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王慧骐:“人家有伞,我有大头”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10-17
手机版

  

  王慧骐

  不觉间,发小管纪宪离开我们已半年多了。春日里的3月17日(癸卯年二月廿六),发小管纪宪因病在医院辞世。记得那天气温很低,我陪着几个朋友从南京去江都参加一个活动,在古运河边行走颇觉寒意逼人。是在后两日,才从苏农发小群里闻知这个噩耗的,当时感到特别的震惊和突然。因为就在一个月前的2月17日,纪宪还给我发过一段很长的微信——这一天他收到了我从南京给他寄去的一套小书:《青色马文存》(三卷本),他很高兴,遂有感而发写来一通褒奖之辞。此前他曾有多次与我在微信上互动,我能真切感受到他对我们之间那种发小之情的珍视。

  纪宪的父母亲都是南通人,上世纪50年代初苏北农学院创建之时,他们由通来扬。纪宪的父亲一直担任苏农(后来是扬州大学)食堂的司务长,还做过校产科科长;母亲是苏农幼儿园最早的创办人之一。尽管我离开家乡已有很久,纪宪的父母双亲均在早些年过世,但我脑子里还能清晰记起二老年轻时的面孔。纪宪和我同年出生,那一年正逢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他的父亲因此为他取了这样的名字。纪宪与我是苏农幼儿园和育才小学的同班同学,初中阶段同在扬州中学而不同班级。记得小时候上学、放学,我们常常是一路同行。他人很聪明,脑袋显得比一般的孩子要大,同学们当时戏称他“大头”,经常会朝着他唱那首带有玩笑的儿歌:“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纪宪听了似也不急不恼,只是憨厚地笑笑。

  初中毕业后他有没有继续上高中,我已不太记得。进入青年后我们之间便无太多交集。直到2018年11月下旬的一天,我们一批同为苏农子弟的发小,在相隔半个多世纪以后有了一次极为难得的聚首。那一天,远在西班牙马德里儿子处休假的管纪宪通过视频和参加聚会的每一位发小做了交流。也就在这次聚会后,我们九位同龄同属相同一班的发小建了一个微信群。管纪宪在这个群里一直非常活跃。他的记忆力特别好,小学时候的同学他能说出很多人的名字,并且知道他们后来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家庭以及孩子们的情况等等。

  在微信的私聊中,我逐步了解到,纪宪这一生经历了不少的坎坷。他23岁那年,曾为保护国家财产,头部遭受重创,经历了两次开颅手术,颅内装了一大块有机玻璃。54岁那年,因工作操劳过度而致大面积心梗,在重症监护室抢救了六天六夜才得以生还。他是一个干工作近乎玩命的人,我约略知道他最早在一家玩具厂做工人,之后做过一个商场的总经理,再后来转入政府部门,在一街道担任综治办主任多年。退休后不肯歇在家里,在一社区担任志愿者和好人宣讲团的支部书记,为社会继续发挥余热。他热心公益事业,做过15年的人民陪审员工作,参与过几百起维护当事人权益的有关活动。自身经济并不宽裕,他仍古道热肠,据闻几年间向一些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主动捐款近十万元。

  癸卯年春节的正月初六(1月27日),我回扬给我表叔拜年。巧的是,纪宪与我表叔同住一个小区,接通电话后,70多岁的表叔陪我一道去看望纪宪,孰料表叔见了他便说认得,并向我介绍纪宪是小区内大家公认的好人,讲他乐善好施,常常帮人解决一些急事难事。奈因见面时已近中午,我在纪宪家中也只逗留了近半个小时,匆忙间说了些过往的人和事。临别前,无论我怎么推辞,他一定要送两只风鹅给我。

  知道他有不错的文字基础,几次与他通话,我动员他花些时间写写其父母,也写写他自己这一生的故事。我说你只管写,文字上的进一步细化我可以帮你,而后印出一本书来留给你的子孙。他对我的建议非常热诚地响应,说准备用一年的时间拉出这部书的初稿。于是,后来我给他寄去我的书,他回信说,这书对他怎样写自己太有帮助了。

  他跟我相约,清明前后你若回扬给父母扫墓,我来约几个发小大家一块聚聚。没想到这话说了也才一个月的时间,纪宪竟离我们而去了。“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我又一次领教了这句话的无处不在。

  写这篇小文的时候,不知何故,眼前浮现出纪宪儿时的模样,甚至那首“人家有伞,我有大头”的童谣也在耳边回响。他这一生走得不易,留给朋友也留给这世界的是一个勤勤恳恳乐于助人的好人形象。离世的那天,在有着一百多人的苏农发小群里,我看见许多发小充满真情的留言:好人纪宪,一路走好。

  作者简介:

  生于扬州,现居南京。出版有个人专著多部。曾任江苏青年杂志社副总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副社长,新华报业集团图书编辑出版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进展

  扬州网新闻热线:0514-87863284 扬州网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上一篇:【地评线】荔枝网评:赓续红色血脉,争做强国复兴奋斗者
下一篇:成人高考分数考多少能被录取 看单科成绩吗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