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社会大美育”引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在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华艺术宫,素人可以参与策展,有了实现艺术梦想的舞台;在西岸美术馆,60岁以上的年长者被邀请进来,专场艺术导览为他们的生活添彩;在上海市中医文献馆新场海派文化基地,中医亲子营带领亲子家庭体验易筋经入门、认识中医穴位、DIY香牌……自2022年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启动实施“社会大美育”计划以来,上海众多场馆、机构积极参与其中,全力打造“全民、全龄、全域、全时”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以“社会大美育”引领上海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社会大美育”课堂立足专业机构力量,面向全民开展服务,鼓励专业文化机构更好地发挥公共艺术教育职能,强化引领作用。今年,“打造100个‘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5000场艺术普及教育活动”被列为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近期,上海第二批“社会大美育”课堂推出。至此,上海博物馆、中华艺术宫、上海大剧院等113家沪上知名专业文化场馆和机构成为“社会大美育”课堂。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共有300余家场馆、机构推出6048场面向市民、免费或公益开放的高品质公共艺术普及教育活动,提前达成了原定目标。

  ▲ “原作客厅——走进金祥龙的彩色世界”主题艺术讲座及版画拓印互动体验 受访者供图

  共享资源,美育成为“黏合剂”

  今年,上海博物馆现象级大展“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引来观展热潮,游客42万余人次。围绕大展,上海博物馆从展览前两个月一直到展览结束,共推出多项“社会大美育”活动:106场艺术影像导赏,近万名观众借助艺术影像加深了对展览和展品的理解;33场学生特展美育专场,为约1500名大中小学师生提供导赏服务;6场高水平公众讲座、1场学术研讨会、1场持续24小时的“艺术嘉年华”,帮助观众以文明互鉴的眼光欣赏展览。

  ▲ 上海博物馆“社会大美育”活动之一 受访者供图

  美育工作的开展让观众感受到这是一场有温度的展览。“展览为学生、老人、亲子家庭以及特殊人群都准备了相应的导览活动,将‘社会大美育’送达每一个人。”工作人员介绍。

  ▲ 上海交响乐团“MAP进校园”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作为全国第一家成立教育中心的职业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很早就意识到要通过艺术普及、艺术教育的方式打通老百姓与高雅艺术的连接通道。该团很早就开设了“音乐地图课堂”,为市民讲解乐器乐理、音乐会观赏礼仪等。后来又推出线上课堂“有准备的聆听”,邀请知名乐评人、音乐家进行观演前讲解,提升观众聆听体验。今年,乐团“全城古典”活动定向走进全市各大学校、社区、商务楼宇开展演出20场,在上海徐汇区、黄浦区、浦东新区等的地标性建筑开展演出19场;同时大力加强线上美育资源,录制艺术导赏音频等。

  上海交响乐团团务委员何大耿明显感受到美育对观众培育的推动作用:“上交音乐厅有1200多个座位,演出票每次基本售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来。”

  每个场馆、机构都孕育起自己独具个性的品牌美育项目,让其成为场馆与市民的“黏合剂”。当代艺术博物馆有了美育空间载体——对对对书店;西岸美术馆打造“书架”“椅子”“实验台”系列品牌美育;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围绕“舞者计划”“公益讲座”“剧场开放日”等7个主题展开舞蹈艺术延伸活动,平均每年举办超100场活动;上海京剧院开设“FOLLOW ME京剧跟我学”时尚课堂;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艺术小行家”美育项目围绕“图书馆”“书籍”“儿童”“艺术”等主题开展各类美育活动……

  切入生活,构建多元艺术情景

  中秋前夕,上海图书馆东馆迎来开馆一周年,一场“阅读+音乐”的“音阅漫步”活动为读者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此前上海图书馆就曾与上海歌剧院一道探索“大阅读”与“音乐+”的融合,联合推出“诗乐书画·艺术沙龙”系列活动等。

  结合“社会大美育”项目,诸多场馆纷纷打破界限,切入城市生活,构建多元艺术情景。

  ▲ 上海历史博物馆《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古船发掘计划”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在徐家汇地铁站艺术长廊,上海历史博物馆“江海撷珍——长江口二号科学考古进行时”展览的一个“分身”,通过“长江口二号”古船拟人化的口吻,将其被发现和打捞的故事娓娓道来;长宁区“河流怎样描摹城市”2023新钢笔画创作展将“一江一河”及沿岸开放空间作为开放式展厅,邀来往游客来一场家门口的“城市研学”;中华艺术宫将“原作客厅”开设到社区文化中心,把馆藏作品送到陆家嘴街道开设“星梦停车棚”、打造“艺术电梯”,让青年艺术家推介展览进驻地铁站……“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在沉浸式的氛围中感受原作的力量,感受到艺术带来的快乐的同时,得到个人审美、人文素养的提升,这就是美术馆所追求的美育的目的。”中华艺术宫党委书记王一川说。

  双向奔赴,“美育课堂”全城开花

  以“社会大美育”为引领,群文机构和专业机构也打破分界线,实现双向奔赴。在二者合作下,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已构建起“1个总校+16个分校+N个教学点位”的广覆盖格局,今年再次实现点位倍增,秋季班143个教学点位、382门课程的9117个线下学员名额半小时就所剩无几。

  今年,徐汇区“汇美育大联盟”正式成立,徐汇区域内的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剧场、院团等28家单位发布了全年不少于4000场美育课程;宝山区新推出“2023宝山社会美育生长计划”,联手上海玻璃博物馆等10余个市、区级文化艺术场馆,发布第一批“社会大美育”研学基地,将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学校美育资源;静安区在市级“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基础上培育打造了遇见博物馆·上海静安馆等作为区级“社会大美育”课堂,将艺术普及、人文教育融入日常;嘉定区则整合区内资源,助力打造人人便参与、人人可体验、人人有收获的“社会大美育”体系。

  “社会大美育”计划激发了各专业艺术场馆美育能动性。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大美育”是一项长期工作,希望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建立艺术专家库,实现跨场馆资源互换,加大跨场馆联动、合作,让“社会大美育”这潭“春水”更快地流动起来。

上一篇:【中秋国庆节前宣传】致广大学生及家长中秋国庆假期安全出行的一封信!
下一篇:聚焦三个重点 统筹加减乘除 构建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