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青岛现代中学教育的起航之地,走在百年礼贤的光辉记忆里

栏目:健康教育  时间:2023-03-27
手机版

  原标题:这里是青岛现代中学教育的起航之地,走在百年礼贤的光辉记忆里

  1899年5月,德国牧师理查德·威廉(Richard Wilhelm)受教会差派,漂洋过海,第一次踏上了青岛的土地。此时的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即将在这片东方土地上度过漫长的时光,也将以西方世界著名汉学家的身份留名青史;或许更没有想到不久后自己一手创办起的小小书院,将打开一座城市的现代教育视野,百年之间,开枝散叶,教育之路绵延不断。 这所薪火相传的百年老校,便是我国最早的现代中学之一 ——青岛礼贤书院。

  开篇提到的那位德国牧师,便是后世著名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者——卫礼贤。作为年轻的牧师和传教士,他于1899年来到青岛之后,积极学习中文和中国历史、文化,很快便折服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为自己取了一个汉文名字,卫礼贤(名希圣,字礼贤,亦作尉礼贤),自此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中国岁月。

  

  ▲1925年的卫礼贤

  不久后,卫礼贤在胶州路因陋就简办起了德华神学校(Deutsch-chinesische Seminar,即礼贤书院前身),初期规模不大,学生寥寥,卫礼贤夫妇自任德文教师。后来,书院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 随着学生络绎不绝,1900年,在今上海路7号始建新校舍,正式命名为礼贤书院(Hoehere Knabenschule des Allgemeinen Evangelisch-Protestantischen Missionsvereins,简称为Knabenschule des A. E. P. M. V.)。当时这一带集中了同善会、信义会和长老会的差会,牧师亦多在此居住,故亦有教会山(Missionberg)之称。

  

  ▲20世纪初期礼贤书院老照片(原照现存于德国联邦档案馆)

  

  ▲20世纪初期礼贤书院老照片

  书院建筑群堪称中西建筑风格合璧的典范,现存屋宇原为卫礼贤及其夫人莎乐美(中文名卫美懿)的寓所,兼作研究室。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楼,有阁楼,花岗石砌基,黄色水刷墙,墙角以花岗石做包镶,屋面为人字坡,上开三角形老虎窗。建筑中轴对称,体现出一种内敛的宗教精神。上下两层的南面均设计为木制敞廊,木椽出檐,一层东西位置各以石阶引至廊内。东西立面为三角墙,各设一个入口门楼,阁楼位置并排两扇窗楣微微起弧的平拱窗,左右各置一扇八角窗。

  

  

  

  

  

  

  关于当初书院的整体布局,卫礼贤夫妇在《我们在青岛的学校》一文中写道: “这是一所中国式的学校,包括它的建筑布局。学校的房屋各自封闭,并以著名的中国建房风格结为单独的院落。踏入正门,可以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院子,四周被教室包围起来。与此相连的东院面积较大,里面设有学生宿舍。高年级学生拥有独立的宿舍内院,位于校南。西校区建有一座专供低年级学生住宿的四合院。宽大的中心校院是一片正方的场地,四周围有低矮的排房,一条约5米宽的过道从中穿过,并由此通向前院……” 中心校园取四合院布局,主入口门楼亦入中国传统建筑法式,雕梁画栋,飞椽出檐,其上鸱吻、瑞兽、川楣、雀替、额枋皆有所见。

  

  ▲德租时期的礼贤书院,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中式传统风格

  1905年,礼贤书院添设女学,用他夫人的名字(卫美懿)命名为美懿书院(也称文德女中),堪称青岛第一所招收女生的中学,后合并淑范女书院。1911年,礼贤书院增建教学楼一幢。1913年,东院增建藏书楼,据称典汇中西书刊三万册,是青岛乃至中国较早的现代公共图书馆之一。

  

  ▲德租时期的青岛礼贤书院,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中式传统风格

  据记载,亲任校长的卫礼贤十分重视教师的选聘和课程的优化设置,除亲任德文教师外,还聘请了进士、贡生来授课。课程除保留中国传统的国学教育外,还包括现代中学的必修课: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

  

  凭借新颖的课程设置、完善的教学管理、优秀的教学质量,礼贤书院很快声名鹊起,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1904年,书院学生谭玉峰参加山东大学堂考试并被选拔为优贡,引起轰动,更是提升了礼贤书院的知名度,山东各地的达官贵族、社会名流也纷纷带子女前来报考就学。在礼贤书院举行的第一届毕业典礼上,山东巡抚杨士骧参加,并宣布经奏请朝廷,卫礼贤以办学有功赏予“四品顶戴”。

  1907年后,考取青岛的海关,铁路、银行、邮电,洋行(外企)等新兴行业的礼贤毕业生日渐增多。他们因知识新颖而广受欢迎,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

  

  ▲德租时期的青岛礼贤书院,建筑呈现出浓郁的中式传统风格

  1913年,卫礼贤在书院内开办尊孔文社。这是一个文人雅集的自由学术团体,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为以清末学部副大臣兼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为代表的晚清遗老,另一部分是在青岛任教的德国学者,他们在一起进行东西方文化对话,因而文社也被称为“中西文社”。

  据记载,有关尊孔文社成立的目的,卫礼贤在《青岛的故人们》曾这样解释: “我们的想法是为了将来,挽救已处于极度危险境地的中国文化财富。我们希望通过翻译、讲座和出版的方式,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康德的著作被翻译成了中文,中国的经典也被翻译成了德语。我们希望在远离中国革命风暴、位于山海之间、风景如画、寂静的青岛做一些建议性的工作”。

  

  ▲尊孔文社的藏书楼

  在青岛期间,得一代学者劳乃宣的鼎力相助,卫礼贤将《易经》《论语》《道德经》《庄子》《列子》《孟子》《大学》《礼记》《吕氏春秋》以及《太乙金华宗旨》等中国传统典籍译成了德语,并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著述。特别是《易经》译本,是在劳乃宣向卫礼贤进行详细且深入的文本解释的基础之上,加上他自己的西学背景而产生的,花费了卫礼贤十余年的心血。他的德文版《易经》1924年在德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至今已再版20多次,还被翻译成英、西、法、意等多种语言,成为西方公认的权威版本。上世纪70年代,《易经》英译本甚至成了美国嬉皮士运动的神书。

  

  

  站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的宏观角度来看,在礼贤书院展开的,是一项伟大的跨文化传译工程,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精神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卫礼贤也因此而进入世界顶级汉学家行列。得益于卫礼贤等人在这里开展的典籍翻译活动,青岛成为20世纪上半叶东学西渐的一大桥头堡,在东西方两大文化体系的对话中获得了话语权,德语文化圈乃至整个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新道路由此展开。

  

  

  ▲卡尔·荣格,1935年(原照现存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图书馆)

  荣格(Carl Gustav Jung),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科医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作为一种西方理论,荣格心理学中却包含着非常鲜明的中国文化的印记。引导荣格认识并接受中国文化的主要中介,是卫礼贤。卫礼贤用他的翻译、著述、演讲,以及由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社组织的学术活动,为欧洲带来了研究中国文化的新风潮。而通过卫礼贤的研究和传播,《易经》的共时性原理和整体性思维,《太乙金华宗旨》中的意象启示和心灵修炼,道家思想中的超越理念和心理象征等,为荣格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和理论资源,帮助荣格建立了独特的“西方文化为体,中国文化为用”的心理学理论的深层框架。而承担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也使卫礼贤从一个普通的新教牧师转变成为一名沟通中德文化的重要使者。

  

  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爆发,自8月起,卫礼贤开始帮助教师和学生撤离青岛。据记载,卫礼贤将同善会医院和礼贤书院西偏房腾出,作为中国红十字会伤疗病所,同时收容一些老弱妇孺,以免受战火之灾。

  日军的狂轰乱炸,让学校遭到重创。据说,卫礼贤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 :“我们的房子也没能逃离被炮击的命运,一枚炮弹炸飞了学校屋顶的一角”“我去学校那边看望大家,在前厅的一个角落的血泊里躺着一个学生,远处又是一个伤得似乎更重。我走向礼堂,无助的人们聚集在那里…… ”。

  最终,战争以德国失败告终,日占青岛后,卫礼贤以传教士身份,仍留在了青岛。1915年初,卫礼贤组织恢复礼贤书院的教学楼和宿舍,书院复学,50余名学生报到,但办学经费短缺,只能勉强维持。后来,曾经的山东巡抚周馥之子周学熙出资帮助,拯救了困境中的礼贤书院。1919年改称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3年。

  

  ▲礼贤书院的学生们

  1920年,卫礼贤告别了已经生活了超过20年的青岛,回到德国。但很快,他又回到了中国,后在北京大学出任名誉教授。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经备案批准,1923年,该校正式定名为私立礼贤中学,并改回普通中学,后由建筑师刘铨法任校长。1924年,卫礼贤回到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担任汉学教授,并在该校成立了“中国学院”,1930年3月,卫礼贤在德国病逝。

  

  ▲礼贤中学教职员合影,前排右三为刘铨法,右二为校督苏保志(Dr W Seufert),1925年(原照现存于德国联邦档案馆)

  据记载,1929年后,学校扩建,新建实验楼,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和生物实验室、标本室,配有各个时期从德国购进的实验设备共计一千七百余件,设备条件在30年代居青岛各中学之首。同时,礼贤中学开青岛职业教育之先河,先后开办了制图科,德文科和高级工程科三个专修科。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礼贤中学的正常教学受到严重干扰 。校长刘铨法带领着全校师生,在艰苦条件下坚守着这片知识阵地。

  

  ▲1930年9月,蔡元培(左二)在青岛筹办国立青岛大学期间,与青岛礼贤中学校长刘铨法(左一)、校督苏保志(Wilhelm Seufert,左三)、谭玉峰参观礼贤中学

  

  ▲由刘铨法主持设计的万字会旧址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德国已于5月投降,礼贤中学以董事会及学生学杂费维持经费。因抗日战争时期,学校受日伪干涉少,教学水平高,抗战胜利后对全市在校学生进行的大会考中,六个年级的第一名均为礼贤中学获得,使得该校成为每年考试录取分数最高的学校。

  

  抗战胜利后,学校内学习之外,课余生活十分活跃。如礼贤话剧团,沦陷时首次演出曹禺编剧的《原野》;还有文学社团,如沙砾社,出版《沙砾》,春园文学社,出版《微光》《春草》,均为油印文学刊物。另有刊物《大自然》,《科学月刊》,英文《Newlife》等,十分活跃。

  在此期间,刘铨法长期担任校长,因其建筑师的身份,学校的土木工程科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1952年,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命名为“山东省青岛市第九中学”。1953年,该校高级工程科独立,成立青岛建筑工程学校(今青岛理工大学的前身)。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青岛礼贤教育集团的成员校——青岛第三十七中学。

  

  

  当一所学校,乘着历史之舟缓缓驶入今天,漫长的昔日岁月、生动的过往记忆会逐渐沉淀为一种深厚的精神感召,足以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并滋养其一生的骄傲和情怀。如今,当我们走在三十七中校园内,耳畔回响着新时代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不远处保存完好的德式建筑掩映在绿荫当中,一条义路通往中式门楼,恍惚间,似乎一下跨入了老照片中,来到了历史上的礼贤中学。

  

  回望百年前创校之初,作为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一个历史范例,礼贤书院着力熔铸一种文化对话与融合精神,标志着中西教育理想的融合并兴。 可以说,礼贤书院是时代为青岛带来的一份礼物,作为开风气之先的新式学堂,奠定了近代青岛教育史的发展之路,不仅是近现代教育的一个路标,亦为东学西渐的一大堡垒,缘此而获得了非凡的历史价值。这是礼贤书院所呈现的人文图景,历久而弥新。2022年1月1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此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青岛文物保护建筑

  聚焦礼贤

  More

  责任编辑:

上一篇:当女性有这些行为时,表明她对你有意思
下一篇:视频丨校企携手 合力发展——山东晟达文旅集团与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校企合作签约揭