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告知承诺制”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全覆盖 以“严管理”护驾“真放权”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9-03
手机版

  湖北日报讯 (记者李源、通讯员李国荃)“你单位开工前承诺的规划指标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实测面积超出114.90平方米。”8月22日,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武昌分局(以下简称武昌分局)向武昌区某项目建设单位通报审查结果,要求后者对照承诺事项进行整改。

  过去半年间,武昌分局按照中央、省、武汉市“加强告知承诺制事中事后监管”的相关要求,对2018年9月至2022年底尚未竣工验收的,以及今年以来尚在建设的百余个“告知承诺制”项目实施审查,确保承诺事项“搭白算数”。

  从立项到开工要经历较长时间,特别是审批事项繁杂,曾是困扰诸多重点项目建设的“老大难”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告知承诺制”应运而生。“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作出书面承诺并提交报建资料后,相关部门不再对项目资料进行实质性审查,直接作出审批决定。”武昌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简政放权的创新举措,“告知承诺制”为项目开工节省了大量时间,受到建设单位普遍好评。

  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单位可能存在违反承诺、“说话不算话”的情况。为此,中央、省、武汉市多次发文要求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对“告知承诺制”项目实施“回头看”“实时看”,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同时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审查对象如何确定?审查内容有哪些?上述负责人介绍,针对2018年9月至2022年底启动建设尚未竣工验收的“告知承诺制”项目,按30%的比例抽检,视具体情况扩大抽检范围;对今年以来动建的“告知承诺制”项目,则采取全覆盖“应检尽检”。审查事项包括规划指标、日照影响评价、海绵城市专项设计、建筑核位红线图等。

  从过去半年间的审查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项目兑现了承诺,但也有少数项目在日照影响评价、海绵城市专项设计等事项上违反承诺。“对审查存在问题的项目,我们允许建设单位进行资料补充和申辩,经相关方面联合讨论后形成整改意见。”上述负责人说。抽检的初衷是落实监管职责、确保建设单位履约践诺。针对整改到位的案例,能不处罚就不处罚,尽量减少服务对象的行政成本。

  下一步,武昌分局还将探索“实时抽检”“前置审查”等举措,对违反承诺的行为及时纠偏,确保不影响核发《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划条件核实证明》,助力各重点项目按时验收交付。

上一篇:甘肃永昌开放大学2023年春季开放教育招生简章
下一篇:上海临港新片区四周年成绩单彰显“三度”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