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 一曲暗色成人礼下的时代挽歌

栏目:成人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电影《狗十三》是一部由曹保平执导,张雪迎、果靖林等人主演的剧情片。被禁五年后,终于拨云见日,再度回归大众视线。

电影《狗十三》名字来源于一只名叫“爱因斯坦”的小狗与一名13岁的女学生,这是少女在家庭成长中挣扎与阵痛的表达,亦是导演给予这个社会的“悼词”。

李玩与“爱因斯坦”

【俗言十二年一轮回,13岁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想脱离父母的管束,却又没有独立的能力,既敏感不安,又暴躁易怒。】

李玩就是这样的小女孩,额头上冒着几颗青春痘,对镜头喃喃自语着“平行宇宙”。李玩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父母离异,她的父亲希望借助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沟通与和解。

一开始李玩很抵触它,时间愈久,这个无依无靠的小生命无形之中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伙伴,她为小狗取名“爱因斯坦”。

有了它的陪伴,李玩变得开朗起来。“爱因斯坦”成为祖孙三人情感的纽带,也成为其电影故事脉络的一大线索。

“爱因斯坦”的意外走失,李玩暗潮涌动的青春开启了汹涌无奈的成长之路,她用歇斯底里的愤怒对抗整个家庭的“冷漠”,得到的却只有那几声怒吼、几记响亮的耳光以及被玻璃渣割伤的手心,父爱的沉重和强势跃然荧屏。

在这种力量的笼罩下,李玩只能妥协,放弃找寻“爱因斯坦”,也藏起自己棱角和执拗。

“共鸣”是网友们观看影片后发出最大的声音,在“中国式家庭教育”里,很多人受到了太多暗波汹涌的“冷暴力”“大人哄小孩”的哄骗以及不平等的对待;而这些也是当今社会的阵痛与痛点。

影片也在此刻拉开主题的帷幕,悄然显露出灰色故事下埋藏的“成长”主题。

对于李玩而言,成长是一次又一次不断发现以及被验证每一次的“认同”都是残酷不真实的。

例如她多次认为楼上有清脆的鸟鸣,后来发现居然是个患有精神病的胖子发出的声音,这样的偏差下李玩最终选择了被驯化,选择重遇“爱因斯坦”时的不认,选择了“当众“吃狗肉。李玩终于成为了父亲以及一众大人眼里的“懂事孩子”。

她与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却架构起难以逾越的城墙,从争吵、执拗再到妥协;她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至此,一场成人教育终于走完其最后的流程。

电影并不光是站在女儿李玩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也不光是去一味地批评成人世界。

这场青春的“始作俑者“从来不会只是父亲一人,在其背后的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影片折射出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成长语境,群体认同的心态使其大多中国人极度渴望一种集体归属感。

酒桌文化则是最典型的成人世界人际关系的体现,圆滑的、事故的、充满利益关系的人际形态,都最直接反应在酒桌之上。

酒桌上,大家称兄道弟、阿谀奉承,李玩父亲不顾小儿子在沙发是否睡着了,将之前答应女儿看天文展抛掷脑后,甚至当众让大女儿敬酒。

从酒桌文化中折射出导演想要展现的不仅是李玩与昭昭,更是一代又一代被父辈的思想绑架着长大的人,这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残酷青春。

同时影片借张哥之口道出成人世界的孤独与无奈,李玩也一直迷惑追问高放,“你有见过真正的大人吗?”

这大概也是导演想表达的疑虑,对于中国式成长的一种质问与反思。

片中李玩父亲曾三度在女儿面前落泪,将成人世界的无力与复杂展露无疑。他的眼泪得到了女儿的谅解,李玩长大懂事了,曾经一度紧张的父女关系得到了修复。

导演用一种成长式的全知视角,在平淡与朴实中极为隐忍地再现了当代中产家庭的焦虑与无力。

电影以最后想象性的大结局,谱写出一曲献给暗色成长礼下阵痛少年的青春挽歌,亦是献给奔波在幸福路途上的父辈们的一种精神抚慰。

电影不仅仅以极为现实而清醒的笔调触碰人类成长的秘密,更是为这个时代的真实存在谱写了一曲寂寥的挽歌。

电影如同镜子反射般将生活投射于大屏幕之上,唤起观众被剥夺乐趣的青春,妥协与生命的无力感都黯然而生。

【原来,每个人都逃不过世俗的驯化,每个人都是像狗一样残酷地长大。】

上一篇:电竞产业不仅是打游戏从技术到管理层面缺一不可产业发展未来可期
下一篇:解读跟谁学Q3财报:营收增长超400%,高增长背后隐藏怎样的危机?

最近更新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