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电影,牢牢抓住了杨幂的眼球,也打开了国人解读活着的天花板
央视的《走近科学》是“标题党”的鼻祖。
这个节目经常起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标题,片头展示一些超自然的现象,分上中下三集进行解谜。
比《名侦探柯南》还玄乎,可最后的真相,往往让人啼笑皆非。
有一期节目叫《天降蓝冰》。
天空一声巨响,蓝色冰块从天而降,村民纷纷品尝,大爷称每天舔一舔,能包治百病。
最后的真相是,这些蓝冰是飞机航班上处理过的人体排泄物。
有一期节目叫《半夜“鬼”拉灯》。
家中的灯经常半夜亮起来,老人吓得生病住院,专家来了也解释不了。
最后的真相是,家里的开关螺丝松了。
有一期节目叫《诡异的带电村》。
无锡的一个村庄,似乎被某种神秘力量控制。
拿测电笔在空气、窗户、泥土里都能检测到电,一时间人心惶惶。
最后的真相是,测电笔坏了。
重复的套路下来,很多年轻观众也就厌倦了。
其实《走近科学》也有自己的苦衷。
这档节目的受众,涵盖各个群体,其中农村中老年人占大头。
他们很容易相信封建迷信。
现实中农村也有很多怪力乱神的传说,背后的真相,往往就像节目里呈现得那么荒谬。
所以这个节目在年轻人看来很可笑,但其实帮助一大批中老年观众,破除了鬼怪迷信思想。
不过碍于大众舆论,这档节目后期,也开始调整。
舍弃猎奇风格,转而探究超级水稻、铁轨这类工业及自然的奥秘。
收视率自然可想而知。
于是,2019年9月30日,《走近科学》停播。
不过消失?3年后,有一部“电影版”的《走近科学》,却悄然登陆了各大院线。
片名就叫《宇宙探索编辑部》。
看故事简介,还真是“走近科学”那一套,讲的是一个民科,寻找外星人的故事。
再看演员阵容,几乎没有一个知名演员。
似乎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部小成本荒诞喜剧,在电影市场,掀不起什么浪花。
可影片上映后,却口碑炸裂。
豆瓣开分高达8.7分,目前稳定在了8.4分,已经是2023上半年华语最佳。
全片最大牌的,不是主演杨皓宇,而是《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他在拍摄《流浪地球2》的同时,担任了本片的监制,还友情客串了一个角色。
片中他饰演的是《流浪的球》导演,增加影片“星味儿”的同时,也给影片带去了不少笑料。
本片还在全国各大高校路演,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其中在清华路演时,杨幂都作为普通观众,自发前去捧场。
观影结束后,大家普遍的评价是,这部“走近科学”竟然用最荒诞的方式,拍出了国产片少见的高级感。
不同观众的观影体验,也完全不同。
有人看得云里雾里,有人看得捧腹大笑,还有人看得热泪盈眶。
而对于影片的解读,更是五花八门。
有人说,本片的主角唐先生,其实就是《hello!树先生》里的树先生。
有人说,本片的故事是带有荒诞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还有人,从拍摄手法上分析,说看到了《中邪》《路边野餐》的影子。
真应了那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那么《宇宙探索编辑部》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
皮哥觉得,这部影片好就好在,提供了多义性的解读空间。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看到什么样的故事。
在皮哥看来,影片至少有三个版本的解读。
这三个版本,层层递进,越品越有味道。
版本1.0:如何放下丧女之痛
郭帆是《流浪地球》的导演,也是《宇宙探索编辑部》监制。
这不是巧合。
两部影片,可以看作是科幻片的一体两面,本质上都是在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
只不过,《流浪地球》是硬核科幻。
它是“从内向外”扩展,将“家园”的概念,扩展到了整个宇宙。
“带着地球流浪”,展现了东方式的浪漫主义,走的是大格局。
而《宇宙探索编辑部》另辟蹊径。
当它与“民科”、“荒诞”、“精神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软科幻电影。
它是“从外向内”挖掘。
将“寻找外星人”这么一个飘在天空中的概念,拽回到“女儿自杀后,自己寻找内心救赎”这么个接地气的苦情故事上。
走的是小情怀。
它用《走近科学》的方式进行叙述。
表面的故事,越是荒诞离奇,背后的情感越是真挚感人。
这也是本片最能引起普通观众共鸣的点。
我们细看具体情节,大家就更能理解了。
主角唐志军(杨皓宇 饰)是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的主编。
他痴迷于地外文明数十年,导致妻子和他离婚,女儿抑郁自杀。
寻找外星人成为了他唯一的情感寄托。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杂志社日渐式微。
唐志军像被新时代抛弃的旧时代遗民,穷困潦倒。
有一天,他突然收到了疑似宇宙的信号,便召集一帮伙伴,踏上了寻找外星人的旅途。
整个故事分成明暗两条线。
明线上,老唐身边跟着几个人。
分别是他的同事秦彩蓉,UFO爱好者那日苏,抑郁症女孩儿晓晓,头戴高压锅的孙一通。
这个组合,简直是“失意者联盟”。
他们不好好讨生活,去找外星人,普通观众是很难理解的。
暗线上,这几个人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小伙子那日苏是UFO爱好者,也是社会边缘人物。
他口吃,是主流社会的“失语者”,象征着主角老唐的同类。
戴高压锅的孙一通。
他和主角一样遭遇了贫困和亲人的离世,用诗歌找到了情绪的出口。
他象征主角的启迪者,老唐从他身上,找到了启发:
“数学太确定了,我学不好,我还是更喜欢语文。”
最后他就是用给女儿写诗的方式,找到了自我的救赎。
女孩儿晓晓,是主角亡女的映射。
她饱受抑郁症困扰,全程冷眼旁观了老唐的疯癫行为。
两人的相处模式,其实就是女儿生前和父亲相处的方式。
如影随形,却又若即若离。
同事秦彩蓉,是主角前妻的映射。
两人克服现实的困难,一同上路,一路争吵,一路相随。
最终还是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她轻舟远航,他继续跋涉,从此天各一方。
明白了这些象征意味,整部电影便有了一个易读版本——
主角唐志军无法承受丧女之痛,踏上了救赎之旅。
一路上,他从路人身上,找到了妻女的影子。
体验过曾经的伤痛后,终于在同行者和启迪者的陪伴下,和自己的内心完成了和解。
版本2.0:如何作为异类,在人群里生存
如果只是停留在第一个版本,那就是把天上的东西强行拽到了地面上。
是接地气了,但也浪费了,这么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
导演显然不满足于,讲述一个绝望之后寻找救赎的故事。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过,《地久天长》讲过,甚至大部分的公路片也都讲过。
再多的包装,也遮不住陈词滥调散发的酸臭味儿。
那么一个进阶版本就是,影片其实讲述的是,一群异类该如何在主流社会里生存。
是的,影片中的角色,几乎全都是社会的异类。
他们拥有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不被周围人理解。
可又无法掌握话语权,为自己辩解。
终于在一次次的内耗中,燃尽了自己的青春与梦想。
在现实中,这群蝼蚁,注定要自生自灭。
在电影中,他们要么像贾樟柯镜头下的小武,被社会排挤,最后在众人的围观下,缩成一只蚂蚁;
要么像树先生,善良被一次次辜负,最后被逼成了精神病人。
而在《宇宙探索编辑部》里,这群无处安放的逐梦人找到了灵魂的落脚处。
他们聚在一起,来了一个《飞越疯人院》式的壮举。
所有不被外人理解的梦想,被抽象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符号:
电视机的雪花点,连接着宇宙,寻访鸟烧窝,遇到异象。
花520元,买“外星人”被嘲笑,看麻雀爬满了石狮子,忽然顿悟,骑着毛驴趟过溪流,取得真经……
很多人看哭,大概就是看懂了这个版本。
有没有外星人存在,不重要。
一个人有没有资格,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去追逐那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才重要。
巧妙的是,这个团队中,还有一个直人秦彩蓉。
她就是我们现实中的俗人。
每当团队跑偏的时候,她总能站出来补刀。
“爱无法发电,但是牛粪可以发电。”
类似这样的金句层出不穷。
有这么一个直人在,那些怪人的怪就好像有了一个参照系,他们的行为,也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不过这样的超现实手法,并不罕见。
路遥《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安遇见了外星人;
贾樟柯《三峡好人》里,韩三明看到了上升的火箭。
其实都和本片中失意人寻找外星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版本3: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再提高一个层级,从天空突破大气层。
那么创作者,就站在了宇宙的维度,俯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
也发出了终极一问:
“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影片的英文译名叫“Journey to the West”,中文名就是《西游记》。
导演孔大山自己也坦言,他就是按照《西游记》的方式去构思人物的。
主角唐志军,姓唐,既让人想到唐僧,又让人想到唐·吉坷德。
一个寻找真经,一个对抗时代,全都在苦苦求索。
而影片中的唐志军,可以看作他们的结合体。
启迪者孙一通,导演透露,这个角色代表的是孙悟空。
他是团队中最具前瞻性的角色,他用诗歌破解了这些人心中的困惑。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孙一通头上戴着一顶高压锅,非常惹眼。
导演说这个造型,参考了80年代流行的“气功热”。
但导演没说的是,这个角色造型,像极了诗人顾城。
顾城也是80年代的风云人物,他也是那个时代的异类。
他写出了最漂亮的诗句,但也干出了最荒唐的事儿:杀死妻子,然后自缢。
影片中探讨人和宇宙的关系,片尾给出了答案——
浩瀚的宇宙不断缩放,最后变成了人体的一段DNA。
人或许很渺小,或许本身就是一个宇宙。
而顾城的诗歌《远和近》也有类似的表述: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此外,口吃的那日苏、没有存在感的晓晓,会让人想到,无法言语的白龙马、默默无闻的沙和尚。
这么看的话,整部电影就超脱了个人的悲欢,变成了一群理想主义者对未知宇宙的探索。
影片没有太多特效。
为了增加那种不真实感,导演多次使用了跳切的拍摄手法,营造出那种似真非真的恍惚感。
当然也让很多观众看得头晕目眩,甚至有人看得呕吐了。
导演在构图的运镜上,借鉴了毕赣的拍摄手法,打造了一个诗意又带有乡土气息的世界。
而为了增加真实感,导演采用了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
在这场冒险之旅中,观众也作为参与者参与进来。
好几个镜头,主角直接对着镜头念对白,好像在和观众对话。
有一幕孙一通让大家闭上眼,
周围人闭上后,他还特意对着镜头说了句,“你也把眼睛闭上”。
观众能瞬间被拉进这情境之中。
主演杨皓宇也贡献了最精彩的表演。
他演的主角唐志军,既荒诞又真实,每个人都能从生活里找到真实的原型。
就像影评人史航评价的那样,“他让你觉得你有过这样一位长辈,就是最近失去了联系。”
这位宝藏演员总是在影视剧里出演配角。
这一次终于找到了一个最贴合他的角色,表演上大放异彩,值得一个影帝提名。
最后,影片也告诉我们——
人生或许毫无意义,而寻找意义的过程,就成为了最大的意义。
就像电视机里的雪花点。
本身毫无意义,但在主角老唐看来,它就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
这是多么浪漫的表达。
总之,《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一部由浅入深的电影。
表面看就是一部“走近科学”,但细细品味,至少能看出三个版本的故事——
父亲悼念亡女,失意者抱团取暖,理想主义者探索宇宙。
每深入一次,你都会获得新的体验。
这种充满灵气、余韵悠长的影片,是当下电影市场最为稀缺的。
你看过这部电影吗?
你看懂了哪个版本,或者说,你还能看出哪些版本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上一篇: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
下一篇:遇见你,是我一生的幸运!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
- 首个无短板超短焦投影诞生?坚果O2超短焦系列以颠覆之名叫板激光电视
- 抢抓机遇、担当作为、勇争一流,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武汉市扎实开展第二批主
- 早教机构、物业服务问题突出
-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贸易畅通专题论坛取得丰硕经贸成果
- 人流榜单!沈阳人流医院哪家好排名“公开发布”沈阳人流好的医院公开
- 哈市开展“环卫工人安全作业”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 托福阅读试题陷阱解析
- 必须规范使用!中传文化管理学院发表十点倡议,引导广大学子规范使用AIGC
- 内心的渴望是与故土永远厮守
-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医教协同培养基层健康“守门人”
- 山东青州:有温度,有力度,这样的教育真给力!
- 吉林省吉林市:发放购房补贴,打击抹黑唱衰楼市的不当言论
- 托福独立作文的结构
- 多国音乐家昆明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凝心聚力 有“备”而来
- 春城少年丨现场开题现场写文,五年级学生如何应对?
- 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江湾小学:用阅读浸润孩子们的童年
- 英国热门留学专业牛校推荐
- “红色沂蒙·时尚临沂”打造今日“琅琊榜”
- 贾丁:把山西医科大学爱尔眼视光学院打造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典范
- 青岛啤酒原料仓疑被工人小便污染,律师:可能涉嫌破坏生产经营罪,或处七年以下有期徒
- 今日辟谣
- “上海论坛2023”年会回归线下 倡导跨国界、跨学科、跨领域对话
- 重庆118名运动员出征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合川区将承办第六届全国智力运动会
- 一家3口全部感染!成人也会中招,有人肺部出现大片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