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颜宁比肩的北大美女教授:赴美求学12年,却毅然回国做贡献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3-02-05
手机版

  现在,人们常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教书育人这项工作。春雨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大地万物,老师们也需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导,让学生们随着时间推移,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懂得道理、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书育人”便是这个意思。

  优秀的老师数不胜数,被称为“天才女教授”的颜宁,很多人都有印象,但和颜宁并称为北大清华双美女教授的史蛟,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人了解了。那么,史蛟为何被称为北大学子们心目中的“北大最美女神教授”呢?

  学神史蛟

  史蛟,中学时就读于四川省棠湖中学,在2001年以优异的成绩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录取,是“棠湖中学建校以来第一个直接考入美国大学并获准签证的中学生”。中学的史蛟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并担任多种职务如记者团团长、校报主编、文学社副社长等,爱好广泛,还擅长绘画、钢琴和舞蹈,其创作的画作曾获得过国际奖项。我们不难看出史蛟是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不是只会学习的“书呆子”。

  赴美求学的12年里,史蛟就读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并陆续取得金融学学士、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在经济学类专业读硕读博的难度已是令很多人望而却步,更何况是世界名校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经济学硕博连读。想要做到史蛟这种程度,勤奋、天赋、毅力缺一不可。史蛟为此付出的努力绝没我们相信的那么简单。

  回国后她进入北大汇丰学院当老师,并不是史蛟第一次教学。早在美国读博时,史蛟就曾作为讲师,教授本科生《中级宏观经济学》担任讲师。她也是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历史上第一个做讲师的在读博士。她的课大受欢迎,学生们在学院网站上给她的评价是“nice”,全五星好评,并认为上她的课是一种“good choice”。

  赴美求学长达12年的史蛟,却在毕业后毅然回国。2013年,史蛟成为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的一名老师。同年,北大汇丰招进了8位老师,史蛟是其中唯一的中国人。

  史蛟的“择一而专”

  高中的时候,她一位非常尊敬的老师曾教导她:“要让卓越成为一种习惯。”备受鼓舞的史蛟因此努力去尝试把所有爱好都做到极致,然后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对此颇为感慨的史蛟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过:“一辈子能找一件事情,择一而专,就可以了。”

  史蛟选择了经济学。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去华尔街就业,而史蛟选择了深入学习,开始研究国际金融。事实证明,读博的选择对史蛟本人而言,是相当正确的。读博于史蛟而言,就像打开了另一扇门,使她从“知识吸收者”,变成了创造者和研究者。

  她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尽管面临了一系列从未接触过的困难,但她获得的自主感,让她由衷地感到自由和快乐。这一切,让她日后成为教授,在指导学生时,仍感触万千。

  史蛟的“幸福感”教学

  史蛟在学院为硕士研究生开了《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并通过清晰的、深入浅出的授课方式,打消了学生们的顾虑,消除了他们的畏难情绪。学生们在面对从未接触过、知识体系又庞大而复杂的课时,难免会有一些回避情绪。

  作为老师,这时候应当采取积极的方式,燃起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才能真正地将知识刻入脑海中,为自己以后所用。而不是死记硬背,为考试分数而“填鸭式学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史蛟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史蛟对自己的学生从来都不吝惜赞美之词。她认为自己在北大汇丰的每届学生都非常优秀、积极、上进,让自己非常有“幸福感”。为了回报这份学生们给她带来的幸福感,她会竭尽全力,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引导学生变得更好。

  作为老师,她在教学中根据自己当初读博的心态和经历,指导学生们像自己当初一样,进行知识吸收者到创造者的角色转换。这也是她认为的,教学中最难的一步。

  在学生读研二时,史蛟就会开始鼓励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方向。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活跃思维,她每周会将学生们召集起来,开一个论文研讨会,让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问题,避免钻牛角尖。

  史蛟希望,学生们在遇到困难,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要自己跟自己较劲,而是在研讨会上将问题提出,大家一讨论,换个思路,说不定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在同学们心中,她就是能与颜宁比肩的美女教授,学生们都十分愿意参与讨论。

  史蛟认为,知道如何创新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她鼓励同学们写论文的原因。在她看来,上课是被动的,需要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勤奋地交作业、考试;而写论文是一种探索的过程,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造性。史蛟补充说:“不管未来做什么,都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需要一种自己探索,找到新出路的能力。”

  来自史蛟的“心灵鸡汤”

  史蛟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2018年的毕业典礼上,提到了“热情理论”。她以乔布斯的故事和话语,告诉大家“热爱”能带来的力量。“热爱带来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带来成功,即使不成功,至少你是快乐的。”史蛟希望同学们能发现自己的热情,让热情推动自己往后的奋斗。

  热情不只是命中注定,也可以后天塑造!“我们是自由的。专注和努力是可以培养的,你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毕业典礼上史蛟的这一碗热乎乎的心灵鸡汤,让不少即将走入社会的学子感到热血沸腾,初入校园的学子,更是早早地开始思考、寻找自己的“热情”,减少了迷茫,增强了对未来的信心。

  在了解过史蛟的经历和相关故事后,我们真的不难理解,史蛟为何会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了。她作为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教授,拥有超高的学历、渊博的学识、温柔的性格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才貌双全的她,在教学和学术方面都全力以赴,不仅为教书育人作出了贡献,也彻底赢得了学子们的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举报/反馈

上一篇:原创拿到录取通知书别高兴的太早,你可能拿到的是“假的”通知书
下一篇: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在湘综合评价录取最低分是多少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