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邮电博物馆里探秘通信史!"文博市南"公益研学课堂体验"发电报"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青岛新闻网10月16日讯(记者 宋波鸿)电话最初是几位数字?发明了电报的人是谁?古代都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10月15日下午,“文博市南”公益研学课堂走进青岛邮电博物馆,一系列新奇有趣的问题抛给参加研学的青少年们,大家瞪大双眼听得聚精会神,细细品味每一件珍贵藏品,时不时与本次课堂讲师热烈互动。

  

  10月15日下午,“文博市南”公益研学课堂上,来自青岛邮电博物馆的周宁老师,给近20位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好玩的名为《从烽火报警到互联网通信》的研学课程,并亲自带领他们动手参与电报发送,让孩子们在游览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通信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各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如移动通信、宽带网络等不断演进,通信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本次研学活动中,青岛邮电博物馆周宁老师,由浅入深讲述通信已经从古代单纯的信息传递功能,转变到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历史进程,激发青少年对通信技术的应用掌握和未来发展的广泛兴趣,促进学生对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融入。

  

  课程最后,参加本次研学的青少年还进行了互动体验:他们按照分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根据古诗词内容翻译一份电报稿。孩子们积极认真投入研究“电报密码”,最终将翻译好的电报稿自豪地上交,俨然成了一个个小小“电报研究员”。

  参加本次活动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本次研学在神奇的邮电博物馆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互动环节更是亲自动手,现场体验,都是平时在学校里没有的新鲜内容。

  

  市南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推出公益研学活动,本次《从烽火报警到互联网通信》是公益研学活动的第二十六期,公益研学将市南区的文旅资源与青少年研学活动有机结合,让孩子们了解家乡、了解市南。通过沉浸式体验方式,深度解读青岛城市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让孩子们融入研究、探索、尝试、总结的研学过程,感受青岛市南老城区博物文化之璀璨。

上一篇:美国化学专业申请条件
下一篇: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出炉 山东今年建成4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