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教育铸就孩子的未来

栏目:家庭教育  时间:2020-01-21
手机版

坐在家里看完这部电影的我,身上感到阵阵发冷,除了本身天气的原因,还因为看完这部影片后心里久久不能释怀的悲痛。

我一直以为主角的光环能够保佑着影片中的小男孩,可不曾想到,当铁门关闭的那一刹那,就注定了小男孩的结局。

影片全程没有任何战争血腥的场面,却令人感到压抑和悲痛,不同人物的对立,不同角色的塑造。以一个孩童的天真视角来讲述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惨无人道和令人发指的种种行径。

如此宏大的题材,用孩子天真的角度来描写刻画,使影片有了更深一层的韵味,也使的反战题材的意义更加发人深省。

结局是意想不到的残酷,孩子被告知“洗澡”,等待他们的却是毒气室里的残忍现实。影片中的主人公是只有八岁的孩子,名叫布鲁诺,在这么小的年纪,经历纳粹与集中营这两种绝对对立的两面。

而什么都不知道的小孩只能接受大人给他灌输的知识,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教育。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就能深刻体现在孩子的行为与认知上,甚至是他的思想上。

对于布鲁诺来说,父亲的教育,家庭教师的教育与真实世界的教育都对他产生了类似冲突式的影响,对他后来的一系列行为和未来埋下了伏笔。

父亲的教育是强制和不容反驳的,只能遵守,不容孩子质疑

在影片中,布鲁诺的父亲是一个士兵,因为升职全家从柏林的城市搬到乡村。在乡村的家的不远处就是犹太人的集中营。

在决定搬到乡村的时候,全家四口人聚在一起讨论搬家的事情,看似在征求布鲁诺的意见,实则只是在通知他搬家的事。父亲说:到那里肯定还会认识新的朋友的,我们要服从国家的安排,我们身上有责任。

等到他们搬到乡下,周围的一切都是肃杀和冷寂的。父亲经常外出工作,让士兵和猎狗守住家门,布鲁诺和姐姐都不能外出,只能呆在家里。餐桌上,父亲严肃的表情,说出的话语容不得人半分质疑。

他对于犹太人的评价是:他们不是人。

当布鲁诺的母亲知道了烟囱里难闻的气味是烧人造成的,就向丈夫询问为什么之前没有告诉她这一切。丈夫也只是例行公事般地说,这是他的职责和任务,也是他的工作。布鲁诺的母亲深深感觉到不能够阻止丈夫的行为,变得非常的痛心而且日渐消瘦。

在一次的餐桌上,父亲言辞激烈的质问属下的军官,为什么他的父亲要离开故土去瑞士。军官言辞闪烁,眼神飘忽不定地说错了话,后来因为对上司不忠的原因被派到前线打仗。

父亲对布鲁诺,对妻子,对属下,都是一样的专治霸道,他的话就是不容反驳的。即使最后他听取了妻子的话想把妻子和孩子送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但也为时已晚。

在家里,父亲如果过于强制,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妻子和孩子,就会造成妻子的不理解和孩子亲情的疏远。

这个时候,孩子有什么内心的想法都无法轻松的向父亲吐露,父亲也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久而久之,父子亲情就会消失不见。

电影《死亡诗社》里的父亲对尼尔的专治,对他人生的控制就像一座永远逃不出去的牢笼一样,让尼尔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窒息感,无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父亲的强制和不容反驳,都让尼尔感到无法解脱,最后选择了自杀。是父亲的不理解最后逼死了尼尔,影片的结局令人深思。

家庭教育是一个孩子从幼童时期就开始耳濡目染,直至成年长大,甚至孩子的一生,都是和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父母的言行举止,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有句话说:幸运的人能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若是父母为人正派,诚实守信,对孩子的教导真实而有力,那么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言行,变成一个正直有担当的人。

若是父母爱占小便宜,不爱读书却时常打骂孩子为什么不读书,孩子会顶嘴说:你都在看手机,我为什么要读书。这时父母估计也只能说“小孩子,说什么呢,快去写作业。”

殊不知,父母的言行会像细雨润无声一样,对孩子的行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一辈子最好最深刻的教育,对孩子的未来甚至一生都会是强有力的作用。

父母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而不只是将孩子送到学校中或者补习班就觉得万事大吉,对孩子的培养就撒手不管。

而是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就已经开始了。好的家庭教育,将会是孩子前行路上的指路明灯。

家庭教师的教育是强加灌输的,不留给孩子思考的机会

因为布鲁诺和姐姐不能出门,所以父亲为他们聘请了家庭教师,也就是把学校的老师请到家来上课。

来的这位老师,年纪大约五六十岁,留着花白的胡子,体型微胖。上课教的内容,不是常见的数学英语美术绘画,而是德国人自己书写的历史。在书中有大量对犹太人的错误定义和极端的侮辱之词。

在家庭教师的教导下,布鲁诺和姐姐有了不一样的变化。姐姐完全接受了家庭教师思想的灌输,认为犹太人是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的理由,犹太人本身就是低下和有罪的。

最令人汗颜的是姐姐在房间贴的满墙的贴画,全都是关于德国纳粹的,也深深反映错误价值观的灌输对人思想和行为上造成的伤害。

而反观布鲁诺,他对家庭教师的话并没有全盘接受,而是用他那蓝色的大眼睛去看,去思考。当家庭教师说犹太人是坏人,布鲁诺反驳说:犹太人应该也有好人。

家庭教师立马反驳说:如果你能找到一个好的犹太人,那你就是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探险家了。

家庭教师的教育是孩子在对世事不知道,不了解的情况下,对世界对万物感知的出口,是一扇打开外界的窗户。如果家庭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出现偏差,那么孩子所做的行为也会出现偏差,也就是在行为的本源上就出现了错误。

电影《音乐之声》讲的是家庭教师玛丽亚的故事,但是玛丽亚生性活泼,热爱自然,而且为人正直。

当她来到上校的家中做家庭教师,她所带的是7个孩子,她对待孩子热情真诚,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使他们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韩愈在《师说》中讲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由此看来,教师的好与坏,对孩子的成长是截然不同的影响。

教师不分高低贵贱,但重要的区别在于教师传授给孩子的知识是否是正确的,是否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否能够带领他们探索知识的奥妙,形成独立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和错误观念的施加。

父母在给孩子找家庭教师的时候,首先应该看的是教师的人品,像出现在新闻中的幼师打骂孩童的中的幼师就是有损师德,并且伤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除了教师的人品,还要看的是他的专业素养,对于所教授的这门学科的知识存量和熟练程度。若是这两者都满足,那将会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和终生受益的财富。

真实世界的教育是对立的,让孩子在双重对立的思想碰撞中找到未知的答案,而这答案却是可怕的

影片中外祖母和母亲是反战的,外祖父和父亲是支持战争的,并且父亲是战争的推进者和执行者。这两对相互对立的人所说的话,都让布鲁诺心生怀疑。

外祖母的不开心,不愿意来看望乡下的父亲,母亲形容日渐消瘦,面如枯槁,以及和父亲的争吵,都让布鲁诺意识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但是他们都没有把真相告诉布鲁诺,都对他进行了善意的隐瞒,不了解真相的布鲁诺才会穿上条纹睡衣,进入集中营,这也对结局埋下了伏笔。

军官的严声厉呵与削土豆的帕维尔的唯唯诺诺形成对比。军官在家里是照看家里琐事的,包括送布鲁诺的母亲去镇上买东西,维持治安以及管理家里的犹太人。

帕维尔是在厨房做工的,原本是医生的他现在在做削土豆的工作。这两个人物的反差,使年幼的布鲁诺感受到了非常强烈的对立感。

军官的威严使人害怕,帕维尔的胆怯使布鲁诺不能理解。他们谁也没有告诉布鲁诺到底是什么原因才使得他们是这样的。

在铁丝网另一侧的小男孩告诉他的“农场”里的真实情况,和他在家里看到的纳粹出品的"乌托邦宣传片"形成对比

原本对父亲心生怀疑的布鲁诺相信了“农场”里的人们都在快乐地玩耍,“农场”是一个快乐的天堂,所以他才会放心地大胆地进入集中营。

有句话说:你以为杀死的是你的敌人,可你也同样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因为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穿上条纹睡衣后,都会变成一样的人。即使你是纳粹军官,纳粹掌权者的儿子,也无法在集中营中幸免于难。这就是集中营的悲哀,集中营的残忍之处。

可是,如果影片最后布鲁诺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获救,也许就不如现在发人深省给人震撼与启迪。

海明威引用了诗人约翰·多恩的诗句作为《丧钟为谁而鸣》开篇: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份。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在苍穹之下的黑烟背后,没有人真正幸免于难,哪怕在战争中占尽便宜的的施暴者也不能。最可怕的教育是价值观的强行灌输,而最可怕的价值观是被一件条形睡衣所隔离开。

布鲁诺的眼睛像湖水一样,有着能看穿一切的纯净。影片这么一个仓促的结局,最后的一个长镜头,原本众人拥挤的喧闹的毒气室突然安静下来,门外推放的,全都是所谓的“条纹睡衣”。

这个画面安静、诡异地令人窒息,让人不禁想象毒气室里面的人该是经历怎样地狱般的痛苦与折磨而死去

外面大雨倾盆,布鲁诺的母亲跪在铁丝网的外面,抓着布鲁诺的衣服失声痛哭,此时的大雨就像浓硫酸一样砸向心脏。我捂住心,不敢想象这后怕的结局。

布鲁诺的悲惨结局是在相互对立的冲突思想下造成的。每个人对布鲁诺的影响都在这个年仅八岁的孩子心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体系和自己的想法。

父母善意的隐瞒,想给他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但是善意的谎言有时也是致命的毒药。

善意的谎言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美丽人生》中,父亲对儿子的隐瞒与保护,让儿子终于安全地逃过“洗澡”,重新回到妈妈的身边。

一种是如影片中,父亲无法好好的保护布鲁诺,即使自己是当权者也无法让自己的儿子幸免于难。

当父母一旦开始善意的谎言时,就要用一个又一个谎言圆之前的谎,使孩子处在自己尽心编织的善意的谎言中。

但是一旦自己无法再进行保护,那就要让孩子知晓真相,让他用自己的心辨别,而不是一味的强加自己的思想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能明白事情的利弊后,他会做出相对于自己安全的选择。如果布鲁诺知道那是犹太人的集中营,也许就不会好奇的想要一探究竟了。

综上:一个人的行为是在多种教育的影响下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真实世界社会化的教育,交织重叠在一起,给孩子造成思想上不同的冲击和影响。

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各个环节的教育,离不开父母和师长的谆谆教诲,离不开社会真实化的教育,这三者的结合能够让孩子在更大的舞台上走的更远更长久。

作者:南栀酱,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愿以文会友,坚信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上一篇:有人@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你到底了解多少?
下一篇:这些批评孩子的话,越说孩子越自卑,有的家长却天天说

最近更新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