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是“加分项”不是“唯一项”,“第一学历歧视”当休矣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1-06
手机版

  □梁宇飞 (河西学院)随着秋季校园招聘的开始,毕业生群体的求职与就业问题再次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部分企业在校园招聘过程中仍存在“歧视第一学历”的现象。对此,很多普通本科出身的学生表示“很受伤”。“第一学历歧视”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益,也易造成人力资源的错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10月20日《法治日报》)破除“第一学历歧视”,首先应当树立公正客观的人才招聘导向和评价标准。即不能再将“第一学历”作为判断求职者自身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当下的求职就业环节,用人单位无疑居于买方市场。于是面对大批求职者,以“第一学历”设限就成为一种快速筛选人才的方法。诚然,“第一学历”能够反映求职者义务教育以及高中阶段的个人学习能力与其之后接受的优质本科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借鉴不等于唯一,也要考虑到部分本科出身普通的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学历和能力的跃升,当他们得到充分发展之后,也能够达到部分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只以“第一学历”作为尺子来评价求职者的能力与个人素养并不能以整体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显然有失偏颇。“第一学历歧视”也不利于公平的求职就业氛围的构建。“第一学历歧视”是对一些普通本科出身的学生大学阶段的努力的一种“变相否定”。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与从业导向。众所周知,决定“第一学历”的是高考。但人生道路漫长,高考阶段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吾生也有涯,而学海无涯。每个人的求知与自我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又怎能以一场考试的成功与否就对他们的能力“盖棺定论”?“第一学历”是加分项,但不能成为“唯一项”。只有充分关照到一些出身普通的求职者未来的发展空间,尊重他们的个人努力,方能使得人才得以涌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努力氛围。并且,企业应当认识到,坚持“唯第一学历”的招聘导向,也会放大学生的高考焦虑。只考虑第一学历在求职中的作用,也就意味着”一考定终身“的理念会继续在社会上流行甚至强化。使升学竞争变得激烈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精神压力,最终让相当多的学生卷入到同一条轨道上,不仅起不到人才分流的作用,发而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浪费人才资源。这种倾向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长远发展。久之,单一的人才培养路径就会影响到企业后续招聘的求职者质量,阻碍和制约其自身的进步发展。同时,治理求职中的“第一学历歧视”问题,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约束也必不可少。只有拓宽求职投诉渠道,打通受理渠道,提高问题处理效率,才能让受到“第一学历歧视”的就业者能维权,敢维权。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层面的风气转变,打破学历刻板印象。用人单位也应调整以往的学历“门槛”,转而设置一些更加综合的考察方式和考察途径,才能做到科学揽才,人尽其才。重要的是,求职者自身也要坦然面对现实问题,放宽心态。“第一学历”的弱势不该成为所谓的“污点”。高考的失利与挫折不过是一段人生经历,但不能缺少跌倒了再站起来的勇气。打破就业偏见,不止需要相关部门的帮助,也要让出身普通的就业者从心底培养自信,平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且在工作之后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打破“第一学历偏见”,不仅对于“稳就业”具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我们应当意识到,学历歧视的风气纠偏必须长效发力,久久为功。不仅需要用人单位转变思想,相关部门监管发力,更离不开求职者的维权争取。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与选拔体系,“不以第一学历论英雄”,才能让更多出身平凡的就业者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举报/反馈

上一篇:重庆网信专业职称申报通道开启!
下一篇:人民教育家于漪: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老师既要点亮学生也要点亮自己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