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学习】冒牌消防培训,骗子的这些手段要小心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3-28
手机版

  近期,全国各地各类冒牌消防培训机构频频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了广大群众的利益,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危害。在此,提醒广大群众: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是各级消防救援队伍的责任和义务,不会收取费用,更不会推销消防书籍、器材等消防产品。

  冒牌消防培训通常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声称免费提供消防培训,实际目的却是以远高于市场均价兜售常用消防产品,追求高额利润,且其售卖的消防产品很多并非来自正规渠道,质量参差不齐;群众如购买到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反而会增加安全风险;二是此类机构通常不是依法批准的消防安全培训机构,为骗取群众信任,通过相似的配饰着装、常见的消防元素、模糊的机构名称假冒消防等部门或合法培训机构,联系企事业单位等寻求配合或在各类网络平台举办直播,迷惑性强,流动性大;三是为鼓动群众购买消防产品,假冒培训人员会在培训中弱化、诋毁消防救援机构的作用,传播错误的消防知识,煽动性、误导性很强,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骗子们的常用套路

  手段一

  劣质产品,高价推销

  一些培训单位打着防火中心、消防宣传中心等旗号,主动联系单位,免费讲授消防知识,当讲座结束后,他们会拿出一些灭火器、防烟面具、救生绳等消防器材以及消防书籍、图册和音像制品进行推销,并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并且其中可能包含假冒伪劣消防产品以及盗版书籍。

  手段二

  假装检查,收取罚款

  不法分子学习消防专业术语,并制作可信度强、仿真度高的假证件、假文件冒充执法人员,对单位或场所强行检查,然后以场所存在火灾隐患为由,进行“高额罚款”。一旦收取罚款后,就逃之夭夭。

  手段三

  上门检查,强行推销

  不法分子冒充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到各单位进行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检查结果往往是以灭火器、烟感报警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不足或损坏为由,推销不合格消防产品,进而从中渔利。

  手段四

  发布通知,骗培训费

  传真至单位带有消防部门公章的通知文件,要求企业单位进行新的消防安全条例培训,并将培训费存入私人银行账号。

  手段五

  征收“押金”,允诺退款

  打着“消防安全防火”等旗号,到处征收“押金”,并声称只要在一定时段内不发生任何消防安全事故就能全额退款。

  手段六

  电话威胁,推销器材

  不法分子在对企业进行电话营销过程中,自称是消防部门工作人员,强行向各企事业单位推销培训书籍及消防器材,一旦企业提出异议,他们则以消防许可、检查不合格等理由相威胁,迫使被害人就范。

  手段七

  “便衣督察”,上门恐吓

  不法分子假冒上级消防执法人员自称“便衣督察”,以恐吓、威胁举报等手段推销消防产品、承接消防工程。

  手段八

  假装采购,骗取投资

  不法分子冒充消防大队工作人员号称有一批物品需要代购或有工程可以承包,以此要求各商家垫付货款、工程款,或者要求从中获取回扣。有时还会主动向各商家提供所谓的“供货商”号码,让各商家自行与“供货商”联系。所谓的“供货商”与各商家“谈妥价钱”后,向各商家提供账号以供转账。

  为了防止大家上当受骗请记住以下几点

  1.消防救援部门面向社会单位的消防教育培训均为免费,不存在也不可能出现任何收费的品类、项目,更不存在所谓的“必须购买教材”。

  2.消防救援部门从不生产、经营、贩卖消防设施设备或器材装备,更不可能打着任何旗号强制销售消防产品。

  3.消防救援部门采购消防装备器材,会经过正规的招标采购程序,不会要求单位或个人垫付资金在指定供货商购置物资或垫付指定的工程款。

  4.消防监督执法人员在给予单位或个人罚款的行政处罚时,会制发《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罚款缴纳通知书》,罚金绝不会通过转账等方式汇入个人账户。

  请大家保持高度警觉,提高防范意识,如果您怀疑有人冒充消防工作人员可联系当地消防救援部门进行求证,发现此类骗局要及时拨打110报警,防止骗子继续行骗。

  原标题:《【宣传学习】冒牌消防培训,骗子的这些手段要小心》

  阅读原文

上一篇:企业如何搭建好一个百人规模的培训体系?
下一篇:庐阳一周大小事 | 安全教育进校园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