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坚持25年参加高考,被指责浪费教育资源,追求未来有什么错

栏目:未来教育  时间:2021-06-10
手机版

在恢复高考之后的几十年里,复读这个词语并不单调,高龄的考生参与到其中也并不是单一的事情。之前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学校园,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也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在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也有这样一位考生,过了知天命的年龄,连续24年参加高考,今年她又踏入了高考的考场。没有鲜花和掌声,有的只是家人和身边人的嘲讽,

几十年,他一直是自己的陪考人;几十年,他一直在做一件事,那就是追梦。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梁实,从1983年开始,连续多年参与高考,至今已经24次,被称为“高考钉子户”。“有人跟我说:人生的战场,不仅仅是高考的考场。我说:嗯,还有十年后的广场。”

令人欢笑之余竟然还有一丝丝的心酸,高考的过程,不如在家里打一场麻将安逸;不如带一下孙子,享受天伦之乐;更不如与三五好友路边摊上喝酒谈天。

许多人不理解梁实坚持这条路是为了什么,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对此,主人公倒是乐得其所,你们不知道就对了,这叫秘而不宣。

24个春夏秋冬,24年的光阴流经,梁实倒是安逸地享受着社会的冷嘲热讽,安逸地享受着岁月的更迭路程,安逸地处在高考的铁马金戈声中。

闹中取静,独而不孤,是梁实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两轮生肖的变换,他养成了许多恒定的习惯:每天会到同一所茶楼里面学习,饮一壶清茶;面对周围人的不理解,总用不同的境界来表示自己的情怀。

家人并不支持,妻子的回答是随你,实际上并不开心。可以理解,几十年的光阴都交代在这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面,忽略了家人和朋友,终究是与社会脱节。

与此同时,梁实的学习方式也引来了社会上的不理解和热议。其一,梁实只关心答案,而不去参考答案中的过程如何;其二,因为年龄升高,梁实的学习过程是松散的,结果自然也就难以保证。

梁实自己也承认,只看答案这个问题是自己的败笔,也是自己这些年不能成功考取的原因之一;24小时都在学习,成绩很难提高,这也是他的看法。

尽管承认在学习方法上有问题,但在对人生的追求之上,无可厚非。

这一辈子,人生就当个工人,没有读到大学,是人生的一种遗憾。

在前些年,许多人将这种行为理解为造势,理解为网红行为,理解为想出名、想捞金,但梁实用20余年的实际行动,将这些猜测彻底推翻,证明了一件事:自己只想考大学,不想给人生留下遗憾。

有时候人要把物质生活看得淡一点,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生活。

追求更高层次的一种美好,是需要去理解和尊重的,而不是嘲讽和笑话。这条路很难走,但他一直会走下去,直到取得了自己想要达成的成绩。

也有言论称,这种行为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性,也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是缺失了多少教育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得出类似的观点!

其一,高考的录取概率是相对稳定的,人数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多一人少一人没什么影响,像是梁实,大多是没有理想成绩,可不是上了本科线这么简单。

其二,高考报名是要缴费的,而不是免费的。所以高考过程用的并不是纳税人的钱,而是用财产购买服务的一种行为,这不是浪费社会资源。

每个梦想人生都是不一样的精神世界,但同样精彩。

上一篇:三大空间23场演出,在上海夏季音乐节感受“万物生长”
下一篇:24岁郭麒麟为何能在4年内走红于谦1番话道破真相,真够现实的

最近更新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