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语言服务出口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作者:王立非

  一、我国语言服务市场总产值

  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的语言服务市场产值超过2125亿元,其中,翻译类语言服务企业产值占50.63%;23.74%的产值由含有语言服务的各类企业贡献;25.61%的产值由外商投资的语言服务企业贡献。按照过去20年语言服务产业发展趋势,到2025年,我国语言服务市场规模大约可达10363.8亿元,市场潜力巨大,包括机器翻译、语音识别、语义和文本自动处理、术语库、语料库和语言资源管理、语言智能科技产品、游戏动漫产品和服务、网络文学出海、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资讯产业、视听本地化、言语健康医疗、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版权贸易、跨境社交电子商务等。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以语言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超过5.4万家,占全国语言服务企业总数的4.4%;含有语言服务业务的信息科技企业达95万余家,占比达到76.69%;外商投资企业23万余家,占比18.91%,企业总数超过124万家。

  二、我国语言服务出口规模分析

  2021年,我国的语言服务出口总体规模达63.765亿元,四大重点区域语言服务出口规模8.975亿元,包括京津冀区域1.594亿元、长三角区域2.93亿元、粤港澳大湾区3.737亿元、海南自贸港0.714亿元,四大重点区域语言服务出口总额占比14.08%。

  1. 京津冀区域语言服务出口

  统计显示,2021年,京津冀区域的语言服务出口为1.594亿元,占京津冀语言服务总产值的2%左右。其中,北京的语言服务出口最多,达1.349亿元,超过京津冀区域平均产值的一倍多。河北和天津比较接近,规模较小,分别为0.126和0.119亿元。总体看,京津冀语言服务出口规模较小,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京津冀应抢抓京津冀一体化建设,以及北京“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的机遇,充分利用国家扩大服务业开放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加大拓展海外市场。

  2. 长三角区域语言服务出口

  统计显示,2021年,长三角区域的语言服务出口约为2.93亿元,占长三角区域语言服务总产值的3%。其中,江苏语言服务出口位居长三角之首,为1.67亿元,占长三角语言服务出口的57%;其次为上海,达0.95亿元,占32%;浙江和安徽语言服务出口分别为0.23和0.08亿元。总体看,长三角区域的语言服务出口仅次于大湾区,在全国领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产业和区位优势,语言服务出口潜力较大。

  3. 粤港澳大湾区语言服务出口

  统计显示,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服务出口3.737亿元,约占大湾区语言服务总产值的3%。广东语言服务出口在粤港澳大湾区遥遥领先,为3.256亿元,约占大湾区语言服务出口的87.12%;港澳特区的语言服务出口较小,分别为0.408和0.073亿元,只约占12.87%。可以看出,粤港澳大湾区的语言服务出口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广东和港澳出口不平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要求充分利用深度开放带来的便利和优势,推动全方位主动开放和服务业扩大开放,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以及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带动作用。语言服务产业要加快机制体制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探索中国式语言服务现代化。

  4. 海南自贸港语言服务出口

  2021年,海南自贸港的语言服务出口总计0.71亿元,其中,语言服务企业0.16亿元,含语言服务的企业0.2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0.28亿元。语言服务企业总数达到11,740家,但是其中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占比90%以上,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少,小微企业居多,区域分布集中在海口和三亚,难以满足自贸港建设的需求。海南自贸港的语言服务产业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相比,比较薄弱,发展潜力大。海南自贸港可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大引育力度,把国内的优质语言服务企业引入海南。同时,加快培育本岛的语言服务企业,助力海南语言服务产业整体发展,扩大海南语言服务出口规模,改善海南自贸港的国际营商环境,服务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2022年,海南省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家营商环境建设厅,期待包括语言服务在内的海南服务业将迎来宜商环境的巨大变化。

  三、问题与建议

  1. 存在问题

  我国语言服务出口业务发展迅速,但仍存在问题和挑战。一是我国语言服务企业规模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缺乏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和标准化的管理体系,服务质量不稳定,影响语言服务“走出去”的效率。二是我国目前语言服务行业仍然缺乏完善的质量评估标准与体系,导致服务定价和质量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影响整体语言服务行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三是我国目前语言服务技术水平仍需提高,国际市场对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语言服务企业需要不断探索技术与人力的平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同时不断研发中国特色语言服务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落地。四是我国目前依然缺乏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能够管理和运营出口事务的语言服务人才。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路径缺乏限制了中国语言服务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2. 建议

  (1)建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优惠税收、提供融资支持等方式促进和扶持区域语言服务出口。(2)建议加强语言服务出口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服务出口质量和水平。这是扩大出口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3)建议拓展语言服务出口领域和对象,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通过拓展语言服务形式、语言服务内容、语言服务对象等方面的创新来满足不同海外市场的需求,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4)建议增进与国际语言服务市场的联系和合作,提高海外信息透明度和可靠性。可以通过开展语言服务出口市场调研、参加国际会展、建立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等方式来提高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项目合作,拓宽合作渠道和机会,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语言服务水平和降低语言服务出口成本。(5)建议强化海外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通过开展海外市场推广、提高跨境网络营销能力、参加国际赛事等方式提高语言服务企业品牌海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6)建议提高语言服务出口人才培养和技术水平,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等方式来提高语言服务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7)建议注重服务出口体验和用户反馈,通过建立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语言服务满意度调查和反馈机制等方式来提高语言服务出口体验和用户满意度,树立良好的服务口碑,吸引更多国际客户和订单。

  本文为国家语委科研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语言管理理论建构研究”(ZDA135-16)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便利度测量模型构建与应用(20YYA002)的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王立非,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国际语言服务研究院院长,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负责人,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华北科技学院特聘兼职高层次专家)

  (来源:新视线)

上一篇:初中毕业好多年怎么提升学历?
下一篇:格桑花开 暖心相伴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