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的概念

栏目:学前教育  时间:2020-01-13
手机版

一、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教育家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有人曾从古籍中对“教育”一词的字义进行考证,认为最初“教”与“育”是分开使用的,如“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修道之谓教",?中庸》中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在国外,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也有差异,如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在于发展健全的个人”,裴斯泰洛齐说教育是“依照自然的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杜威则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新组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等。以上各种观点,虽然各有差异,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把教育看成感化人、陶冶人、培养人的活动,是促进年青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在于有目的地培养人,这也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如果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离开了对人的培养,教育对社会便无所作为。同时教育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教育的主旨在于,启发人的生存觉醒和生存智慧,使人能够批判地审视现有的生存状况,明智地选择有可能、有意义的未来生存的走向,养成具有创造性的生活意识与能力,致力于人的发展潜能的实现与提高,不断寻求对生活现状和自身现状的超越,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教育的建构和运行要直面现实生活的状况,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生存状况的改善与更新。

 

  二、什么是学前教育要明确什么是学前教育,这就要涉及年龄阶段划分和教育对象的阶段划分问题。

  人一生按年龄可分为若干阶段,如婴儿期(0~3岁)、幼儿期(3~6岁)、儿童期、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等。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此,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教育必须分阶段进行。

  思考: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是怎样的?你认为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应怎样开展在我国,教育系统将教育划分为: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根据我国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儿童入小学的年龄是6周岁或7周岁,入学前的这一时期就称为“学前期”。

学前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学前儿童身体生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指导下阅读、看电视、搭积木、做游戏、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是学前教育。而狭义的学前教育特指幼儿园以及其他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是指学前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在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中,对0~6周岁儿童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活动。在我国以托儿所、幼儿园为主。其中托儿所招收3周岁及其以下幼儿,幼儿园招收3~6周岁幼儿。此外还有各种私人开办的托辅机构、早教机构等。在本书中我们多次使用“幼儿教育”的概念,“幼儿教育”从字面上理解指的是对幼儿的教育,即对3~6周岁儿童的教育,不能等同于广义的学前教育。但是由于我国学前教育的主体是招收3~6周岁幼儿的幼儿园,因此用幼儿教育指代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合理性。

上一篇:“预防溺水珍爱生命” 市委机关幼教集团海棠园安全月活动展开
下一篇:深圳将新增公办幼儿园900所以上,教师工资翻倍!幼教需补课发力

最近更新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