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北大教授:文盲才看他的书

栏目:学历教育  时间:2023-02-06
手机版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对于文学作品的真对下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此衍生出对于作者的争论,也是寻常可见。

  对于南怀瑾的争议,在我国文坛上也是少见的。理解他的人称之为国学大师,而北大教授却怒批:文盲才看他的书,没有一丝一毫的的文学可读性,那么南怀瑾是“大师”还是“骗子”呢?

  其实,无论是国学大师还是骗子,南怀瑾在文学上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真正意义上对于文学作品的争论与作者之间并不存在多大的关系。

  一、从小不凡,前半生跌宕的南怀瑾

  南怀瑾出生于一个殷实的商人家庭,从小就有慧根的他显示出了常人的不同之处。在私塾里,他熟读诸子百家四书五经。而父亲对于他的要求是希望能够读出认知与继承家业,但他的想法就是能够在蓬门陋巷、教几个蒙童。

  这是他在六七岁时的想法,而此时的大多数人还处于蒙昧阶段,又怎么会有如此超前的想法?但是当时南怀瑾在小学时候的成绩是稳居倒数第一,最终连小学都无法顺利毕业、获得了失业证书。

  天有不测风云,在南怀瑾12岁时,因为被海盗洗劫导致家道中落,他也不得不早早辍学。之后南怀瑾在17岁便和自己的姨表姐结婚了,并已生有一个儿子。但此时的南怀瑾内心依旧有着自己的武侠梦,他选择不顾自己新婚的妻子和孩子选远走杭州、弃文从武。

  从小读书的南怀瑾,谁也未曾想到他能有学习武术的天分?在浙江一个国术馆学习武术顺利毕业的南怀瑾,还取得了武术教官的资格证。

  在接下来的人生当中,刚刚20岁的南怀瑾就遇到了战争时期。从小学习不好的,他竟然考上了中央军校的政治研究班,并在毕业以后顺利留校担任军官教育员。

  谁也不曾想到,从小学习不好的他竟然能够顺利接受高等教育,还在高校占有一席之地。没有人能够看得出这个人未来的身份竟然又有了一次巨大的转变,南怀瑾遇到了改变自己未来一生的人。

  二、国学大师,一个佛性深种的学者

  1942年,南怀瑾遇到了禅门居士袁焕仙。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南怀瑾开始和佛学结下了神秘的未解之缘。对于南怀瑾,袁焕仙是非常看重的。

  他认为此人能够传他的衣钵,因此对于他的教授是非常用心的。而此时的南怀瑾也认为自己已经开窍了,告别自己从前任性而为的生活、开始了追求佛学的道路。

  1943年夏天,南怀瑾孤身一人来到峨眉山的一个佛寺闭关修炼。在这段闭关时间里,他对于佛家经典有了更深的领悟。与此同学在这场闭关修炼当中,他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使命是对于儒释道文化进一步传播,结束这文明的断层。

  1946年从闭关以后的南怀瑾下山,开始了传播儒释道文化的过程。而他选择的道路则是不断著书,他将自己对于佛道儒的理解与文字的形式进一步传播开来。

  正是凭借着在闭关几年间对于产业学的深入理解,南怀瑾在自己的著作当中一针见血,指出了当前文化的现状和自身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凭借着独到的见解,南怀瑾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

  1947年受杭州灵峰寺住持的邀请,为僧人们教授禅修课程。他搬到台湾以后面对着当时日本人在美国大肆宣传禅学、将禅学纳入日本传统文化的困境,他放下身段为别人讲经解疑。

  正是这样孜孜以求的生活,让南怀瑾获得了国学大师的身份。他对于禅学的理解,也让很多人拍手叫好。他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回应,在台湾传统文化方播放的南怀瑾的书也受到很多人的追捧,成为了大陆和台湾对话的桥梁。

  三、骗子,基础沉淀的缺少引争议

  然而,一些细心研究他著作的学者却认为南怀瑾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国学大师。正如某位北大教授所说的,南怀瑾的书只适合村夫文盲阅读。

  南怀瑾为了进一步传播中华的禅学选择了一刻不停歇的著书出书,内容涉及儒释道和诸子百家。但是他没自己做错了很多文化学者的批评,因为在他所写的书中摆出一些历史事实的错误,包括古文注释的错误都体现过。

  不仅如此,在南怀瑾的一些著作当中,也被某些文化学者抨击,他们对南怀瑾的著作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南怀瑾说经写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无章法,无规律,管你汉语的语言规则,还是各代注者的研究成果,任何新奇的思想都敢讲,任何让人大跌眼镜的观点都敢提。”

  但是对于南怀瑾是骗子的争论,本质上应是文化基础沉淀缺失所引发的。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南怀瑾已经缺乏一定的文学基础是有目共睹的,自然而然在他的作品当中出现文学错误是可以谅解的。

  而将其归结于骗子这一方来说,明显是缺乏理智的。他一生致力于宣扬中华禅学,用自己的努力唤醒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

  四、开卷有益,大师与骗子何足道哉

  在南怀瑾长达70多年的住宿过程当中,早已写下了非常多的经典著作。对于他而言,能够去到宣传文化的作用便是值得。历尽千辛万苦的南怀瑾也在晚年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回报,任何一本书的本质,只要开卷有益,便能达到他所撰写的目的。

  对于南怀瑾自己的书虽然有错误,但是能够让更多的中国人进一步了解到自身的传统文化便足矣。大师还是骗子的争论,对于南怀瑾来说都是无足轻重。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瞄准》池铁城认女儿另有图谋,廖杰结局已有伏笔
下一篇:全国率先!北京增设应急专业职称

最近更新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