注华文新诗需要长期探讨的根本性话题,以及新的诗歌现象、诗学问题,有力推动了华文新诗的新时代研究、传播。”本届诗歌节除了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这一主体活动,还在正式开幕前启动了全球华语科幻诗歌主题征文大赛。围绕“科技未来·明月初照”的主题,大赛期望通过“诗歌”与“科学”的梦幻联动,激发诗人的创造潜能,让新诗成为熔铸“人文中国”与“科技中国”的独特文化符号,在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世界语境之中,彰显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科幻与诗歌产生了奇妙的连接,也产生了‘人工智能与新诗’这一话题。我以为人工智能有芯而无心,它的诗是冰冷的,诗人的诗却有诗人的体温;人工智能写诗擅集百家之长,却无标识度,经典诗人都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吕进说,诗歌的基本思维方式是想象,没有想象力的诗人是不可想象的,科幻发展了想象力,让我们走向未来,创造未来,“想象力是科幻与诗歌的连接点所在,人工智能将如何对新诗发展产生影响,还需要我们拭目以待。”▲第八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上,专家学者就华文新诗相关话题进行分享。记者 赵欣 摄在开幕式及颁奖礼之后的诗学论坛,著名学者方长安、朱寿桐、吴景明、赵黎明、江弱水、李震、周晓风、朴宰雨等,分别就《传播接受与中国新诗史重构》《泰国汉语小诗运作的文学史意义》《从“承担历史使命”到“与自我对话”:北岛海外诗歌创作的转变》《论臧棣的物景诗写作及其语言哲学》《杜诗与西方诗学的契合》《人工智能与人本主义诗歌批评》《数据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以抗战大后方诗歌研究为例》《探索抗战时期韩中华文诗歌所呈现的联合斗争主题与艺术》等话题进行了分享,共同探讨华文新诗的历史与现状。▲活动现场。记者 赵欣 摄诗学论坛各分论坛在当天下午进行。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诗人、学者将聚焦“人工智能与诗歌写作”“华文新诗新传统的建构与反思”“中国新诗的海外传播研究”“中外现代诗学互鉴及诗歌比较研究”“川渝新诗创作研究”“著名诗人及诗学名家个案研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华文新诗的历史与现状等诗学议题展开讨论,为当代新诗健康发展共谋思路。按照诗歌节日程,10月25日晚,“两江生明月——明月湖诗会”将以诗剧、音乐、舞蹈、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演绎李白、何其芳、舒婷、吕进等古今诗人作品,讲述诗歌中国,传递诗意人生;10月26日,海外华文诗人宇秀、饶蕾、杨玲、梦娜、刘育龙等将立足自身创作实践,聚焦海外华文新诗创作的现状,深入探讨海外新诗写作与发展的多种可能性;熊辉、张中宇、万龙生、唐德亮、张德明等诗学名家则从诗的翻译、形式、韵律、主题等多角度、全方位展示新诗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新诗的二次革命”提供不同的思考进路。“正如刘禹锡诗中所言,‘湖光秋月两相知’,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学者齐聚重庆,来到美丽的明月湖畔共享这场诗歌盛宴,其实也反映了中国新诗的蓬勃发展。”吕进说,作为中国新诗的一面重要旗帜,“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未来还会进一步凝聚华文诗人、学者之力,积极关注新的诗歌现象,研究新的诗学问题,直面新的对诗歌创作提出的挑战,“这是当代诗人与诗学研究者的责任,也是中国新诗‘守常求变’和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举报/反馈

上一篇:GMAT作文指导
下一篇:“排头兵”就要朋辈帮扶!看这群“学习管家”的超强磁场 !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